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解碼“浙江第一區”:乘“數”而上 二次攀峰

發布時間:2023-09-06 11:28:00來源: 人民網

  眼下,數字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來,隨著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的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已成為(wei) 推動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硬核支撐。2023年,浙江在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的基礎上提出新目標——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

  圍繞創新、提質、發展等關(guan) 鍵詞,如何抓住機遇、突破製勝,如何把發展潛能有效轉化為(wei) 發展勝勢?向來強於(yu) 數字經濟的杭州市餘(yu) 杭區正緊扣全省三個(ge) “一號工程”和杭州打好“兩(liang) 場硬仗”主線,高水平全麵建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2023年上半年,餘(yu) 杭區實現地區生產(chan) 總值1456.11億(yi) 元,總量保持全省第一,實現兩(liang) 位數增長。其中數字經濟對全區GDP貢獻超六成,總量居浙江縣(市、區)第一。在當前複雜的經濟形勢下,如何推動數字經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餘(yu) 杭給出的答案是:錨定“數字經濟第一區”,不斷在“新”字上做文章,不斷向著數字經濟“二次攀峰”的目標發起全新攻勢。

  超前布局

  搶占數字產(chan) 業(ye) 新賽道

  餘(yu) 杭是浙江數字經濟強區。十餘(yu) 年來,餘(yu) 杭憑借數字經濟先發優(you) 勢,培育布局了電子商務、軟件信息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餘(yu) 杭區“數字+”產(chan) 業(ye) 輻射麵還不夠廣,業(ye) 態豐(feng) 富程度有待提升。

  爭(zheng) 創發展新優(you) 勢,數字經濟是重要引擎。杭州市委常委、餘(yu) 杭區委書(shu) 記劉穎介紹,2023年在推進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中,餘(yu) 杭將搶占未來布局製高點,大力推進未來產(chan) 業(ye) 工程,超前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加快技術創新、場景培育、生態構建,其中,人工智能正是餘(yu) 杭明確重點布局的產(chan) 業(ye) 之一。眼下,餘(yu) 杭正全力構建省域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高地,逐漸形成了一條規模能級不斷提升的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鏈。

  走進位於(yu) 中國(杭州)人工智能小鎮7號樓的藍芯科技,“讓機器人‘看懂’世界,服務世界”的標語映入眼簾。

  藍芯科技是國內(nei) 首家自研移動機器人深度視覺係統且擁有移動機器人專(zhuan) 用3D視覺傳(chuan) 感器軟、硬件技術和移動機器人軟、硬件技術的公司,成立於(yu) 2016年,也是人工智能小鎮首批入駐企業(ye) 之一。

  自成立以來,藍芯科技專(zhuan) 注於(yu) 新一代移動機器人和製造業(ye) 柔性物流解決(jue) 方案,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不斷打磨企業(ye) 核心技術LX-MRDVS(藍芯—移動機器人深度視覺係統),為(wei) 工業(ye) 移動機器人賦能,為(wei) 製造業(ye) 提供領先的產(chan) 品、方案和服務。

  2023年3月,藍芯科技發布了“電池片車間柔性物流方案”,利用公司自有的機器人產(chan) 品和軟硬件集成能力,為(wei) 相關(guan) 企業(ye) 打造光伏智慧工廠。

  來到藍芯科技的製造車間,智能搬運機器人、SMT上下料機器人、複合機器人、無人叉車等各式各樣的機器人在不同區域來回穿梭。其中,一台“大家夥(huo) ”格外引人注目。據了解,這是藍芯科技專(zhuan) 為(wei) 光伏企業(ye) 電池片車間研發的花籃上下料機器人。

  在藍芯科技“電池片車間柔性物流方案”中,通過花籃上下料機器人、串花籃搬運機器人替換人工搬運和上下料作業(ye) ,降低生產(chan) 對人工的依賴;集成掃地機器人、巡檢機器人,完成車間清掃並時時檢測車間潔淨度、溫度、濕度,可為(wei) 光伏企業(ye) 節省大量人力成本支出,提高電池片潔淨度,同時提高光伏企業(ye) 生產(chan) 效率和產(chan) 能。

