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黨建觸角伸進小區 “紅色動能”一線發力

發布時間:2023-09-18 10:02:00來源: 山西日報

  “小區治理,有了黨(dang) 組織大不一樣。糾紛無人理,黨(dang) 組織來牽頭;物業(ye) 不願管,黨(dang) 員帶頭幹;居民有難處,幹部來幫忙。群眾(zhong) 切切實實感受到了黨(dang) 的領導在身邊、黨(dang) 員服務在身邊。”近日,說到小區成立黨(dang) 組織,太原市迎澤區廟前街道水西關(guan) 街一社區市商貿委小區居民範慶吾感慨萬(wan) 分。  

  隨著城市不斷發展壯大,居民小區成了基層治理的最小單元。為(wei) 了與(yu) 時俱進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更好更貼近服務群眾(zhong) ,迎澤區以抓黨(dang) 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zhuan) 項行動為(wei) 契機,將黨(dang) 組織鏈條由社區延伸到小區,強化小區黨(dang) 組織“主心骨”地位,發揮小區黨(dang) 員的“主力軍(jun) ”作用,喚起小區居民的“主人翁”意識、履行小區管理的共同責任,引領整合各方資源,指導推動協同治理,切實增強了居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小區黨(dang) 組織建起來

  迎澤區地處太原市中心,共有103個(ge) 城市社區、1297個(ge) 小區,每個(ge) 社區平均服務13個(ge) 小區、近萬(wan) 名居民。針對基層治理中存在黨(dang) 組織力量薄弱、服務群眾(zhong) 不到位的問題,迎澤區以小區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依托現有網格劃分,按照“居住集中、利益相關(guan) 、便於(yu) 管理”的原則,構建起了“社區黨(dang) 委—小區(網格)黨(dang) 組織—樓院(微網格)黨(dang) 小組—黨(dang) 員中心戶”的組織體(ti) 係。其中,小區黨(dang) 組織是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動力主軸”,有明確的職責清單和黨(dang) 員工作製度,例行開展輪班值守、幫辦代辦、應急響應等工作,真正實現紮根於(yu) 群眾(zhong) 之中、服務於(yu) 群眾(zhong) 身邊。  

  位於(yu) 太原市水西關(guan) 南街的市商貿委小區,有224戶居民,按樓棟分屬11家產(chan) 權單位,多年來沒有一家單位願意牽頭管理小區。服務跟不上,居民不滿意。去年,在上級部門指導下,市商貿委小區成立了黨(dang) 支部。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王瑾下訪民情時發現,小區居民迫切希望在家門口解決(jue) 日常吃飯、購物需求。黨(dang) 支部立即將此事列入首辦事項,多方協調,全力推動。今年3月1日,設在小區裏的便民超市、便民餐廳同時開業(ye) ,居民們(men) 奔走相告,紛紛前來體(ti) 驗。

  截至2022年底,迎澤區所有小區全部成立了黨(dang) 組織。其中,85%的小區黨(dang) 組織和網格設置吻合,經過整合融合,實現資源、力量、功能全方位提升;814個(ge) 小區通過新建、改建、聯建、劃撥、共用等方式,建成黨(dang) 組織陣地。區財政每年對支委和黨(dang) 小組長補助500元通信補貼。小區黨(dang) 組織實現了有地議事、有錢辦事、有人幹事。迎澤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霍曉勇說:“目前,隨著小區黨(dang) 建的逐步深入,黨(dang) 的政治優(you) 勢、組織優(you) 勢逐步轉化為(wei) 小區治理優(you) 勢。從(cong) 生活環境到宜居便利,居民們(men) 正一點一滴感受著身邊發生的新變化。”

  黨(dang) 建力量強起來

  黨(dang) 組織成立後,如何發揮好“主心骨”和“領頭雁”作用,帶動廣大黨(dang) 員群眾(zhong) 深度參與(yu) 基層治理,是小區黨(dang) 建工作的著力點。迎澤區采取了“找黨(dang) 員、選頭雁、聚合力”的“三步走”措施,實現黨(dang) 建力量強起來。  

