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感受創新魅力 提升科學素養

發布時間:2023-09-18 09:5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9月16日,2023年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在北京市首鋼園開啟。活動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為(wei) 主題,104家單位、360個(ge) 展項為(wei) 公眾(zhong) 帶來了一場別具特色的科普盛宴。

  “這真的是從(cong) 月亮上帶回來的?”“我們(men) 中國人什麽(me) 時候能登上月球?”在首鋼園11號館,近距離觀賞航天飛行器返回器和月壤實物,令孩子們(men) 興(xing) 奮不已。

  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集中展示了近年來我國一些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展覽以互動體(ti) 驗形式讓觀眾(zhong) 真切感受中國科技力量。

  “感覺太奇妙了!”從(cong) C919飛行模擬器上下來,北京景泰小學五年級學生樂(le) 樂(le) 高興(xing) 地說。展台工作人員介紹,該裝置對C919飛機的駕駛艙環境進行了仿真,具有與(yu) C919一致的駕駛艙布局,體(ti) 驗者可以感受到不同天氣下的駕駛艙操作流程。

  “下一個(ge) 就到我了。”在逐夢蒼穹展區,孩子們(men) 排著隊,期待體(ti) 驗一把“月地駕駛”——手握方向盤,便能通過眼前的屏幕全景漫遊月球表麵,“見證”人類登月、探月的重要時刻。

  “戴上虛擬現實眼鏡,你就能感受煤礦開采作業(ye) 現場。”中國礦業(ye) 大學(北京)開發的煤礦虛擬體(ti) 驗係統備受關(guan) 注。該校的陳彥宏博士說,這套係統通過新技術展示煤礦開采設備自動化水平,讓公眾(zhong) 了解我國煤礦開采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取得的成就。

  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展台,動手製作太陽能衛星模型的活動深受小朋友歡迎。一些小木板、兩(liang) 塊簡易太陽能板、一台減速電機,再用螺絲(si) 刀、泡棉墊、軸架等小工具,約半個(ge) 小時就能組裝起一個(ge) 太陽能衛星模型。在太陽光的照射下,該模型的太陽能板會(hui) 充分吸收太陽能,“衛星”就可以轉動起來。

  工作人員介紹,展台展出了衛星通信模塊、星載智能計算機等高科技產(chan) 品,如果直接講解背後的原理,可能很抽象。通過參與(yu) 製作活動,孩子們(men) 就能從(cong) 互動中快速學習(xi) 科學知識。

  通過把“課堂”搬進展廳,本次主場活動為(wei) 青少年和科技教師提供了科學教育實踐與(yu) 交流的平台。不少中小學生變身科普達人,向觀眾(zhong) 講解他們(men) 的“科研成果”。

  “別看它隻有一個(ge) 電機,但通過精心設計動力傳(chuan) 輸結構,這台木質小車就有了很強的越障能力,最高能攀爬22厘米。”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初三學生韓疏懷向記者介紹他和同學設計的“未來太空車”。

  “讓學生講解自己的創新成果,有利於(yu) 增進他們(men) 對科學的興(xing) 趣,樹立科研誌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科技老師張珂說,科技教育是學校的特色,近年來,學校先後籌建了包括納米科技、航空航天、智能科學等在內(nei) 的10個(ge) 科技創新實驗室,並聘任了校內(nei) 科技導師,一些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正脫穎而出。

  會(hui) 唱歌的紙殼機器人、仿生章魚軟體(ti) 機械手……包括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在內(nei) ,北京市10所學校的學生開發的科創作品登上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舞台,展示青少年後備人才培養(yang) 的成果。

  “集成光子芯片是新一代的芯片技術,在高速通信、光纖通信、數據中心等領域應用潛力很大。”在集成光子芯片展區,北京大學大四學生黃佳輝正在向觀眾(zhong) 講解。他說,得益於(yu) 學校科普,自己對集成光子芯片產(chan) 生了濃厚興(xing) 趣,“將來讀研究生,想重點做這方麵的研究。”

  據悉,自2004年起,各地在全國科普日期間已累計舉(ju) 辦重點科普活動40多萬(wan) 場次。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18日 12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