  “所有的機器人都搭載了我們(men) 公司的核心技術LX-MRDVS,這也是我們(men) 最核心的競爭(zheng) 力。”藍芯科技副總裁鄭超介紹。

  在實際應用中,穩定性、安全性、智能性是弱感知機器人的“硬傷(shang) ”。“讓移動機器人擁有強感知能力,是整個(ge) 行業(ye) 亟待突破的關(guan) 鍵技術。LX-MRDVS以3D視覺為(wei) 移動機器人賦能。通過該係統可實現移動機器人的3D視覺定位導航、3D視覺對接、3D視覺避障等功能,極大提升了機器人的安全性和智能性。”鄭超說。

  通過自有核心技術的項目落地,目前,藍芯科技已為(wei) 光伏、鋰電、3C、包裝等行業(ye) 近千家企業(ye) 實現生產(chan) 線物流智能化、數字化升級。行業(ye) 的興(xing) 盛也為(wei) 藍芯科技帶來了訂單的爆發式增長。

  “得益於(yu) 製造車間場地的就近配套,公司產(chan) 能規模在不斷擴大。”據鄭超介紹,公司2022年業(ye) 績比2021年增長了218%。截至目前,藍芯科技已累計服務客戶接近一千家,累計銷售機器人台數超過12000台。

  2023年以來,藍芯科技的好消息不斷——連續兩(liang) 年獲評“杭州準獨角獸(shou) 企業(ye) ”;被認定為(wei) 2023年度第一批省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公司的《鋰電池工廠智能產(chan) 線物流解決(jue) 方案》成功入選“2023年度浙江省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目前,藍芯科技正在華南、華北、華東(dong) 、西南、西北等區域加快市場布局,同時加速出海,首站東(dong) 南亞(ya) ,其次是日韓。

  其實早在2017年,餘(yu) 杭就率先布局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通過財政政策持續加大對重點項目、重大科技成果的扶持,先後打造了人工智能小鎮、區塊鏈產(chan) 業(ye) 園、5G創新園、XR空間站等產(chan) 業(ye) 空間。

  如今,以藍芯科技為(wei) 代表的人工智能小鎮正在蓬勃生長——截至目前,小鎮累計有6家高端研發機構,24家獨角獸(shou) 、準獨角獸(shou) 企業(ye) ,252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36家省級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93家企業(ye) 獲融資83億(yi) 元,總估值規模超850億(yi) 元。

  聚焦“最後一公裏”

  推動科研成果“轉得了”

  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而在科技創新方麵,餘(yu) 杭有著先天的優(you) 勢,依靠之江、良渚、湖畔、天目山四大省實驗室和超重力離心模擬大科學裝置等高能級創新載體(ti) ,有能力實現前沿數字技術研發的重大突破。

  當前,餘(yu) 杭正以超常規的力度推進重大創新平台建設,累計撥付實驗室運營資金8億(yi) 元,同時,圍繞杭州建設五大產(chan) 業(ye) 生態圈目標,支持前瞻性、引領性和顛覆性技術攻關(guan) 。

  而科研成果隻有轉化落地,才能真正發揮價(jia) 值。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增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zheng) 力至關(guan) 重要。為(wei)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裏”,近年來,餘(yu) 杭區不斷健全科研成果轉化服務體(ti) 係。

  在杭州未來科技城裏,有一家由之江實驗室孵化、院士領銜的創新型信息安全企業(ye) ——杭州量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量安科技”)。近年來,量安科技專(zhuan) 注於(yu) 抗量子攻擊的新型密碼算法的研發和產(chan) 業(ye) 落地,深耕構建量子時代的信息安全新防線。

  “從(cong) 密碼的基礎理論到算法、協議,再到其應用實現,我們(men) 一直在從(cong) 事相關(guan) 研究工作。”量安科技研究院副院長葛春鵬介紹,“計算機科學與(yu) 技術是應用性極強的一個(ge) 專(zhuan) 業(ye) 領域,我們(men) 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讓我們(men) 的研究成果從(cong) 實驗室走向社會(hui) ,於(yu) 是就萌生了組建技術團隊做成果轉化的想法。”

