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廣德:精準防治讓古樹名木“老有所養”
古樹承載著當地文明曆史記憶,也承載著悠悠鄉(xiang) 愁。近年來,宣城廣德四合鄉(xiang) 因地製宜、科學管護,精準開展古樹保護防治工作,織密古樹防護網,讓古樹煥發新生。
近期,在該鄉(xiang) 太平村江北地村,專(zhuan) 業(ye) 管護人員正在對一株320年樸樹古樹進行修複工作。該古樹因年代久遠,長勢逐漸衰弱。針對問題,專(zhuan) 業(ye) 管護人員通過清理周邊樹木、清理表麵苔蘚和寄生物,噴灑多菌靈、生根粉並對樹體(ti) 進行塗白,改善古樹根係生存環境,實現古樹複壯。
在四合鄉(xiang) 宏霞村小劉村,去年修複成功的一株古木在今年又煥發了新生。“村裏的這棵樹見證了我們(men) 家幾代人的成長,近幾年狀態不太好,通過林業(ye) 部門的修複慢慢地又‘活’過來了,我們(men) 都感到很高興(xing) 。”住在古樹附近的居民王成健大爺說。
“我們(men) 已經成功養(yang) 護複壯7株古樹!”四合鄉(xiang) 自規所工作人員介紹說,近年來,在摸清古樹名樹家底後,四合鄉(xiang) 為(wei) 每株古樹建檔立案,並為(wei) 古樹名木設置了標誌牌,上麵名稱、編號、科屬、樹齡一目了然,便於(yu) 公眾(zhong) 了解古樹名木信息,也進一步強化監督管理作用。同時確定專(zhuan) 管人員定期開展“健康體(ti) 檢”更新數據,在定期“體(ti) 檢”中,對發現古樹長勢欠佳、生存空間不足等情況,根據樹的不同習(xi) 性,嚴(yan) 格按照“一樹一策”個(ge) 性化養(yang) 護標準,精準管護,讓古樹們(men) “老有所依”。
據了解,四合鄉(xiang) 境內(nei) 有榧子樹、圓柏、楓香、麻櫟等古樹名木81株,其中一級保護1株、二級古樹4株,三級古樹76株。下一步該鄉(xiang) 將繼續落實古樹名木日常養(yang) 護責任,做好古樹名木日常巡護,監測有害生物、森林火災、水土流失和生長狀態等,及時排查樹體(ti) 傾(qing) 倒、腐朽、枯枝等問題,確保古樹名木得到有效保護。(汪瑞華 丁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