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加快構建體現山西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係——各市在行動】大同:融入京津冀打造橋頭堡

發布時間:2023-08-23 16:08:00來源: 山西日報

  2023年,注定是大同發展曆程中極不平凡、極具重大意義(yi) 的一年。省委提出“發揮大同橋頭堡作用,更好承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溢出效應”的重大發展戰略,賦予大同在全省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的重大使命,大同發展站在一個(ge) 新的曆史起點,開啟了重振雄風、再鑄輝煌的新征程。  

  “融入京津冀、打造橋頭堡”自一提出,在大同就成為(wei) 高頻亮詞,既增強了每個(ge) 大同人登高望遠的自豪感,也讓大同的幹部群眾(zhong) 有了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隻爭(zheng) 朝夕的精氣神、舍我其誰的責任感。

  放眼全市各級各部門,一係列對接京津冀的部署舉(ju) 措密集落地,一個(ge) 個(ge) 重大項目接踵推進,經濟暖流不斷湧動,文旅熱度持續攀升,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脈動愈發強勁。

  上半年,全市各級各部門共外出對接企業(ye) 458家,企業(ye) 來大同洽談333家,簽約項目154個(ge) 、總投資773.1億(yi) 元,新開工招商引資項目121個(ge) ,開工率75.6%。其中,全市與(yu) 京津冀地區簽約項目51個(ge) ,簽約金額374.9億(yi) 元,占全市招商引資簽約總金額的48.5%。

  上半年,全市向京津冀地區開票銷售307.2億(yi) 元,同比增長7.99%;從(cong) 京津冀地區淨流入資金159.2億(yi) 元,同比增長32.74%;大同旅遊發展指數月均值1272點,同比增長27%,省外遊客占比50%,其中59%來自京津冀及內(nei) 蒙古,大同市與(yu) 京津冀地區雙向聯係更加密切。

  8月6日,大同市委十六屆五次全會(hui) 對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hui) 精神作出全麵部署。特別是審議通過的《中共大同市委關(guan) 於(yu) 融入京津冀打造橋頭堡的實施意見》,對大同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這一《實施意見》,是曆經近半年密集調研、深入研究、係統謀劃、反複論證的寶貴成果,是引領大同重振雄風、再鑄輝煌的文件,更是與(yu) 全省同步奮進“兩(liang) 個(ge) 基本實現”目標的大同方案。其中,“15886”工作體(ti) 係的構建,不但擘畫了大同未來轉型發展的宏偉(wei) 藍圖,更是吹響了“融入京津冀、打造橋頭堡”、進一步加快轉型發展的衝(chong) 鋒號角。

  把握優(you) 勢機遇,在夯基築台中立柱架梁

  省委賦予大同重大使命,也賦予大同重大機遇。  

  在大調研中,大同市委統一思想認識,係統梳理出對接京津冀的12大比較優(you) 勢。這裏麵既有“政策相通、地緣相接、文緣相近、生態相享、產(chan) 業(ye) 相融”等5方麵可以鞏固拓展的已有比較優(you) 勢,又有“清潔能源、裝備製造、數字經濟、物流樞紐”等4方麵能夠培育壯大的潛在比較優(you) 勢,還有“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場景建設、營商環境3.0版改革全省先行先試、人才培育和柔性人才引進機製創新”等3方麵需要積極打造的新比較優(you) 勢。

  《實施意見》指出,通過區域融合發展,進一步轉化和放大比較優(you) 勢進而把比較優(you) 勢轉化成發展勝勢,就能更好承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溢出效應。而該市在梳理京津冀協同發展溢出效應呈現出六個(ge) 方麵新特征中,更是具體(ti) 詳實。如北京科技成果在異地轉化已呈趨勢、央企總部有序外遷賦予大同機遇、首都優(you) 質醫療資源優(you) 先溢出輻射周邊地區、北京大數據外包服務仍有較大發展空間等新機遇。

  大同市如何把握優(you) 勢機遇?

  按照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hui) 要求,《實施意見》明確:把握“融入京津冀、打造橋頭堡”一條主線,聚焦五大坐標係,明確“八型八地”八大目標,強力實施“八鏈合作”八大行動,持續強化六大保障,著力構建打造山西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的“15886”工作體(ti) 係。

  “15886”工作體(ti) 係是大同市遵循省委頂層設計,堅持係統布局、一體(ti) 推進的成果,是堅持循序漸進、重點突破的方案,是堅持群眾(zhong) 參與(yu) 、鼓勵創新的模式,是堅持按照具體(ti) 化、項目化、工程化、專(zhuan) 班化、清單化的具體(ti) 要求。

  “融入京津冀、打造橋頭堡”,大同已在夯基築台中立柱架梁。上半年,該市轉型新動能加快成長,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30.8%,高於(yu) 全省增速22.5個(ge) 百分點;工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長72.9%,高於(yu) 全省增速66.7個(ge) 百分點。大同在全省大局中的戰略地位更加突顯。

  把京津冀的消費和要素更多引過來,把大同乃至山西的產(chan) 品和服務更多送過去,著力提升大同在新發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加快實現“奮鬥兩(liang) 個(ge) 五年、跨入第一方陣”總目標,為(wei) 時不遠。

