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跟著總書記看中國丨浙江科技特派員: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把成果留在百姓家

發布時間:2023-08-10 14:45:00來源: 人民網

  科技特派員製度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浙江工作期間親(qin) 自倡導、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的一項重要製度。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關(guan) 懷和推動下,科技特派員製度在浙江率先得到全省域係統廣泛深入的實踐,取得了累累碩果。

  20年來,浙江省累計派遣科技特派員3.9萬(wan) 人次。廣大科技特派員助力農(nong) 民增收63.53億(yi) 元、企業(ye) 增效45.1億(yi) 元……在推動浙江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共同富裕中交出了一份亮麗(li) 的科技答卷。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wan) ,增加農(nong) 民收入是關(guan) 鍵”

  2003年,浙江啟動科技特派員製度。浙江省中藥研究所正高級工程師俞旭平接到通知,成為(wei) 浙江首批省級科技特派員中特殊的存在——第101位科技特派員,被派往楓樹嶺鎮下薑村。

  浙江有2萬(wan) 餘(yu) 個(ge) 村莊,排得上名號的楓樹嶺鎮下薑村算其中一個(ge) 。下薑村很有名,以前是窮得出名,“土牆房、半年糧,有女不嫁下薑郎。”現在的下薑村,是富得出名。

  從(cong) 窮到富的轉變,離不開下薑村脫貧致富的引路人——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2003年4月24日上午,習(xi) 近平在下薑村種茶大戶薑德明家召開座談會(hui) ,詳細詢問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和銷售情況。他扳著指頭一筆筆和大家算著投入和產(chan) 出賬:“大家還有哪些發展困難?全講出來。咱們(men) 一起商量對策。”

  “缺人才!”“缺資金!”“缺技術!”當時的下薑村,村民主要收入來源靠種植蠶桑、茶葉以及早稻,但因都是大路貨,賣不上價(jia) 格。雖然村裏也種植中草藥,但不成規模,村民收入並不理想。

  “你們(men) 村有沒有科技特派員?”當得知沒有後,習(xi) 近平回應老鄉(xiang) ,“省裏研究一下,給你們(men) 村派一個(ge) 科技特派員來。”

  當時,浙江首批100名科技特派員已經完成培訓,並舉(ju) 辦了出征儀(yi) 式。根據下薑村想要中藥材方麵專(zhuan) 家的訴求,俞旭平成為(wei) 當年浙江省第101位科技特派員。

  “當科技特派員的出發點是一定要讓老百姓增收,而不是換個(ge) 地方做項目,寫(xie) 幾篇論文在學術期刊上發表。”根據楓樹嶺鎮麵積大、耕地緊缺的實際情況,俞旭平提出了發展木本中藥材的思路,重點發展既是常用藥材又是天然色素提取原料的梔子。

  市場調研、選苗、繁育……在俞旭平的技術指導下,除了下薑村外,楓樹嶺鎮不少村莊漫山遍野開滿了黃梔子花,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中藥材之鄉(xiang) ”。

  “當時,市場行情很好,去掉人工,一畝(mu) 林地收益1500元左右,比賣毛竹、茶葉更賺錢。”俞旭平說。

  2005年3月22日,習(xi) 近平又一次來到下薑,考察了黃梔子基地,並詢問了俞旭平科技特派員工作開展情況。知道每戶農(nong) 民通過藥材種植,能收入4000多元後,習(xi) 近平拍了拍俞旭平的肩膀:“做得好!你有功啊!”

  20年來,俞旭平共幫助楓樹嶺鎮中藥材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等單位申報並實施了科技項目20多項。“中藥材銷售總額從(cong) 2003年的300多萬(wan) 元增加到2018年的3265萬(wan) 元,中藥材產(chan) 業(ye) 收入占農(nong) 民人均收入的21.7%,是我下派前的5倍多。”在省委召開的浙江省科技特派員代表座談會(hui) 上,俞旭平分享了工作感受,“下薑村授予我‘榮譽村民’稱號,這是用真情換來的不解之緣,更是一名科技工作者人生最珍貴的財富。”

  不僅(jin) 僅(jin) 是俞旭平。每一名科技特派員都將智慧和汗水播撒到鄉(xiang) 村的土地上。

  “我是懷揣著‘把論文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的初心使命去到鄉(xiang) 村,今年已經20年了。隻要鄉(xiang) 親(qin) 們(men) 需要,科技特派員這個(ge) 崗位我會(hui) 一直幹下去。”浙江大學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研究中心主任葉明兒(er) 創新的“稻魚共生係統”在麗(li) 水、溫州、湖州、嘉興(xing) 、紹興(xing) 等地“生根開花”。

  “我的初心就是讓農(nong) 民會(hui) 種藍莓、種好藍莓,用我們(men) 課題組的集體(ti) 智慧提高藍莓的生產(chan) 效率,守在家門口就能走上致富路。”浙江師範大學派駐金華市塔石鄉(xiang) 的科技特派員廖芳蕾說。

