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江蘇:做強地理標誌 推動產業融合

發布時間:2023-09-14 11:5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2023年9月14日16版 版麵截圖

  原題:做強地理標誌 推動產(chan) 業(ye) 融合

  一頭邳州大蒜,帶動一條百億(yi) 級產(chan) 業(ye) 鏈,實現年產(chan) 值52億(yi) 元;一根震澤蠶絲(si) ,促進蠶桑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僅(jin) 蠶絲(si) 被年產(chan) 值就達16億(yi) 元……近年來,江蘇各級知識產(chan) 權部門圍繞“用好一件地理標誌、做強一個(ge) 品牌、發展一個(ge) 產(chan) 業(ye) 、造福一方百姓”,積極探索“地理標誌+加工製造”“地理標誌+文化創意”“地理標誌+生態旅遊”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新模式,推動區域特色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wei) 保證洞庭山碧螺春的品質,蘇州市吳中區建立了“吳中東(dong) 山工作站”,為(wei) 地理標誌產(chan) 品的種植、加工等提供專(zhuan) 業(ye) 科技服務。吳儂(nong) 茶葉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與(yu) 蘇州和數區塊鏈應用研究院等合作創建了“智慧茶園”體(ti) 係,建成基於(yu) 物聯網和區塊鏈的智慧化茶園示範基地——冷水塢片區。

  地理標誌往往與(yu) 當地文化有著深厚淵源,吳中區打造中國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園,深入挖掘水月塢小青茶曆史典故,建設水月塢中國洞庭山碧螺春茶產(chan) 業(ye) 園,高標準打造集碧螺春茶炒製、展示、體(ti) 驗、休閑於(yu) 一體(ti) 的茶文旅展示中心。當地還推出春、夏、秋、冬4個(ge) 主題特色旅遊品牌、10條精品旅遊線路,通過AI地理元宇宙巡展讓大家沉浸式體(ti) 驗“采茶”“炒茶”等工藝流程,營造茶文旅生態。

  為(wei) 了加強對地理標誌的保護,當地對“洞庭山”商標進行全類注冊(ce) ,並延伸至新加坡等多個(ge) 國家,委托專(zhuan) 業(ye) 機構對58件茶葉相關(guan) 注冊(ce) 商標提供商標監測保護服務,為(wei) 洞庭山碧螺春茶產(chan) 業(ye) 發展護航。

  據了解,江蘇已獲批地理標誌保護產(chan) 品91件,注冊(ce) 地理標誌商標410餘(yu) 件,其中38件曾獲得馳名商標保護,全省地理標誌產(chan) 品年產(chan) 值超過2000億(yi) 元,帶動就業(ye) 人口超過1500萬(wan) 人,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作出了重要貢獻。

  《人民日報》2023年9月14日16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