  密碼是網絡安全的基礎,在後量子時代,量子計算機能夠快速破解現有的RSA、橢圓曲線等傳(chuan) 統公鑰密碼算法,而量安科技正在做的,就是對現有的密碼算法進行升級、遷移,保障其在後量子時代的安全性。

  “量安科技是典型的科學家創業(ye) ,企業(ye) 高層次人才多,聚焦高精尖項目。”葛春鵬表示,一方麵,企業(ye) 致力於(yu) 促進科研與(yu) 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為(wei) 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麵,餘(yu) 杭區政府對企業(ye) 的扶持力度大,從(cong) 護航企業(ye) 落地到頂尖人才政策,多環節為(wei) 企業(ye) 減負。

  2022年,首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hui) 在杭州舉(ju) 辦,頒發了首屆先鋒獎,量安科技和之江實驗室聯合自主研發的“天權後量子密碼平台”獲得銀獎。該平台是國內(nei) 首個(ge) 高性能、高安全、抗量子攻擊的密碼平台。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評價(jia) ,其是量子時代下支撐網絡空間安全的底座,可以為(wei) 政務、金融、能源等領域提供抗量子攻擊的密碼服務,並以中國安全解決(jue) 方案引領世界方案。

  正因為(wei) 在未來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成立隻有短短一年的量安科技正在進行第三輪融資,最新一輪融資估值已達8億(yi) 元。如今,和量安科技一樣由數字經濟前沿科技成果轉化而來的科技型企業(ye) ,在餘(yu) 杭區越來越多。

  “聚焦‘最初一公裏’,在成果轉化上,我們(men) 組建杭州未來科技城科創聯盟,用更加市場化的方式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成功率。同時,以浙江創新館、杭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落戶餘(yu) 杭為(wei) 契機,發揮親(qin) 橙辦、親(qin) 之辦等服務保障機構作用,加大知識產(chan) 權保護和交易力度,探索知識產(chan) 權證券化,在全省率先發行知識產(chan) 權證券化產(chan) 品,首期發行金額1.1億(yi) 元;之江實驗室已落地12家科技企業(ye) 、估值超過25億(yi) 元。”未來科技城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同樣,在政策支持上餘(yu) 杭更是拿出滿滿誠意——出台產(chan) 業(ye) 新政“黃金68條”,製定鼓勵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財政扶持政策實施細則,累計兌(dui) 現各類科技創新惠企資金90.96億(yi) 元、總量全市第一,有力撬動全社會(hui) 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同時,餘(yu) 杭還構建“實驗室—孵化器—加速器—專(zhuan) 業(ye) 化園區”產(chan) 業(ye) 孵化鏈條,為(wei) 科技成果就地就近產(chan) 業(ye) 化落地提供了堅實保障。

  感知“數字脈動”

  密切政企互動

  在中國(杭州)人工智能小鎮1號樓,藏著一家名為(wei) “實在智能”的創新企業(ye) ,其致力於(yu) “為(wei) 全社會(hui) 貢獻100萬(wan) 個(ge) 數字員工”。

  什麽(me) 是“數字員工”?據杭州實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實在智能”)董事長、CEO孫林君介紹,“數字員工”就是機器人代替人去完成很多工作,例如,“統計”數字員工就是通過模仿人工操作的方式,確保實現最大程度降低人工參與(yu) 工作量、最大程度提升運行效率、最小程度壓縮出錯概率。

  “數字員工”分成兩(liang) 類:一類能夠代替人去做重複、規則化的勞動,另外一類是可以代替人去“思考”的。“實在智能把兩(liang) 者融合到一起,成立三年多就拿到了CMMI-5這個(ge) 全球軟件成熟度的最高等級認證,它的含金量在於(yu) 全球隻有2400多家企業(ye) 通過了這個(ge) 認證,代表著實在智能軟件開發流程的規範性和成熟度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標準。”孫林君說。

  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科技創新能力,實在智能現已成為(wei) 全國行業(ye) 內(nei) 領軍(jun) 的RPA(即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創業(ye) 公司。

