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網評:用好救災資金,把握抗災減災主動權

發布時間:2023-09-07 16:46:00來源: 人民網-觀點頻道

  近來,受今年第9號台風“蘇拉”的影響,沿海多地出現暴雨、大暴雨。一些地區出現不同程度的汛情災害,牽動人心。

  台風來襲,多措應對。日前,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預撥2億(yi) 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支持廣東(dong) 、福建、浙江、廣西、海南等5省(區)做好防汛防台風應急救災工作。這一舉(ju) 措,旨在用於(yu) 應急搶險救援和受災群眾(zhong) 救助,重點做好搜救轉移安置受災人員、排危除險等應急處置、開展次生災害隱患排查和應急整治、倒損民房修複等。

  好舉(ju) 措要用在刀刃上。用好救災資金,是支持抗災減災、加快恢複重建的重要手段。數據顯示,今年入汛以來,中央財政已累計下達各項防汛救災資金96.84億(yi) 元,有力支持災區應急搶險救援、受災群眾(zhong) 救助、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恢複、水利工程設施水毀災損修複、水毀公路搶通等工作。確保及時下撥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切實加強資金監管,充分發揮資金效益,才能真正把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放在第一位。

  汛情災情發生後,最重要的是合力抗災救災減災。最近一段時間,受天氣等多重因素影響,全國多地出現暴雨、洪澇、台風等災害,一些流域的洪澇災害風險較高。因此,各有關(guan) 地區、部門和單位要始終繃緊防汛救災這根弦,始終把人民生命財產(chan) 安全放在第一位,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慎終如始做好防汛抗洪救災各項工作,築牢防汛救災、守護家園的堅固防線。

  應急救災、抗災減災,需要把握各項工作主動權。一個(ge) 重要方麵是,做到精準預警響應。對台風等災害天氣,加強氣象預警與(yu) 災害預報的聯動,突出臨(lin) 災預警,十分重要。對受影響的流域來說,把江河流域的防洪調度工作謀劃好、落實好,全麵做好預案、隊伍、物資和蓄滯洪區啟用準備,保障大江大河安全度汛,是防禦重點。無論是對可能出現的山洪和地質災害,還是城鄉(xiang) 內(nei) 澇等問題,把各類風險隱患消除在成災之前,方能把災害損失降至最低。

  汛情就是命令,險情就是戰情。撥付救災資金也好,強化預警響應也罷,都是提升我國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的重要方麵。近來的汛情災情,再次警示我們(men) ,科學認識災情災害,有效減輕災害風險,必須堅持以防為(wei) 主、防災抗災救災相結合,全麵提升綜合救災能力,為(wei) 人民生命財產(chan) 安全提供堅實保障。從(cong) 這一點出發,各有關(guan) 地區、部門和單位理應落實責任、各司其職,抓緊補短板、強弱項,積極組織力量,排查險情隱患,強化災害防範,妥善安置受災群眾(zhong) ,維護好生產(chan) 生活秩序。

  每到汛期、每遇災情,都是一次係統性“大考”。防災減災、抗災救災也是我們(men) 需要麵對的永恒課題。從(cong) 抗災救災到災後恢複重建,時間緊、任務重,等不得、慢不得。隻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擔當感,全力以赴做好各項工作,定能凝聚起強大合力,讓生產(chan) 生活秩序回歸正常,共繪美好家園新畫卷。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