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力提振經營主體信心(年中經濟觀察)
人民日報。截圖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7月24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要用好政策空間、找準發力方向,紮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延續、優(you) 化、完善並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發揮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實體(ti) 經濟和中小微企業(ye) 發展”。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接連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廣大經營主體(ti) 發展。隨著政策逐步落地見效,企業(ye) 負擔進一步減輕,發展信心更足,發展活力增強。上半年,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9279億(yi) 元;中小微企業(ye) 受益最明顯,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5766億(yi) 元,占比約62%。
解難題、減負擔,助力企業(ye) 爬坡過坎
今年以來,宏觀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各地積極創新幫扶手段方式,提高政策落地效能,幫助企業(ye) 緩解經營壓力,增強渡過難關(guan) 、擴大生產(chan) 的底氣,實現恢複發展。
——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為(wei) 企業(ye) 提供信貸支持。
“茶園確權幫企業(ye) 融資打通門路,我們(men) 的春茶實現產(chan) 銷兩(liang) 旺。”福建省福鼎市海雲(yun) 臻品茶業(ye) 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根海說。
“確權難是涉農(nong) 企業(ye) 融資堵點。福鼎市積極開展山地、茶園、果園、廠房等生產(chan) 要素確權登記工作,在此基礎上,金融機構結合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企業(ye) 實際需求,量身定製信貸產(chan) 品,推動涉農(nong) 企業(ye) ‘資源變資產(chan) 、資產(chan) 變資金’。”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福建監管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說。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持續加大對普惠金融、科技創新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6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26.1%,比各項貸款增速高14.8個(ge) 百分點;上半年,新發放企業(ye) 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wei) 3.96%,比上年同期低25個(ge) 基點。
上半年,中國人民銀行降準0.25個(ge) 百分點,釋放長期流動性,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切實服務實體(ti) 經濟。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15.73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02萬(wan) 億(yi) 元。
資金有保障,助力廣大經營主體(ti) 向上生長。
——稅費支持政策製度性安排與(yu) 階段性措施相結合,為(wei) 企業(ye) 減輕稅費負擔。
“去年以來,一項又一項減稅降費政策幫我們(men) 渡過了難關(guan) 。”湖南省祁陽市故鄉(xiang) 緣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飛說,“今年上半年,政策延續優(you) 化。截至6月底,我們(men) 已享受各項稅費減免9.7萬(wan) 元,采購原材料的資金有了保障,增加露天就餐區、吸引新客源的錢也有了著落。”
延續並優(you) 化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所得稅政策;將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征收率降至1%;對月銷售額10萬(wan) 元及以下的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財稅部門發布了一係列延續優(you) 化和創新實施的稅費優(you) 惠政策,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拿到手的稅費“禮包”沉甸甸。
——返還補貼、供需對接等多措並舉(ju) ,增強企業(ye) 穩崗擴崗能力。
聚焦就業(ye) 、創業(ye) 新情況新特點,各地區各部門實施一係列政策措施,增強企業(ye) 穩崗擴崗能力。內(nei) 蒙古繼續通過“免申即享”模式直接向符合條件的企業(ye) 精準發放穩崗返還資金;黑龍江對就業(ye) 帶動能力強的企業(ye) 配備就業(ye) 服務專(zhuan) 員,提供用工、培訓等一攬子扶持措施;在廣東(dong) ,高鐵站也是“就業(ye) 站”,實現“出閘即招工”“到站即選崗”供需快速對接……
一季度,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等部門聯合開展春風行動暨就業(ye) 援助月活動,累計舉(ju) 辦各類招聘活動5.8萬(wan) 場;紮實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發放職業(ye) 培訓券超過261萬(wan) 張,全國開展補貼性職業(ye) 技能培訓350萬(wan) 人次。
“各項助企惠企政策保持了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了精準性和針對性,幫助企業(ye) 緩解經營壓力,渡過難關(guan) 、擴大生產(chan) ,實現恢複發展。”上海金融與(yu) 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說。
中小企業(ye) 是民營企業(ye) 的主體(ti)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民營企業(ye) 發展恢複向好,展現出較強的韌性與(yu) 活力。前5月,新設民營企業(ye) 376.4萬(wan) 戶,同比增長17.2%,較一季度增速快6.5個(ge) 百分點。截至5月底,全國涉稅經營主體(ti) 共8692萬(wan) 戶,同比增長7.5%。
“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提出,精準製定實施各類支持政策,及時回應關(guan) 切和利益訴求,切實解決(jue) 實際困難。這對我們(men) 是很大的鼓舞,激勵我們(men) 繼續好好幹,讓我們(men) 對民營企業(ye) 的未來更有信心了。”王根海說。
增動能、添活力,為(wei) 長遠發展攢後勁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江蘇考察時強調:“要強化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ye) 集聚,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水平。”
各地區各部門著眼長遠發展,惠企政策注重激發各類經營主體(ti) 更大潛能,為(wei) 推動經濟實現可持續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激勵研發投入,助力企業(ye) 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動能。
