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兼程 紅牆擔當 西城區指揮屬地防汛、對口支援門頭溝抗洪救災
近日,受台風“杜蘇芮”影響,北京出現極端強降雨天氣。在防汛的關(guan) 鍵期,西城全區上下高度重視此次強降雨過程,以高度政治責任感和嚴(yan) 密的防禦措施,做好核心區各項防汛工作。
全區各相關(guan) 部門之間實現信息同步共享,險情及涉雨涉汛訴求第一時間得到響應。西城區城管指揮中心每小時一次向防汛辦共享12345案件,房屋漏雨、道路積滯水、樹木折枝等涉汛案件1253件均解決(jue) 到位。
與(yu) 此同時,西城區各單位、各街道開展精準救援及應急,聚焦重點部位,做到細節之處見真章。危舊房屋、低窪院落一戶一預案16支搶險隊堅守;交管部門出動1178人次,加強重點道路和下凹橋的看護;園林部門針對重點區域周邊及重點線路設置專(zhuan) 人專(zhuan) 崗;住建部門兵分多路對工程項目開展現場和視頻檢查530次;環衛部門清理雨水口周邊雜物8747處次……截至目前,全區共出動檢查人員13490人次,車輛922車次,處理近2000件群眾(zhong) 訴求,轉移安置居民群眾(zhong) 400餘(yu) 戶800餘(yu) 人。
強大合力 守護家園
7月30日,全市召開視頻調度會(hui) ,進一步研究部署防汛和強降雨應對工作。西城區第一時間召開防汛工作調度會(hui) ,進行了嚴(yan) 密的工作部署。
4731人的防汛搶險隊伍隨時待命;排水集團一分公司投入164人對西城區進行特級備勤;搶險舟11艘、發電機106台、水泵355台等10餘(yu) 類防汛物資全部到位;19類約3500餘(yu) 件防汛儲(chu) 備物資準備就緒;30所學校作為(wei) 臨(lin) 時避險場所、10家醫療機構作為(wei) 應急救治場所立即啟動;15個(ge) 街道與(yu) 34家駐地賓館簽訂汛期人員轉移安置點協議;10個(ge) 街道建立254戶547人的重點人員轉移台賬。危舊房屋、低窪院落一戶一預案,專(zhuan) 人監控,16支搶險隊堅守;交管部門出動1178人次,加強重點道路和下凹橋的看護;園林部門針對重點區域周邊及重點線路設置專(zhuan) 人專(zhuan) 崗;住建部門兵分多路對工程項目開展現場和視頻檢查530次;環衛部門清理雨水口周邊雜物8747處次。
中央音樂(le) 學院內(nei) 存在嚴(yan) 重積水、並已蔓延至地下室;地下室設有配電室一間,承擔著為(wei) 學校、周邊幾家大型單位和小區供電的功能。雨水持續倒灌進配電室,不僅(jin) 有漏電危險,更會(hui) 導致周邊企事業(ye) 單位斷電,造成嚴(yan) 重影響。薊城山水集團鑫雅市政公司應急搶險班組第一時間進行排查判斷,“險情原因為(wei) 積水處地下管線破損,造成路麵塌陷、排水不暢、雨水倒灌。暴雨持續,進行地下管線修補作業(ye) 存在較大安全風險,搶險班組人員立即展開水泵抽水工作。”20餘(yu) 人次、2台水泵,2輛雙排搶險工程車,抽水持續20多個(ge) 小時後,班組的工作人員在暴雨中奮戰一天一夜,終於(yu) 將險情處理完畢。
大雨造成廣外街道廣外南街幾處電力設備損壞,影響周邊多個(ge) 社區居民供電。電力部門不到半小時趕到現場,迅速開展搶修,街道和城管委負責人在現場調度指揮,交管部門和周邊社區工作人員配合電力部門疏導周邊車輛行人,同時街道下沉幹部和社區工作人員及時告知居民、安撫情緒,負責疏導行人車輛。搶修進展順利。當晚8點10分,搶修全部完成,居民家中重新亮起燈光。
大院社區小院胡同10號院中一株幾十年樹齡老樹因為(wei) 雨水浸泡發生樹皮脫落,有砸房傷(shang) 人風險。金融街街道搶險人員冒著大雨將鬆動樹皮清理完畢時,細心的街道工作人員又發現,樹木高枝有折斷的隱患,於(yu) 是,街道城管部門負責人果斷處置,將有折斷壓房風險的枝條及時鋸除,消除安全隱患。
白紙坊街道半步橋社區組建的一支由退伍老兵、支部黨(dang) 員、社區誌願者、樓門長等人組成的應急誌願小分隊在巡查時發現,半步橋13號院6號樓門前由於(yu) 連續不斷的降雨導致泥土沉降,地麵出現局部塌陷。他們(men) 立即向社區值班人員匯報,並用錐筒做好安全警戒防護,對路過和進出該單元樓門的居民進行安全引導,同時將塌陷處附近的非機動車進行搬移。
