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童聲裏的中國”國際青少年文化交流體驗活動在南通舉行
綠蔭濃,夏日長,正是孩童樂(le) 享暑期時。對不少華裔青少年來說,趁著暑假到中國走走是一個(ge) 令人心動的體(ti) 驗。
近日,2023年“童聲裏的中國”國際青少年文化交流體(ti) 驗活動在江蘇省南通市舉(ju) 行。此次活動由江蘇省僑(qiao) 辦指導,南通市僑(qiao) 辦、文明辦和教育局聯合主辦。在為(wei) 期10天的行程中,來自奧地利、澳大利亞(ya) 、西班牙、阿聯酋等國的30多名華校師生代表,參觀江海特色文化基地、體(ti) 驗特色非遺文化、開展華文教育主題研學活動。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多位華校師生表示,此次南通之行給他們(men) 留下了美好回憶,今後他們(men) 會(hui) 努力“把最美的中國講給世界聽”。
活動豐(feng) 富多彩
翻看“營員手冊(ce) ”中的日程安排,各個(ge) 活動項目引人躍躍欲試:在通州區,參觀“童聲裏的中國”少兒(er) 藝術創研活動基地,觀看“童聲裏的中國”主題電影;在如東(dong) 縣,參觀亞(ya) 振家居國家級人才基地、南通市少兒(er) 雜技團、栟茶古鎮,體(ti) 驗非遺紅木雕刻、雜技藝術、如東(dong) 風俗、版畫製作和漢服文化等;在海安市,參觀中洋河豚莊園、魏建功紀念館、青墩遺址博物館、海安科技館,感受傳(chuan) 統文化和酷炫科技碰撞的美妙時刻;在啟東(dong) 市,參觀啟東(dong) 版畫院、印象沙地、恒大威尼斯戶外實踐課,享受“趕海”的樂(le) 趣;在崇川區,參觀五山濱江片區、中華靈芝文化博物館、南通博物苑、濠南別業(ye) 、藍印花布博物館、中國珠算博物館、大雅琴院、南通帽飾文創園、唐閘古鎮,逐一體(ti) 驗所到之處獨具特色的傳(chuan) 統文化項目,夜遊濠河飽覽兩(liang) 岸旖旎風光;在海門區,參觀頤生文博園,手工製作陶藝;在如皋市,參觀水繪園、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平園池村,體(ti) 驗江蘇省非遺項目杖頭木偶戲……
“太值了!這次把南通的市區縣都走遍了,每個(ge) 參觀點和體(ti) 驗項目都是當地最有特色的。孩子們(men) 每天沉浸在快樂(le) 之中,對要去參觀和體(ti) 驗的地方充滿期待。”奧地利奧華中文學校校長左雅表示,“參加此次活動的華校師生都是第一次來南通,大家都被南通的熱情感染了。”
澳大利亞(ya) 華夏文化學校領隊王穎成立了一個(ge) “王老師的海綿寶寶報告團”,專(zhuan) 門記錄孩子們(men) 在此次活動中的收獲:“我們(men) 報告團一共有5名學生。每天晚上,當天活動結束後,我把孩子們(men) 召集到我的房間,一起用中文交流20分鍾左右:傅思敏同學擔任‘記者’,通過采訪報道的形式,和其他同學一起回憶當天去的主要參觀點和記憶深刻的地方。孩子們(men) 在歡聲笑語中盤點當天活動,也加深了對南通各地特色文化的印象。我會(hui) 把這個(ge) 過程錄製下來,並剪輯成3分鍾左右的視頻,發到家長群裏。”
“每天的行程美得我都要哭了”“這些孩子太幸福了”“很有意義(yi) 的活動”“海綿寶寶的中文水平有進步奧”……家長們(men) 的反饋讓王穎非常有成就感。
“耳目一新,受益良多。”奧地利奧華中文學校學生趙柯涵說,“在南通的每一天,我都過得快樂(le) 而充實。”
巴塞羅那孔子文化學校學生胡文軒說:“這10天,我們(men) 品嚐了各種南通的美食,參觀了具有曆史意義(yi) 的博物館、紀念館,又上了形形色色的體(ti) 驗課。當穿上漢服時,我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乘船夜遊濠河時,我欣賞了南通‘城包水、水包城、城水一體(ti) ’的美麗(li) 夜景,就像一幅百看不厭的畫。體(ti) 驗課上,老師們(men) 耐心細致地教我們(men) 手工刻紙,製作版畫和藍印花布,讓我們(men) 學到了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dong) 西。我對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了解更深刻了。”