  8月16日,實在智能召開了第七場產(chan) 品發布會(hui) ,發布了自研大模型塔斯和業(ye) 界首款把計算機視覺、大模型、RPA相結合的Agent產(chan) 品,隻需要動動嘴“數字員工”就可以自主幫你完成工作,這為(wei) 未來創造了無限可能。

  “RPA有一個(ge) 特點是可以跨係統操作,無需侵入到這個(ge) 係統中就可以把數據匯總起來,補齊了實在智能在數字化轉型當中的短板。”孫林君表示,隨著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未來人手一個(ge) 智能化助理已經成為(wei) 了現實,尤其是像Chat GPT的出現。“所以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實在智能也會(hui) 沿著智能化和自動化深度融合的方向去前進。”孫林君說。

  5年前,實在智能恰似懵懂少年來到小鎮,在未來科技城“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理念的關(guan) 懷下,從(cong) 3個(ge) 工位起家,到擁有一整層辦公場所;從(cong) 寥寥數名員工發展至300多名合作夥(huo) 伴;從(cong) 一個(ge) 初創企業(ye) 到杭州準獨角獸(shou) 企業(ye) ,中國(杭州)人工智能小鎮一直是其最堅實的後盾,為(wei) 企業(ye) 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支持實在智能一步一個(ge) 腳印努力拚搏,研發出人人可用的集數據自動采集、統計匯總功能於(yu) 一體(ti) 的“數字員工”,實現從(cong) “0”到“1”破繭成蝶。

  近日,實在智能在小鎮度過了五周歲生日。作為(wei) 企業(ye) 創始人,孫林君感觸頗深:“餘(yu) 杭的確是一片熱土,我們(men) 對此有很深的感受。從(cong) 創建到現在,實在智能一直受惠於(yu) 未來科技城關(guan) 於(yu) 初創企業(ye) ,尤其是人工智能企業(ye) 的扶持政策,包括房租、場地、硬件,以及研發費用等各種補貼。實在智能的發展離不開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提供的優(you) 渥環境,我們(men) 心懷感恩,希望能夠繼續在這裏深耕與(yu) 拓展。”

  聚焦企業(ye) 發展需求,自2023年年初起,未來科技城開始固定在每周三進行政企互動“周三麵對麵”,通過麵對麵活動,園區管委會(hui) 能和多個(ge) 部門同時直接溝通,建立良好的園區政企互動發展機製,提升溝通效率,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跟蹤。

  “通過與(yu) 政府高頻的互動,能夠切實感受到其細致、貼心、高效的服務。政府在為(wei) 企業(ye) 謀劃好解題思路的同時,提供行之有效的解決(jue) 方案。”孫林君說,通過參與(yu) 政府組織的一些活動,企業(ye) 間也能互動起來,開拓合作機遇。  

  未來科技城固定在每周三進行政企互動“周三麵對麵”。未來科技城供圖

  目前,在餘(yu) 杭的數字經濟係統建設中,類似實在智能的信息軟件業(ye) 規模占比超過90%。

  數字經濟製造業(ye) 整體(ti) 規模相對較小,缺乏龍頭企業(ye) 和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引領,極易受單家企業(ye) 、單一行業(ye) 趨勢影響。針對全區產(chan) 業(ye) 結構偏“軟”這一問題,2023年當地圍繞數實融合目標推進了多項舉(ju) 措,以融提質,以高水平“數實融合”賦能餘(yu) 杭製造業(ye) 發展,打造製造業(ye) 數智轉型主戰場。

  餘(yu) 杭區經信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餘(yu) 杭將繼續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提檔升級,挖掘製造業(ye) 發展新模式、新業(ye) 態,全麵提升產(chan) 業(ye) 數字化水平,支持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不斷壯大“腰部”企業(ye) 梯隊,同時,強化要素資源支撐保障,推動產(chan) 業(ye) 用地等關(guan) 鍵要素資源向數字經濟等重點產(chan) 業(ye) 領域集聚,全力做好項目適配和資源供給。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