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全力以赴助舒蘭災後農田重建、作物生產恢複
人民網長春8月22日電 (記者王海躍)8月21日,在吉林省舒蘭(lan) 市開原鎮新開村,村民在平整後的土地上播撒小蘿卜種子,通過改種生長周期較短的農(nong) 作物彌補受災損失。
“經過這次洪災,有些田地的莊稼基本絕收了。通過改種小蘿卜、雪裏紅、櫻菜這些適合秋季種植,且生長周期較短的作物,不僅(jin) 可以把土地利用起來,還可以讓農(nong) 民有收成。”吉林農(nong) 業(ye) 科技學院院長李啟雲(yun) 介紹,這些作物大概在十月中旬以前都可以采收完畢。“我們(men) 會(hui) 持續組織相關(guan) 領域專(zhuan) 家全程參與(yu) 舒蘭(lan) 受災鄉(xiang) 鎮作物生產(chan) 恢複、秋菜全生育期生長跟蹤指導,同時將積極聯係相關(guan) 預製菜、醬菜廠等企業(ye) 單位,為(wei) 受災農(nong) 戶的秋菜上市提供銷路。根據不同的品種,預計每畝(mu) 地純收入可達到800元至1600元不等。”李啟雲(yun) 說。
抓好農(nong) 業(ye) 抗災救災、生產(chan) 恢複是當前緊迫任務。8月13日,吉林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邀請吉林農(nong) 業(ye) 科技學院派出專(zhuan) 家赴舒蘭(lan) 災區調研指導種植業(ye) 、畜牧業(ye) 災後補救工作。8月14日,由吉林農(nong) 業(ye) 科技學院動物科技學院副院長、吉林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掛職)沙萬(wan) 裏帶隊,動物科技學院郭利和農(nong) 學院薑龍、赫兵組成專(zhuan) 家組,到舒蘭(lan) 重災區開展具體(ti) 工作。充分發揮學校獸(shou) 醫學、作物學等特色學科優(you) 勢,積極跟進災區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恢複與(yu) 重建工作。
郭利身為(wei) 動物科技學院跨學科融合“肉牛重要傳(chuan) 染病綜合防控技術開發與(yu) 應用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第一時間走訪災情較重的開元鎮七裏鄉(xiang) 受災養(yang) 殖場,充分調研掌握不同養(yang) 殖場過水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分等級進行研判,提出具體(ti) 防疫和重建措施。農(nong) 學院玉米種植專(zhuan) 家薑龍、水稻種植專(zhuan) 家赫兵到台風重災區開原鎮五滴村、泉子沿村及七裏鄉(xiang) 長治村等地調查玉米、水稻受災情況,並對當地作物災後恢複生產(chan) 提出了建設性建議。
經過幾天的分析研判,8月19日,李啟雲(yun) 帶領農(nong) 學、畜牧方麵專(zhuan) 家一行9人,再次來到開原鎮新開村,現場查看絕收地塊情況,研究製定補種方案,會(hui) 同當地政府和農(nong) 業(ye) 部門,進行補種品種論證和效益分析,為(wei) 當地政府提供可行性建議。
8月20日,李啟雲(yun) 向吉林省委書(shu) 記景俊海匯報了舒蘭(lan) 市開原鎮新開村旱田玉米災後產(chan) 量預估、絕收地塊改種補種秋菜投入產(chan) 出、采收後銷售及農(nong) 民收入概況等,獲得支持與(yu) 肯定。
吉林農(nong) 業(ye) 科技學院充分發揮地方農(nong) 業(ye) 院校科技力量,精準指導、分類施策,政校、校村形成強大抗災合力。連日來,一個(ge) 個(ge) 工作組、一批批專(zhuan) 家馳援災區,全力以赴抗災減災,加快恢複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
眼下,舒蘭(lan) 市受災較重的村屯正按照專(zhuan) 家建議開展災後農(nong) 田重建、作物生產(chan) 恢複等工作。幹部群眾(zhong) 攻堅克難,凝心聚力,紮實行動,一定能打贏這場硬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