  如今,省級個(ge) 人特派員在浙江省山區26縣的鄉(xiang) 鎮街道實現“全覆蓋”。浙江山區26縣,鄉(xiang) 鄉(xiang) 都有科技特派員派駐,村村都有科技特派員服務。

  “旨在解決(jue) 農(nong) 民生產(chan) 經營中的現實科技難題和培訓適用技能”

  盛夏,烈日炙烤著行人。在武義(yi) 縣五塘村,這裏的“浙香6號”香菇正在“空調房”內(nei) ,靜悄悄地從(cong) 菌棒中破土而出,長成一個(ge) 個(ge) 飽滿的香菇。

  “蔡老師,您來啦!”蔡為(wei) 明剛走進武義(yi) 創新食用菌有限公司,迎麵而來的工作人員傅傑揮手熱情地打招呼。

  “傅師傅,看菇呢?最近香菇長得怎麽(me) 樣?”蔡為(wei) 明熟絡地問。

  “好著哩!”傅傑笑著回答。

  蔡為(wei) 明是浙江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所長,2008年來到武義(yi) 縣,成為(wei) 這裏的一名團隊科技特派員。這一幹,就將近16個(ge) 年頭。

  “我們(men) 要做就做老百姓做不了的事。”來到武義(yi) 縣後,蔡為(wei) 明開始進行市場調研、走訪農(nong) 戶,逐漸摸清了當地食用菌產(chan) 業(ye) 的短板、難點、痛點。

  老百姓種植菌菇,最頭痛的是菌棒。作為(wei) 一名老菇農(nong) ,傅傑回憶:“原來都是我們(men) 自己去買(mai) 木屑、麥麩等原材料自製菌棒,材料要是沒買(mai) 好,後麵菌種不出來,白忙活一場。”不止如此,菇農(nong) 對菌棒進行消毒,又是一件耗時耗精力的事情,“菌棒多的時候要三天三夜看著爐火,晚上得有人一直守在那。”

  在武義(yi) 科技特派員的建議下,由武義(yi) 科技局、浙江省農(nong) 科院、科技特派員三方聯合出資成立了武義(yi) 創新食用菌公司。該公司通過新建專(zhuan) 業(ye) 化的生產(chan) 線集中生產(chan) 菌棒,把統一製好的菌棒直接交給菇農(nong) 培養(yang) 出菇,讓菇農(nong) 種菇既輕鬆又有保障。第一條生產(chan) 線建起來以後,僅(jin) 用了半天時間,菌棒就被訂購一空。

  與(yu) 其說武義(yi) 創新食用菌公司是一家公司,不如說它是一個(ge) 公益平台——不與(yu) 百姓爭(zheng) 利,所有技術全部免費對外開放。蔡為(wei) 明指著菇房介紹:“無論是菌棒生產(chan) 還是種植菇房搭建,隻要公司有技術、鄉(xiang) 親(qin) 們(men) 想學,我們(men) 都免費教。”

  武義(yi) 縣科學技術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王武平算了一筆賬:“目前,專(zhuan) 業(ye) 化菌棒生產(chan) 線在武義(yi) 縣已經建起了20多條,技術惠及全縣95%以上的菇農(nong) ,年產(chan) 菌棒3800多萬(wan) 棒,菌棒累計節本增效超2.3億(yi) 元。”

  走進香菇“空調房”,隻見一個(ge) 個(ge) 菌棒整齊擺放在貨架上,這裏的香菇正在“逆生長”。傳(chuan) 統香菇一般在10月到來年4月長出,在此期間,市場供貨多、銷售價(jia) 格低,老百姓收益不高。

  “菌棒問題解決(jue) 後,我著手解決(jue) 品種問題。”蔡為(wei) 明發現,武義(yi) 縣的菇農(nong) 種植菌菇,銷售價(jia) 格低,農(nong) 民收益並不可觀,“如果在香菇不生長的季節,我們(men) 能有香菇往市場供應,價(jia) 格肯定就上去了。”

  於(yu) 是,蔡為(wei) 明開展了新品種選育與(yu) 示範推廣,育成優(you) 質香菇品種“浙香6號”,並研發出配套設施化高效栽培技術,所產(chan) 的香菇質優(you) 價(jia) 高,售價(jia) 比常規的高2至3倍。

  在武義(yi) ,穿著皮鞋采香菇、開著汽車賣香菇,已經成為(wei) 菇農(nong) 的生活寫(xie) 照。

  “多虧(kui) 蔡老師帶來先進的技術,同樣是種香菇,收入比以前多得多。我在這裏承包了6個(ge) 菇房,一年能有40多萬(wan) 元的收益。”傅傑說。

  2022年4月,種了幾十年香菇的傅傑從(cong) 一名菇農(nong) 成了武義(yi) 創新食用菌有限公司的一名技術員。問及原因,48歲的傅傑臉上露出了一抹羞澀:“家裏條件好了,孩子也成才了。我希望能像蔡老師幫助我那樣,把好的技術教給更多人,讓大家一起富起來。”