西城區房管局安全科幹部一直奔波在險情現場,與(yu) 屬地街道議定搶險方案,第一時間轉移群眾(zhong) ,組織開展清理搶修工作。西城區商務局指導全區商超加大商品儲(chu) 備,保障進貨量是日常的3倍,防止生活必需品短時間出現斷檔、脫銷,做好米麵糧油、蔬菜水果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各街道防汛專(zhuan) 班電話不斷,協調區房管局、房管所、搶險隊等相關(guan) 部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處置險情。
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
8月1日,緊急調派薊城山水、環雅麗(li) 都和鑫宣市政等企業(ye) 組織專(zhuan) 業(ye) 作業(ye) 人員、專(zhuan) 業(ye) 車輛、大型器械,半小時集結完畢,分批次火速馳援門頭溝區開展道路清淤清障等救援工作。
門頭溝新橋大街附近,在遭遇洪水漫灌後布滿淤泥,樹枝和垃圾雜物也交錯纏繞其中。薊城山水集團應急班組成員兵分兩(liang) 路,先利用工程車、渣土車等車輛清理淤泥和垃圾,作業(ye) 車輛不能觸及的地方,就用鏟子片刻不停往外挖。
下午4時許,第一支隊伍在新橋大街南口清淤完畢,又趕赴門頭溝區醫院附近清淤。“剛到醫院,便發現一輛接患者轉院的救護車進退不得,唯一尚存的通道被後方就診車輛堵得嚴(yan) 嚴(yan) 實實,其他方向道路也被淤泥垃圾堵死,嚴(yan) 重影響受災人員搶救。”應急班組組長、鑫雅市政公司養(yang) 護部副部長穆冬雪說,班組人員立刻拿起工具,以衝(chong) 刺速度鏟除路側(ce) 淤泥。20分鍾左右,一條“生命線”被成功清理出來,人群中不約而同響起掌聲,救護車順利載著病人鳴笛而去。
8月2日淩晨4時30分,西城區消防救援支隊出動40餘(yu) 人,攜帶水域救援裝備徒步60公裏挺進門頭溝區的韭園村、東(dong) 石古岩村、東(dong) 馬各莊、西馬各莊、橋耳澗村、南崗村、東(dong) 落坡村、西落坡村等十多個(ge) 村落開展救援。
在東(dong) 石古岩村,一名老人腿部骨折並有高燒症狀,消防指戰員利用救援擔架,徒步8公裏交替護送,成功將老人轉移至醫院進行救治。從(cong) 淩晨4時30分出動到23時30分最後一批被困群眾(zhong) 被轉移至安全位置,區消防救援支隊全體(ti) 參戰指戰員成功轉移被困群眾(zhong) 30餘(yu) 人,搶救危重病人5人。
8月3日中午,“紅牆先鋒”救援小分隊迅速成立馳援兄弟區,30名基層幹部集結,趕往門頭溝區龍泉鎮琉璃渠村搶險救災,並在救災現場成立了臨(lin) 時黨(dang) 支部。除淤泥、清垃圾、疏溝渠,他們(men) 一馬當先,揮汗如雨。
參與(yu) 此次救援行動的30名幹部平均年齡32歲,年齡最小的幹部24歲。這些幹部由西城區委組織部、各街道工委共同選派,主要由年富力強、敢於(yu) 擔當、熟悉基層情況、應急處突經驗豐(feng) 富的優(you) 秀年輕幹部組成,他們(men) 分為(wei) 五組,分別去不同的受災地救災。
來自牛街街道的薑衝(chong) 說,清淤工作雖然辛苦,但是想到能為(wei) 災區重建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便又充滿幹勁。來自新街口街道的殷正陽則表示在未來的工作中,他將幫助居民群眾(zhong)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進一步宣傳(chuan) 防災減災工作,為(wei) 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chan) 安全做出更多努力。椿樹街道楊振寰說道,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來到兄弟區後,大家迅速投入到淤泥清理、河道疏通、路麵清潔等各項工作中去,盡快消除災情給當地居民帶來的影響,將西城區的溫暖、溫情、溫心送到門頭溝災區群眾(zhong) 身邊。
8月4日,西城區發展改革委聯合區商務局緊急調配救災物資資源,籌集了包括藥品、食品、衣服、防蚊用品在內(nei) 的受災群眾(zhong) 及一線搶險救災工作人員最迫切需要的物資,並於(yu) 下午4點送達門頭溝。救災物資包括火腿腸十萬(wan) 根、自熱飯五萬(wan) 盒、蚊香五千盒、花露水五千瓶、痱子粉五千盒、服裝五千套、藥品近一萬(wan) 八千盒,共計近300萬(wan) 元。全部物資分三批運送,首批物資已運達,第二、三批部分物資也已於(yu) 上周末運達門頭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