傾(qing) 聽最美中國
“中國的丹青裏有我,我就是那出水的小荷;中國的錦繡裏有我,我就是那編織的金梭;中國的故事裏有我,我就是那動人的傳(chuan) 說;中國的希望裏有我,我就是那未來的寄托……因為(wei) 我的心中有一個(ge) 最美、最美的中國……”8月23日,在閉營式上,華校學生和南通市青少年一起合唱主題曲《童聲裏的中國》。在悠揚旋律裏,2023年“童聲裏的中國”國際青少年文化交流體(ti) 驗活動圓滿收官。
這首歌曲伴隨著華校師生此次活動全程。在大巴車上,隻要旋律響起,孩子們(men) 就會(hui) 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起來。
“參加這次活動第二天,孩子們(men) 對中國就明顯親(qin) 近了,歌也唱得越來越有感情。閉營式上,大家合唱這首歌時,不少孩子哭了。”巴塞羅那孔子文化學校校長夏素玉說,“這些天,在中文語言環境裏,孩子們(men) 感覺很親(qin) 切、很放鬆,說中文也更自然流暢多了。”
“這是新冠疫情發生後,我第一次帶孩子回中國。這次,他們(men) 能在南通深入了解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和現代化發展成就,我特別開心。”阿聯酋僑(qiao) 星培訓學校領隊侯紹敏帶著11歲的兒(er) 子侯傑克和8歲的女兒(er) 侯美玫參加此次活動。她說:“這一次,他們(men) 開始與(yu) 中國建立深度聯係。”
“我們(men) 參觀了壯觀的長江入海口、有趣的海安科技館、美麗(li) 優(you) 雅的栟茶古鎮,還在海灘上挖了海貝,乘船夜遊了濠河……中國真美。”侯傑克出生在英國,但對中國一直不陌生,“雖然我爸爸是英國人,但媽媽總說我也是中國孩子,一定要學好中文,記得中國是我的‘根’。通過這次夏令營,我才真正見識到中國這麽(me) 大,這麽(me) 美,文化這麽(me) 豐(feng) 富。”
西班牙潤盈學院領隊胡安·何塞(中文名“黃河”)這次來中國,帶上了女兒(er) 阿爾巴·曼賈雷斯(中文名“熊貓”)。在他的鼓勵和陪伴下,女兒(er) 已學習(xi) 中文6年。“雖然提前作了一些準備,但中國的美麗(li) 和美好還是超出了我的想象。”胡安·何塞隨身攜帶一本翻譯字典,遇到感興(xing) 趣的漢字,馬上查字典。
“在南通,我們(men) 看到的和體(ti) 驗到的,可以用‘豐(feng) 富’來形容。穿漢服的體(ti) 驗太有趣了!”西班牙潤盈學院學生阿爾諾·岡(gang) 薩雷斯(中文名“雪龍”)是一名西班牙裔少年,他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我們(men) 受到了熱情歡迎。這裏的人們(men) 非常有禮貌。公共場所都非常幹淨,人們(men) 很注意保護環境,綠地和植物特別多。我已經愛上了中國。”
左雅說,這幾年,西班牙熱愛學中文的人越來越多。他們(men) 看好中國的經濟發展前景,不僅(jin) 自己學,還把孩子送到華校學。
“南通不僅(jin) 風景優(you) 美,還非常有文化底蘊。”巴塞羅那孔子文化學校學生鍾梁豪表示,“以後,我不僅(jin) 要在海外華校好好學中文,還要多回中國看看。”
友誼地久天長
薛美合小朋友:
你好!我非常高興(xing) 通過上次的活動認識你。我先介紹我自己吧,我喜歡讀書(shu) (《哈利·波特》)、運動(跑步)、畫畫、唱歌(《少年》)、跳舞。
你有寵物嗎?你有什麽(me) 興(xing) 趣愛好嗎?你什麽(me) 時候慶祝你的生日?聽媽媽說,你住在南通市。那裏有什麽(me) 好玩的嗎?有什麽(me) 好吃的嗎?你可以介紹介紹嗎?