  找準方向目標,在蓄勢賦能中破題開路

  開局關(guan) 乎全局,起步決(jue) 定後程。而起步找準方向定位,是融入京津冀的成敗關(guan) 鍵。無疑,大同市聚焦五大坐標係,就是找準了融入京津冀的對接方向。 

  立足全國坐標係,打造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中西部連接京津冀城市群的樞紐城市、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區域重點城市;立足京津冀坐標係,打造山西融入京津冀的橋頭堡;立足全省坐標係,打造聯動全省融入京津冀的合作高地;立足晉北城鎮圈坐標係,打造引領晉北大同、朔州互動發展的增長極;立足烏(wu) 大張長城金三角坐標係,打造產(chan) 業(ye) 協作典範和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

  目標昭示方向,同樣凝聚力量。大同的發展目標是聚力打造“八型八地”:做響能源創新型,打造京津冀綠色能源供應地;做精數字服務型,打造京津冀數據服務地;做大流量消費型,打造京津冀旅遊康養(yang) 首選地;做強產(chan) 品製造型,打造北京產(chan) 業(ye) 轉移承接地、首都科技成果試驗轉化地;做長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型,打造首都特優(you) 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地;做活樞紐流通型,打造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基地;做足要素配置型,打造京津冀優(you) 質勞務輸送地;做優(you) 生態共建型,打造拱衛京津冀生態涵養(yang) 地。

  按照發展目標,該市采取“分步實施、先易後難示範帶動、全麵推進”的工作辦法,同時明確了“一年、三年、五年”階段性目標。

  到2023年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工作體(ti) 製機製全麵建立,特別是加強與(yu) 北京的雙向聯係,圍繞創新成果轉化、柔性引才用才、旅遊休閑消費、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優(you) 質勞務輸出、信息數據服務等重點領域,率先落地一批項目和應用場景。

  到2025年,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穩居全省第一方陣,與(yu) 京津冀協同一體(ti) 化發展深度融合,在資源開發、產(chan) 業(ye) 升級、科技創新、資源配置、互動交流等領域協同推進,在規劃編製、交通對接、社會(hui) 管理、園區共建等領域互為(wei) 交融,高質量一體(ti) 化發展水平全麵提升。

  到2027年,市域經濟發展能級和競爭(zheng) 力全麵提升,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位居全省前列,成為(wei) 鏈接京津冀與(yu) 山西中部城市群的重要節點城市和山西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

  錨定重點任務,在改革創新中奮勇爭(zheng) 先

  目標明確,任務更是具體(ti) 。對融入京津冀、打造橋頭堡的重點任務,大同市拿出“拚”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作風,深入實施“八鏈合作”八大行動。

  一是實施新型智造鏈合作行動,做強實體(ti) 經濟,建設“智造大同”。二是實施能源創新鏈合作行動,優(you) 化供給結構,建設“綠能大同”。三是實施數據算網鏈合作行動,做大數字集群,建設“算力大同”。四是實施農(nong) 業(ye) 加工鏈合作行動,搶占京農(nong) 市場,建設“好糧大同”。五是實施文旅消費鏈合作行動,推動消費升級,建設“魅力大同”。六是實施醫療康養(yang) 鏈合作行動,發展健康產(chan) 業(ye) ,建設“康養(yang) 大同”。七是實施生態區域鏈合作行動,築牢京西屏障,建設“美麗(li) 大同”。八是實施人才服務鏈合作行動,建強人才隊伍,建設“創新大同”。

  融入京津冀、打造橋頭堡必須建立強有力的保障措施,還需以“坐不住、睡不著、吃不香”的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抓好工作落實。為(wei) 此,該市持續強化六大保障。一是強化組織領導保障,全麵構建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動機製、“五化”抓落實工作機製、政策框架機製。二是強化開放環境保障,高標準建設開放平台,強力打造開發區升級版。三是強化公共服務保障,全麵深化教育、醫療合作。四是強化市場體(ti) 係保障,全力推動市場主體(ti) 倍增,建設高標準市場體(ti) 係,實施營商環境3.0版改革。五是強化基礎設施保障,加快機場擴建,推動高鐵聯通,完善公路網絡。六是強化發展要素保障,在保障項目用地、能耗指標上發力,在強化資金支持上加力。

  在“八鏈合作”八大行動和六大保障中,既有時間表,又有任務書(shu) ;既具體(ti) 到單位,又具體(ti) 到各個(ge) 服務、領辦事項。這為(wei) “融入京津冀、打造橋頭堡”、加快轉型發展,起到了綱舉(ju) 目張、執本末從(cong) 的作用,也牢固樹立了“融入京津冀、打造橋頭堡”大同沒有局外人的共識。

  風好正是揚帆時,奮楫逐浪天地寬。《實施意見》確定了大同未來一個(ge) 時期發展方略和工作體(ti) 係,目標明確、路徑清晰、措施有力,是行動宣言,更是工作指南。

  不馳於(yu) 空想、不騖於(yu) 虛聲。我們(men) 看到,大同開始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努力在新的區域競爭(zheng) 格局中贏得主動、贏得優(you) 勢、贏得未來,正奮力譜寫(xie) 加快轉型發展的新篇章!(記者趙誌成)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