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以法治之力守護綠水青山(尊崇法治 厲行法治)

發布時間:2023-09-11 15:3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guan) 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隻有實行最嚴(yan) 格的製度、最嚴(yan) 密的法治,才能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建強法治保障,首先要建章立製,完善製度體(ti) 係。2019年1月,我們(men) 製定了《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自治條例》,將“生態文明建設與(yu) 生態環境保護”專(zhuan) 設一章,明確堅持生態立縣,並對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科學合理開發自然資源、保護改善生態環境等內(nei) 容作出規定。近年來,我們(men) 先後出台《生態建設十年規劃綱要》《關(guan) 於(yu) 禁止野外用火的決(jue) 定》以及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修複等規範性文件40多個(ge) ,不斷健全完善生態保護的製度體(ti) 係。同時,堅持落實重大生態環保決(jue) 策法製審核和風險評估製度,科學細化森林、草原、濕地、河流等生態保護紅線,營造出造林有獎、防火有責、汙染防治有舉(ju) 措、損壞生態有處罰的良好法治環境。

  “植”綠難,“守”綠更難。隻有嚴(yan) 格執法、公正司法,才能更有力地推動綠色發展。我們(men) 在生態保護領域成立了6個(ge) 縣直綜合執法隊和37個(ge) 鄉(xiang) 鎮綜合執法隊,配強執法力量,加大執法力度,跨部門、跨鄉(xiang) 鎮開展聯合執法和集中整治。我們(men) 還成立塞罕壩綜合行政執法隊、設立生態環境巡回法庭、全麵推行“林長製”“河湖長+檢察長”等工作機製,真抓嚴(yan) 管,保護生態環境。為(wei) 了切實做到對破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wei) 的早發現、早打擊、早治理,全縣聘用3000餘(yu) 名生態管護員。5年來,全縣共受理查處各類涉林案件501起,減少損失1.5億(yi) 元。

  普法宣傳(chuan) 教育是踐行法治理念、守護綠水青山的一項重要舉(ju) 措。我們(men) 嚴(yan) 格落實普法責任製,創新普法宣傳(chuan) 形式,構建起覆蓋縣、鄉(xiang) 、村的普法網絡,並打造集普法宣傳(chuan) 、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於(yu) 一體(ti) ,縣鄉(xiang) 村三級貫通的公共法律服務體(ti) 係,有效化解生態環境糾紛2300多起,推動全社會(hui) 不斷增強法治意識、生態保護意識。5年來,全縣毀林開荒、盜伐林木等破壞生態行為(wei) 減少了80%以上。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們(men) 將以堅強決(jue) 心擔起“國之大者”,以法治之力守護綠水青山,奮力築牢生態安全屏障,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行穩致遠。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