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廢棄礦山變生態“金山”

發布時間:2023-08-23 16:1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山西晉中靈石縣,縣域含煤麵積860平方公裏,占總麵積的70%以上,產(chan) 業(ye) 資源化、重型化仍是當前乃至今後一段時期的基本縣情,廢棄礦山治理任務重。如何讓廢棄礦山變成“綠水青山”“金山銀山”?

  在靈石縣段純鎮,一輛輛運煤車輛從(cong) 礦區駛出,不時有降塵車駛過,水汽氤氳而下,整條運煤線變得澄亮起來。

  幾個(ge) 轉彎後,地勢開闊起來,平整大地上點綴著綠色。很難相信這裏幾年前還是一處坑洞遍地、揚塵漫天的廢棄煤礦。

  這個(ge) 采煤區隸屬於(yu) 山西靈石天聚鑫源煤業(ye) 有限公司。該公司副總經理師青海介紹:“礦山生態修複絕不隻是複原受損地形、簡單綠化,而是一項係統性工程。”

  “首先將頂部的黃土層取走單獨存放,留作未來複墾造地的資源;接著,將石方取走當作回填的底料,再將煤矸石運往電廠發電。” 師青海進一步解釋,在煤礦開采之初,就采用“露天開采”模式,不僅(jin) 具有較高的開采效率,對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地的汙染程度也較低,實現了開采、治理、產(chan) 業(ye) 化複綠“齊步走”。

  “我們(men) 這裏的土地很‘幹淨’,一方麵汙染物少,另一方麵營養(yang) 元素也少。”鑫源煤業(ye) 辦公室主任方煒瑋表示,為(wei) 了確保農(nong) 作物連片種植,覆土厚度達到了2米以上,黑色渣山有了一層可以留住生機的“皮膚”,他們(men) 又通過增施有機肥進行改良,並種植優(you) 質牧草來涵養(yang) 土地。

  站在高處放眼望去,連片的梯田綠意蔥蘢,遠處的山地上建起了一排排鋼結構的棚架,目前養(yang) 殖奶牛4800多頭,未來將實現奶牛存欄1.3萬(wan) 頭。“以飼草種植和奶牛養(yang) 殖為(wei) 基礎,我們(men) 打造了山西鑫奧特礦山治理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園和山西現代鑫源牧業(ye) 產(chan) 業(ye) 園。”方煒瑋介紹。

  一棟棟現代化的標準牛舍中,飼喂、取奶、糞汙處理等流程已實現高度智能化,形成了“種養(yang) 結合、循環利用、廢物零排”的綠色閉路產(chan) 業(ye) 體(ti) 係。當地通過采用幹濕分離技術,將奶牛排泄物進行處理後生產(chan) 成有機肥,對現有2萬(wan) 餘(yu) 畝(mu) 礦山複墾土地進行土壤有機改良,可在兩(liang) 三年內(nei) 全部達到優(you) 質有機良田標準。

  此外,利用礦山複墾後的集中連片農(nong) 田,園區選出了80餘(yu) 畝(mu) 進行了智能大棚建設,實現了整個(ge) 生產(chan) 環節的精準控製。大棚管理員曹霞原來是家庭主婦,如今在家門口就業(ye) ,每月能掙近4000元。她說,得益於(yu) 專(zhuan) 業(ye) 培訓,村裏好多人都實現了從(cong) “傳(chuan) 統農(nong) 民”到“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工人”的轉變,生計有了保障,自然就有了底氣。

  目前,約2萬(wan) 畝(mu) 複墾區已經形成設施農(nong) 業(ye) 、牧草種植和奶牛養(yang) 殖三大產(chan) 業(ye) ,吸納了周邊280多名村民就業(ye) 增收。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22日 15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