福建省廈門拓寶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zhuan) 注獨立供電係統智能化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的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上半年,公司簽下一筆大額訂單,但麵臨(lin) 較大資金缺口。招商銀行廈門分行運用科技創新再貸款政策,及時為(wei) 企業(ye) 提供3000萬(wan) 元專(zhuan) 項授信支持,幫助企業(ye) 創新成果更好落地應用。
截至6月底,全國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貸款餘(yu) 額為(wei) 2.72萬(wan) 億(yi) 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598億(yi) 元,連續14個(ge) 月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貸款餘(yu) 額2.36萬(wan) 億(yi) 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727億(yi) 元,增速為(wei) 25.1%。
落實支持科技創新稅收優(you) 惠、財政獎補政策,建立金融支持企業(ye) 科技創新體(ti) 係常態化工作機製,健全產(chan) 學研成果對接和產(chan) 業(ye) 化機製……財稅、金融、科技等部門深化協同合作、凝聚政策合力,引導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提升企業(ye) 科技創新能力,為(wei) 長遠發展“深蹲蓄力”。
——引導發展預期,鼓勵民營企業(ye) 在“四新經濟”領域大顯身手。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激發民間資本投資活力,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yu) 國家重大工程、重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項目建設,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北京開展第一批向民間資本公開推介項目工作,擬推介項目共計149個(ge) ,總投資1308億(yi) 元;陝西對於(yu) 納入市、縣兩(liang) 級重點項目清單的民間投資項目,在用地、環評等方麵予以提級保障……今年以來,各地強保障、優(you) 服務、抓落實,為(wei) 各類經營主體(ti) 投資創業(ye) 營造良好環境,激發內(nei) 在活力。一大批民營企業(ye) 在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四新經濟”中奮勇爭(zheng) 先,發展勢頭良好。截至5月底,我國“四新經濟”民營企業(ye) 已超過2500萬(wan) 戶。前5月新設“四新經濟”民營企業(ye) 215萬(wan) 戶,占新設民營企業(ye) 的57.1%。
——夯實基礎設施,推動企業(ye) “聚鏈結群”打造發展新優(you) 勢。
連日來,在四川省德陽市羅江經濟開發區,新建高標準工業(ye) 汙水處理廠正在進行進水整體(ti) 調試,做好正式投入運行準備,更好滿足高端製造業(ye) 企業(ye) 的汙水處理需求。羅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hui) 主任周小林說,針對先進材料產(chan) 業(ye) 特點,當地積極配套建設現代化廠房並優(you) 化公共服務,“如今,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光電材料企業(ye) ‘成群結隊’前來落戶,聚合產(chan) 業(ye) 生態、放大競爭(zheng) 優(you) 勢。”
廣西積極推進智慧交通建設,推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交通運輸新型基礎設施落地;天津著力建設5G基站,促進產(chan) 業(ye) 數字化、數字產(chan) 業(ye) 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碼提速,推動數字經濟與(yu) 先進製造業(ye) 、現代服務業(ye) 深度融合,助力各地現代產(chan) 業(ye) 集群、數字產(chan) 業(ye) 園區等蓬勃發展。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有利於(yu) 築牢高質量發展根基,為(wei) 各類經營主體(ti) 提供更廣闊成長空間。”東(dong) 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說。
穩預期、優(you) 服務,厚植經營主體(ti) 成長沃土
4月2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指出,要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破除影響各類所有製企業(ye) 公平競爭(zheng) 、共同發展的法律法規障礙和隱性壁壘,持續提振經營主體(ti) 信心,幫助企業(ye) 恢複元氣。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隻有更好。稅務部門用好稅收大數據精準匹配納稅人需求,今年已精準推送稅費優(you) 惠政策2.29億(yi) 戶次;市場監管部門強化智慧監管,建立全量電子營業(ye) 執照庫,積極拓展應用場景,大幅節省人力、文書(shu) 和時間成本……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深入推進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改革落地,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厚植經營主體(ti) 成長壯大的沃土。
——優(you) 流程、提速度,為(wei) 企業(ye) 解壓鬆綁。
“我們(men) 的經營業(ye) 務涉及多個(ge) 領域,自從(cong) 電子稅務局實現多稅種綜合申報以來,在一個(ge) 界麵一次就能完成相關(guan) 稅種的申報及稅款繳納,不僅(jin) 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也降低了人力資源成本。”北京首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財務管理中心副主任宋楚樵說。
暢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積極通堵點、接斷點。推行“多稅合一”綜合申報,精簡企業(ye) 登記文書(shu) 材料,一係列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具體(ti) 舉(ju) 措有的放矢,讓企業(ye) 放開手腳謀發展;擴大“船邊直提”“抵港直裝”“聯動接卸”等便利化措施的試點範圍,出口退稅一再提速,配套政策服務不斷完善,企業(ye) 開拓海外市場底氣更足。
——零距離、非接觸,政務服務更智能。
信息“跑路”代替納稅人“跑腿”。截至6月底,全國共辦理跨省異地電子繳稅超27萬(wan) 筆,稅款超380億(yi) 元,分別超過2022年全年業(ye) 務量的85%、繳稅額的65%;共有197家商業(ye) 銀行上線跨省異地電子繳稅業(ye) 務,比2022年增加了43家;支持實時扣稅、銀行端查詢繳稅辦理方式的商業(ye) 銀行為(wei) 180家,占比達到90%以上。
山東(dong) 青島為(wei) 企業(ye) 提供“線下一次辦”“全程網上辦”“門口就近辦”等多種個(ge) 性化審批服務模式;陝西西安建成投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打通國家、省、市三級政務服務係統;廣東(dong) 廣州加快完善數字化企業(ye) 服務平台,讓企業(ye) 自主挑選辦事“套餐”,一次申請可辦理多個(ge) 事項……各地積極探索,聚焦經營主體(ti) 所需所盼,以數字化手段為(wei) 企業(ye) 提供精準化、便利化、智能化服務。
北京國家會(hui) 計學院教授李旭紅認為(wei) ,堅持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要穩紮穩打、腳踏實地,也要勇於(yu) 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培育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下半年,要繼續落實落細已出台的各項政策,同時積極推動政策優(you) 化和改革深化,把發揮政策效力和激發經營主體(ti) 活力結合起來,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06日 第 01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