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積分”兌出鄉村“大文明”
“你積了多少分?咱們(men) 去兌(dui) 換積分吧!”“我查查手機上顯示的係統積分。”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星耀鎮查幹寶恩本村村民曹德貴和李向民正在通過“雲(yun) 平台”係統,查看自己的積分記錄。
實現鄉(xiang) 村有效治理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內(nei) 容。正鑲白旗紮實推進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夯實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基層基礎,2022年,該旗率先在全盟範圍內(nei) 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積分製管理工作,在全旗78個(ge) 嘎查村中選定了25個(ge) 村進行“積分製”試點,通過“積分製+獎勵”的鄉(xiang) 村文明建設模式,激發了農(nong) 牧民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踐行文明鄉(xiang) 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旗農(nong) 牧民素質和社會(hui) 文明程度得到顯著提高。
完善積分體(ti) 係,量化鄉(xiang) 村治理內(nei) 容。製定方案,建立了包括基礎類積分、提升類積分、貢獻類積分、附加類積分四大類,共計66項、總分1000分的積分體(ti) 係。其中在“貢獻類”積分中增加誌願服務的分值比重,占到總分值的20%,鼓勵農(nong) 牧民積極參與(yu) 誌願服務。
規範積分管理,健全工作流程。積分製實施對象為(wei) 試點嘎查村常住戶,以戶為(wei) 單位進行積分。成立積分製管理評定小組,建立“村民小組周采集,嘎查村月審核、月公示”的工作流程,以嘎查村為(wei) 單位健全積分管理台賬。
開發積分“雲(yun) 平台”,實行線上積分。在“雲(yun) 平台”係統上傳(chuan) 試點嘎查村全部積分數據,積極推動企業(ye) 入駐,提供相關(guan) 積分兌(dui) 換產(chan) 品上架,豐(feng) 富貨品種類。
落實積分兌(dui) 換,完善激勵獎懲。根據積分多少,嘎查村對農(nong) 牧戶實行紅灰黑“三榜”管理,獎勵表彰積分領先人員、提醒幫帶積分落後人員,獲得的積分可在各村建立的文明團結超市兌(dui) 換相應的物品。多舉(ju) 措做好示範引領,農(nong) 牧民積極投身誌願服務,共開展宣傳(chuan) 宣講、生態環保等誌願服務活動450餘(yu) 場次。各嘎查村廣泛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共清理生活垃圾1200餘(yu) 噸,清理村內(nei) 溝渠340餘(yu) 公裏,清理畜禽養(yang) 殖糞汙等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廢棄物7000餘(yu) 噸。
小小積分就像一把標尺,讓看不見的鄉(xiang) 村治理和鄉(xiang) 風文明變得有準則、有刻度。截至目前,有18個(ge) 嘎查村被評為(wei) 誠信村、1422戶農(nong) 牧民家庭被評為(wei) 誠信戶、14戶被評為(wei) 十星級文明戶。(郭偉(wei) 偉(we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