……
以上是奧地利奧華中文學校學生許舒怡此前手寫(xie) 並從(cong) 海外郵寄給南通新世紀學校學生薛美合的一封信,稚拙而又工整的筆跡裏飽含真誠和期待。這次南通之行,她的心願之一就是見到自己的筆友。雖然因故未見到筆友,但許舒怡說:“我以後還要來中國探親(qin) 訪友,還有可能來中國讀書(shu) 。我跟美合一定有機會(hui) 見麵的。”
這種跨洋越海、以文會(hui) 友的形式是“童聲裏的中國”促進中外民心相通的一個(ge) 縮影。“童聲裏的中國”創立於(yu) 2006年,是江蘇省“童”字係列美育活動的重要品牌。今年4月,在江蘇省僑(qiao) 辦、省海聯會(hui) 的大力支持下,南通市僑(qiao) 辦、市海聯會(hui) 正式啟動“童聲裏的中國”海外推廣交流活動,創新“四個(ge) 一”品牌工作模式,即舉(ju) 辦一場少兒(er) 歌謠創作大賽、策劃一堂江海文化主題雲(yun) 課堂、開展一次國際青少年文化交流體(ti) 驗活動、舉(ju) 辦一場主題展演,密切中外青少年交流。
此次活動正是“四個(ge) 一”品牌工作的最新進展。在開營儀(yi) 式上,西班牙托萊多市市長為(wei) 活動發來賀信,並委托西班牙潤盈書(shu) 院贈送文化紀念品。此外,5所南通市學校與(yu) 2所海外華校正式簽約締結友好學校,9所南通市學校與(yu) 結對華校互贈地方特色紀念品。
“巴塞羅那孔子文化學校和南通4所學校互贈禮物並結成對子,是我們(men) 美好旅程的開始,也是我們(men) 友誼的開始。”離別之際,巴塞羅那孔子文化學校學生張心怡依依不舍,“這短短的10天,我們(men) 在如東(dong) 、海安等地的古鎮裏了解了南通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曆史,在古鎮街道的石板路上留下了我們(men) 的足跡,照片定格了許多美好瞬間。這一切將成為(wei) 我們(men) 珍貴的記憶,永遠銘刻在心中。”
“我度過了一個(ge) 非常開心又難忘的夏令營,結識了很多朋友。”侯傑克說,“我要特別感謝一路照顧我們(men) 的叔叔阿姨,他們(men) 非常親(qin) 切,像家人一樣。”
“我會(hui) 永遠記住在南通的美好時光。回去後,我要告訴小夥(huo) 伴我在南通的收獲,和他們(men) 分享我的快樂(le) 和幸福。”胡文軒說。
“我們(men) 訪問了許多學校。這裏的學校真大、學生真多!在西班牙潤盈書(shu) 院的友好學校——南通市紫琅小學裏,我還見到了以前隻在線上見過的書(shu) 法老師。”雪龍說,“這次活動太令人著迷了!我真希望還可以再來!期待明年再見!”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年8月28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