  20年來,浙江科技特派員圍繞地方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以技術為(wei) 支撐,以項目為(wei) 依托,通過“做給農(nong) 民看、帶著農(nong) 民幹”,帶動區域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截至目前,省級科技特派員共牽頭實施科技項目4700餘(yu) 項,研發新產(chan) 品5037個(ge) ,引進培養(yang) 人才18169人,創建科技示範基地7191個(ge) ,轉化科技成果11979項,實現畝(mu) 均增收0.787萬(wan) 元、企業(ye) 增效45.1億(yi) 元。

  “要根據需要和實際向用人主體(ti) 充分授權,發揮用人主體(ti) 在人才培養(yang) 、引進、使用中的積極作用”

  農(nong) 村天地寬,科技特派員上通先進科技的“天”、下達生產(chan) 一線的“地”。但從(cong) 想幹事、能幹事到幹成事,這一過程從(cong) 來都不能隻靠科技特派員“單兵作戰”。讓優(you) 秀科技人才進得去、留得住、幹得好,是科技特派員製度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要跟進人才政策、優(you) 化人才服務,把科技特派員工作納入柔性引才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勵體(ti) 係和雙向溝通機製,全力保障科技特派員開展工作。”開化縣委書(shu) 記夏盛民視科技特派員為(wei) 破解縣域產(chan) 業(ye) 創新難題的關(guan) 鍵人才。

  開化始終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浙江工作期間提出“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殷殷囑托,通過下好政策“棋”,從(cong) 關(guan) 心關(guan) 愛、考評激勵、配套激勵、引才獎勵、成果獎勵五個(ge) 維度,出台《開化縣省級科技特派員獎勵激勵辦法》,優(you) 化人才“軟”環境;

  武義(yi) 縣每年安排250萬(wan) 元科技特派員工作專(zhuan) 項經費,其中200萬(wan) 元用於(yu) 法人科技特派員工作,50萬(wan) 元用於(yu) 個(ge) 人科技特派員項目;

  縉雲(yun) 縣成立縣級、鄉(xiang) 鎮共19個(ge) 工作服務專(zhuan) 班,保障科技特派員日常工作開展,將科技特派員到縣後的下鄉(xiang) 用車納入公務用車管理;

  文成縣製定出台《縣領導“1+8”責任捆綁掛鉤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每位科技特派員由縣領導掛鉤聯係,縣領導為(wei) 科技特派員在項目實施和活動舉(ju) 辦等方麵提供幫助,協調解決(jue) 實際困難……

  目前,浙江省累計投入專(zhuan) 項資金5.98億(yi) 元,全方位保障科技特派員開展服務。

  在浙江省科技廳,早年浙江省科技特派員派駐鄉(xiang) 鎮名單仍舊被用心保存著。浙江中醫藥大學新增4人,共4人;浙江省農(nong) 科院原派66人,新增14人,共80人;龍遊縣原有1名,新增3名……隨便翻開一本,都能看到浙江省科技特派員隊伍日漸壯大所留下的文字記載。

  浙江的科技特派員製度不搞“拉郎配”,皆為(wei) 自願“結對”。“我們(men) 采取市場化配置科技特派員資源的方式,由政府提供平台,地方鄉(xiang) 鎮‘下單’提需求,有意願、有能力的派出單位科技人員自主報名。”浙江省科學技術廳農(nong) 村科技處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科技特派員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誌願成為(wei) 科技特派員的人數超過需求的1.5倍多。

  目前,浙江省已發布《科技特派員服務與(yu) 管理規範省級地方標準》,進一步規範和引導科技特派員服務和管理,為(wei) 全國輸出科技特派員工作“浙江標準”。

  20年來,浙江始終牢記囑托,不斷完善科技特派員製度,持續迭代精準選派、精準服務、精準改革、精準保障機製,推動科技特派員把論文寫(xie) 在田野上,把技術送到農(nong) 民家。科技特派員製度已成為(wei) 群眾(zhong) 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有效路徑,是科技工作支撐地方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舉(ju) 措,也是科技人才在紮根基層、服務群眾(zhong) 中提升素養(yang) 和能力的有效模式。

  把論文寫(xie) 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浙江省科技特派員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殷殷囑托,通過做給農(nong) 民看、帶著農(nong) 民幹、領著農(nong) 民賺,繼續走在服務鄉(xiang) 村的道路上,為(wei)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現共同富裕助力獻策,將科技特派員製度這張“金名片”越擦越亮。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