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湖南316萬畝再生稻頭季迎豐收

發布時間:2023-08-14 16:24:00來源: 湖南日報

  進入8月,湖南各地再生稻傳(chuan) 來豐(feng) 收喜訊。記者昨日從(cong) 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了解到,今年全省種植再生稻316萬(wan) 畝(mu) ,目前頭季已陸續開鐮收割。

  再生稻是指種一茬收獲兩(liang) 回,即頭季水稻收割後,利用稻樁重新發苗、長穗,再收一季具有一定產(chan) 量的水稻。種植再生稻,省種省工、減肥減藥,適宜在溫光資源一季有餘(yu) 、兩(liang) 季不足的地區推廣。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推動南方省份發展多熟製糧食生產(chan) ,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發展再生稻。今年湖南遵循因地製宜的原則,在現有一季稻種植地區種植再生稻316萬(wan) 畝(mu) ,比上年增加54萬(wan) 畝(mu) 。

  “選了縣農(nong) 技站推廣的品種,加上氣候好,今年頭季畝(mu) 產(chan) 超過650公斤,比去年略高。”湘潭縣分水鄉(xiang) 種糧大戶彭銀花今年種了300多畝(mu) 再生稻,如果按照往年再生季畝(mu) 產(chan) 300公斤來算,種再生稻有賺頭。由於(yu) 不打農(nong) 藥、口感好,彭銀花注冊(ce) 的“彭銀花牌”再生稻米每公斤賣到10元以上,年銷量達100多噸,供不應求。

  近年來,湖南多措並舉(ju) 提升再生稻產(chan) 量。隆回縣推廣示範頭季稻+再生稻+綠肥的種植模式;雙峰縣將再生稻種植納入獎補範圍;湘潭縣改進推廣新型收割機,將頭季收獲碾壓損失降低25%以上,促進了再生稻發展。(記者 胡盼盼 通訊員 李宇玲 曹雯芳)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