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發布
本報北京8月24日電 (記者白劍峰)為(wei) 了進一步滿足兒(er) 科臨(lin) 床用藥需求,國家衛生健康委等4部門日前發布《第四批鼓勵研發申報兒(er) 童藥品清單》。共有24個(ge) 品種,涉及30個(ge) 品規、9種劑型,覆蓋神經係統用藥、消化道和新陳代謝用藥、抗腫瘤藥及免疫調節劑等治療領域。
第四批清單主要有四個(ge) 特點:一是突出臨(lin) 床用藥需求。清單中絕大多數藥品國內(nei) 暫無通用名上市,有助於(yu) 填補國內(nei) 用藥空白。二是貼近兒(er) 童用藥特點。多為(wei) 口服溶液劑、鼻用散劑等低齡兒(er) 童適宜劑型,且同品種下規格更為(wei) 豐(feng) 富,能更好匹配不同年齡段的兒(er) 童用藥需求。三是關(guan) 注罕見病患者群體(ti) 。經多部門組織專(zhuan) 家遴選論證,聽取臨(lin) 床一線意見,遴選藥品中包括了部分罕見病用藥。四是兼顧企業(ye) 研發積極性。清單遴選過程中,通過數據分析和專(zhuan) 家論證等方式綜合評估了品種潛在的臨(lin) 床應用前景和市場空間。
第四批清單綜合考慮臨(lin) 床用藥必需性和企業(ye) 研發可行性。一是堅持臨(lin) 床需求為(wei) 導向。有關(guan) 部門跟進全球最新臨(lin) 床進展,將近年來國外已上市國內(nei) 未上市的兒(er) 童藥品和國內(nei) 已上市但無兒(er) 童適宜劑型規格藥品作為(wei) 重點考慮,著重選擇安全性、有效性、適宜性高的品種。二是兼顧企業(ye) 研發可行性。經多部門組織專(zhuan) 家共同研究論證,綜合考慮生產(chan) 工藝難度、原料藥供應、專(zhuan) 利侵權風險等因素。
2016年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先後製定並發布了三批含105種藥品的鼓勵研發申報兒(er) 童藥品清單。目前,其中23個(ge) 藥品已獲批上市,覆蓋抗腫瘤藥及免疫調節劑、神經係統用藥、精神障礙用藥等8個(ge) 治療領域,其中有6個(ge) 藥品是罕見病用藥。主要有以下成效:
一是填補國內(nei) 用藥空白。前三批清單中已上市藥品中的多個(ge) 品規為(wei) 清單發布後首次獲批上市,覆蓋精神障礙用藥、抗腫瘤藥等多類重大疾病用藥,也涉及兒(er) 童常見的呼吸係統用藥、消化係統用藥等,拓寬了相關(guan) 領域的用藥選擇。如國內(nei) 首個(ge) 治療兒(er) 童驚厥急性發作的咪達唑侖(lun) 口服黏膜溶液、國內(nei) 首個(ge) 兒(er) 童用水合氯醛製劑、國內(nei) 首個(ge) 用於(yu) 兒(er) 童高血壓治療的依那普利口服溶液劑、罕見難治性癲癇患兒(er) 治療的氯巴占片等。二是切實提升藥品可及性。前三批上市品種多為(wei) 低齡兒(er) 童適宜劑型,包括口服混懸劑、口腔黏膜溶液、糖漿劑等多種兒(er) 童適宜劑型,既改善臨(lin) 床用藥不足的現狀,促進藥物合理使用,又提高兒(er) 童用藥順應性,提升臨(lin) 床用藥可及性。三是有效引導企業(ye) 研發。前三批清單堅持臨(lin) 床需求導向,推進兒(er) 童藥品的研發申報,鼓勵企業(ye) 合理調整研發戰略布局,避免研發盲目性,提升了企業(ye) 研發生產(chan) 積極性,促進了兒(er) 童用藥生產(chan) 及資源分配。
為(wei) 保障鼓勵研發申報兒(er) 童藥品清單的順利實施,國家衛生健康委會(hui) 同科技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國家醫保局、國家藥監局建立跨部門信息共享、溝通會(hui) 商和協同創新機製,分別按職責和鼓勵研發申報兒(er) 童藥品政策要求,推進鼓勵研發申報兒(er) 童藥品研發、注冊(ce) 、生產(chan) 、使用、報銷等配套政策銜接協同。例如,科技部門加大鼓勵研發申報兒(er) 童藥品的科研扶持力度,引導提升我國兒(er) 童藥品研發綜合水平;工業(ye) 信息化部門鼓勵兒(er) 童藥品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項目建設,支持兒(er) 童藥品產(chan) 業(ye) 發展;衛生健康部門加強鼓勵研發申報兒(er) 童藥品的科研項目扶持和合理使用指導,優(you) 先考慮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醫療保障部門優(you) 先將鼓勵研發申報兒(er) 童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25日 14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