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360°看亞運丨這個“村子”有啥來頭?

發布時間:2023-09-13 10:33:00來源: 人民網

  紅綠燈上顯現著亞(ya) 運“三小隻”的可愛形象;點擊按鈕,停在“村頭”的自動駕駛巴士平穩起步出發;“小村”超市內(nei) ,充滿了中國特色食品和紀念品……在杭州蕭山區,有一個(ge) 特別的“村子”,來的人大多對此地流連忘返,它就是杭州亞(ya) 運村。

  杭州亞(ya) 運村由運動員村、技術官員村、媒體(ti) 村組成,作為(wei) 杭州第19屆亞(ya) 運會(hui) 最大的非競賽場館,亞(ya) 運村將為(wei) 運動員、隨隊官員和媒體(ti) 朋友,提供生活住宿等24小時保障服務。

  9月12日,杭州亞(ya) 運村舉(ju) 行“媒體(ti) 開放日”活動,這是杭州亞(ya) 運村開村前最後一次媒體(ti) 開放日。這個(ge) “村子”有啥特別之處?快來跟記者一起來看看吧。

  杭州亞(ya) 運村總占地麵積113萬(wan) 平方米,相當於(yu) 150多個(ge) 標準足球場大小。在亞(ya) 運村裏,有一幢木結構建築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從(cong) 空中俯瞰,它的外形就如同杭州市花——桂花,馥鬱馨香。

  它有一個(ge) 好聽的名字——“雲(yun) 桂”服務中心,亞(ya) 運期間,人們(men) 可以在這裏,邊等車邊休息,邊看賽事轉播。

  “雲(yun) 桂”服務中心采用模塊化設計,保證建築整體(ti) 項目可以多次重複拆裝使用。在亞(ya) 運賽事結束後,可循環應用於(yu) 公園涼亭、驛站、餐廳等多樣的建築場景中。

  在豐(feng) 北路上,有幾幢紅白相間的建築,搭配著藍色的裝飾,顯得十分活潑,這就是運動員村的餐廳。而這幾幢建築,原本是作為(wei) 一所小學而建造的。餐廳在設計之初,工程團隊就仔細勘察了現有建築和設施,在融合原有結構的基礎上,製定了“可逆施工”的改造方案。待賽會(hui) 結束後,這裏將重新恢複成小學。

  餐廳采用自助服務模式,其中熱餐菜品是半自助模式,常溫、冷餐、明檔和飲料是全自助模式。值得一提的是,中餐風味突出杭幫菜特色,清炒蝦仁、蒜香肋排、宋嫂魚羹等深受杭州市民及外地遊客喜愛的杭州特色美食,在運動員村餐廳也能吃到。

  在小村,隨處可見“黑科技”。村口,AR智能巴士停在站點,等著乘客上車。

  亞(ya) 運村AR智能巴士實現了L4級自動駕駛。車上搭載的30°800萬(wan) 像素相機,可以感知600米範圍內(nei) 的車輛和300米範圍內(nei) 的行人,並自動規劃、實施避讓。在全自動巡航狀態下,AR巴士還能為(wei) 乘客提供循環、接駁、講解服務。

  通過激光投射一體(ti) 機,實現無佩戴裸眼3D,讓參與(yu) 者實現城市、景區等全景觀覽與(yu) 互動……在“偶遇未來”智能體(ti) 驗中心,“裸眼3D體(ti) 驗”吸引不少人參觀。

  仿真數字騎行、基於(yu) 物聯網的無人售賣現磨咖啡機器人、捕蚊機器人、圍棋機器人、乒乓球機器人……“智能亞(ya) 運”的科技畫麵出現在各個(ge) 角落。

  在運動員村文化屋,一台智能畫像機器人吸引不少人參觀。據講解員介紹,這是第一款采用深度學習(xi) 肖像生成技術的繪畫機器人。通過對用戶拍攝或上傳(chuan) 的照片進行智能分析,結合精細視覺語義(yi) 分割與(yu) 理解、多風格遷移及自適應融合、多尺度線條分層優(you) 化選擇三大原創技術,實現藝術肖像畫生成功能,讓人感受到“文化 + 科技” 的無窮魅力。

  杭州亞(ya) 運村倡行低碳“無廢”生活。房間衣櫥裏準備的衣架,是由麥秸稈材質製成的,給運動員等準備好的洗漱包,用的是防水環保麵料。

  運動員村的“無廢”生活館采用環保紙、循環物料及可回收塑料搭建完成,布置采用節能燈具,並設置了垃圾分類回收裝置。館內(nei) 展陳豐(feng) 富多彩,比如通過互動影像和實物相結合的方式展示村內(nei) 回收的礦泉水瓶如何變成倡導低碳“無廢”生活的宣傳(chuan) 卡牌,倡導低碳生活理念。

  騎著小紅車盡享杭城美景,是杭州城的環保新風尚。目前,第一批160輛小紅車已經在亞(ya) 運村完成投放。隻要是駐村村民,就可以領到借車卡,拿著這張卡,在車旁輕輕一刷,就可以開啟綠色出行了。

  按照計劃,杭州亞(ya) 運村將於(yu) 9月16日舉(ju) 行開村儀(yi) 式暨中國代表團歡迎儀(yi) 式。“希望運動員們(men) 能夠在這裏感受到本屆亞(ya) 運會(hui) 的綠色、智能,體(ti) 驗到‘家’的溫馨。”杭州亞(ya) 運村建設者、杭州綠城亞(ya) 運村開發有限公司景觀管理專(zhuan) 業(ye) 經理呂鋒對記者說道。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