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安徽:全麵綠色轉型,讓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發布時間:2023-09-13 10:57:00來源: 安徽日報

  前不久,三峽能源阜陽南部風光儲(chu) 基地阜南儲(chu) 能項目順利並網。該項目共配置由90套磷酸鐵鋰電池組成的儲(chu) 能單元,儲(chu) 能規模全國領先。項目單次最高可以儲(chu) 電60萬(wan) 千瓦時,按照每天充放一次計算,每年釋放的電量可以滿足9萬(wan) 多戶家庭的日常用電需求。儲(chu) 能電站好比一個(ge) 大型“充電寶”,通過與(yu) 周邊的光伏和風電場相連接,在用電低穀期將電能儲(chu) 存在這裏,遇到用電高峰時就放電來補充電網負荷,形成了風、光、儲(chu) 一體(ti) 化的運行模式,每年最多可實現2.19億(yi) 千瓦時的電力消納,相當於(yu) 每年可以節約標準煤2萬(wan) 多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1萬(wan) 噸。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也檢驗著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的成色。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hui) 提出,加快建設山水秀美的生態強省,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區。為(wei) 此,安徽省將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讓安徽生態優(you) 勢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發展優(you) 勢、競爭(zheng) 優(you) 勢。

  綠色低碳發展是解決(jue) 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安徽省發揮生態環境保護引領、優(you) 化和倒逼作用,推動電力、鋼鐵、水泥等行業(ye) 綠色低碳轉型,全省主要汙染物和碳排放強度均比10年前下降20%以上;嚴(yan) 把環評準入關(guan) ,堅決(jue) 遏製“兩(liang) 高一低”項目盲目上馬;強化環境要素保障,服務重點項目落地,支持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綠色發展的底蘊更加深厚。2012年至2022年,安徽省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31%,以年均4.1%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7.9%的經濟增長。

  實踐證明,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wei) 代價(jia) ,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chan) 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chan) 力。

  隨著“雙碳”戰略實施,經濟社會(hui) 發展迎來廣泛而深刻的係統性變革。安徽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建立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ti) 係,實施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節能降碳能效提升、經濟結構優(you) 化升級等“碳達峰十二大行動”。當前,“碳達峰十二大行動”有序開展,安徽省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chan) 業(ye) 結構、生產(chan) 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

  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離不開科技和產(chan) 業(ye) 支撐。安徽省聚焦新能源、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碳中和五大板塊,突出“雙招雙引”“培育壯大”兩(liang) 大路徑,推動產(chan) 業(ye) 加速發展,初步形成了光伏產(chan) 業(ye) 集群、先進環保產(chan) 業(ye) 集群、資源循環利用產(chan) 業(ye) 集群、綜合性節能環保產(chan) 業(ye) 集群,累計組建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chan) 業(ye) 省級創新平台17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5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2022年,省工作專(zhuan) 班共推動落地項目1647個(ge) ,總投資額11549.56億(yi) 元。今年一季度,全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chan) 業(ye) 項目落地共434個(ge) ,總投資額3992.39億(yi) 元。

  綠色低碳轉型如何加快推進?前不久召開的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hui) 作出部署:培育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實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清潔化循環化低碳化改造,建設一批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企業(ye) ,抓好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防治,推進公轉鐵、公轉水,推動外電入皖,實施風電光電發展倍增計劃;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優(you) 化用能預算管理,抓好減汙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大力推行綠色出行,加快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記者 夏勝為(wei) )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