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睢寧:新時代文明實踐有了“夜模式”
人民網徐州8月13日電 (楊維瓊)襦裙擺動、水袖輕盈,一群十來歲的小姑娘翩翩起舞,台下座無虛席,這是江蘇徐州睢寧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夜市舞台上的一幕。8月12日晚,當地舉(ju) 辦“移風易俗+N”組合式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雲(yun) 河廣場站)。
小舞者吳睿熙說,這已經是她第三次演出《憶長安》舞蹈,“除了在課堂上訓練,平時在家裏也會(hui) 練習(xi) ,這次表演前還集訓了3天,感覺一次比一次跳得好”。舞蹈編排老師馬偉(wei) 偉(wei) 介紹,舞蹈動作模仿了唐俑形象,場景設定穿越到唐朝的長安盛世,“孩子們(men) 上台表演,既能鍛煉她們(men) 敢於(yu) 自我展示的自信,也能在潛移默化中當好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播者”。
台上演出精彩,小品《退彩禮》、快板《移風易俗樹新風》等節目以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文藝形式,大力弘揚傳(chuan) 統美德;台下擺攤設點,多部門聯合開展組合式誌願服務“大集”,提供免費體(ti) 檢、科技科普、法律谘詢等服務。
右手毛筆、左手葫蘆,時不時蘸一點顏料,一個(ge) 個(ge) 小葫蘆很快就變了樣。非遺傳(chuan) 承小屋展台前,一群孩子不約而同地發出了歡呼聲。展台另一邊是形態各異的泥響巴,泥土經過匠人的巧手就能吹出一段段好聽的旋律。據了解,捏泥響巴、戚姬繪藝等都是當地的特色文化項目。
睢寧縣道德建設和創建管理科副科長周洲介紹,今年6月份以來,該縣依托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夜市”,已先後開展13場移風易俗專(zhuan) 題巡演,線上線下累計超15萬(wan) 人次參與(yu) 活動。
近年來,徐州市堅持不懈抓好文明創建、加強社會(hui) 治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域展開,“馬莊經驗”產(chan) 生了廣泛影響,成功創建並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獲批第六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為(wei)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入夏以來,徐州市積極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夜模式”,融文藝演出、文化體(ti) 驗、安全教育、體(ti) 育健身、誌願服務等為(wei) 一體(ti) ,打造了具有徐州特色的文明實踐新場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