  第一步,找黨(dang) 員。小區黨(dang) 組織廣泛發動所轄各方麵力量,采取居民黨(dang) 員“入戶摸底”、在職黨(dang) 員“動員報到”、駐地單位黨(dang) 員“上門發動”、物業(ye) 企業(ye) 黨(dang) 員“邀約吸納”等方式,將11200餘(yu) 名黨(dang) 員分類建立台賬,推行“群眾(zhong) 點單、社區派單、黨(dang) 員接單”模式,深度參與(yu) 小區治理。

  第二步,選頭雁。迎澤區按照有能力、有公心、有熱情、有威望的“四有”標準,重點從(cong) 居民、網格員、物業(ye) 企業(ye) 和駐地單位負責人等黨(dang) 員中,采取“個(ge) 人自薦、居民推薦、組織選派”等方式,推選251名居民黨(dang) 員、選派324名社區幹部擔任小區黨(dang) 組織書(shu) 記,選配1183名居民黨(dang) 員、網格員和物業(ye) 企業(ye) 、駐地單位負責人等擔任小區黨(dang) 組織專(zhuan) 兼職委員,打造出一支素質優(you) 良、擔當作為(wei) 的小區黨(dang) 組織領頭人隊伍。

  第三步,聚合力。小區黨(dang) 組織通過與(yu) 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契約共建、與(yu) 大型商場結對包聯、與(yu) 臨(lin) 街門店共駐共建、與(yu) 物業(ye) 企業(ye) 交叉任職、與(yu) 居民群眾(zhong) 共治共享等形式,凝聚起全員參與(yu) 環境整治、扶貧幫困、小區治理等公益事項的強大合力。

  以前,老軍(jun) 營街道新建南路第二社區康樂(le) 佳苑小區主要通過蓄水池來供水,居民家中自來水容易出現水壓不穩、高峰期水量不足等情況。去年9月,康樂(le) 佳苑黨(dang) 支部成立。小區居民孟憲傳(chuan) 既是黨(dang) 員,又有威信,被選為(wei) 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孟憲傳(chuan) 把解決(jue) 小區吃水難作為(wei) 重要任務,牽頭召集自來水公司和居民代表座談論證,開展水管網改造。黨(dang) 支部成員組成監督小組,全方位介入文明施工、施工質量、改造費用等工作,及時在小區微信群公示施工進展和具體(ti) 費用。今年夏天,水管網改造工程完工。康樂(le) 佳苑小區的居民高興(xing) 地說:“社區有了黨(dang) 組織,辦實事雷厲風行,賬目曬得清清楚楚,感覺很暖心,也很放心。”

  牽頭共同治理小區

  做群眾(zhong) 最盼的事,解群眾(zhong) 最難的題。以往麵對居民反映問題,由於(yu) 社區人少事多,不能及時有效解決(jue) 。小區黨(dang) 組織成立後,迎澤區堅持讓黨(dang) 的領導在末端覆蓋、尖端發力。目前,迎澤區852個(ge) 小區黨(dang) 組織先後解決(jue) 了熱力管道年久失修、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老舊小區改造等熱點難點問題1340餘(yu) 件。

  “放上垃圾桶,這塊地方就整潔多了。”“現在都提倡環保,改造施工的時候,我希望可以及時進行灑水和苫蓋,防止揚塵汙染。”……8月中旬,廟前街道廟前街社區興(xing) 隆街12號、16號小區,黨(dang) 支部成員和社區工作人員、居民代表聚在小區涼亭內(nei) ,一起商議垃圾處置問題。經過充分討論,大家決(jue) 定由小區黨(dang) 支部牽頭,聯係相關(guan) 部門在小區設置垃圾投放點。小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胡慧萍說:“我們(men) 通過支部聚黨(dang) 員、黨(dang) 員帶群眾(zhong) ,帶動大家積極參與(yu) 小區公共管理事務,實現民主自治。”

  物業(ye) 服務問題,牽動著整個(ge) 小區的“大民生”。迎澤區通過向有物業(ye) 管理小區下派黨(dang) 建指導員182名,成立物業(ye) 企業(ye) 黨(dang) 支部24個(ge) ,每年組織業(ye) 主對服務質量進行評價(jia) ,不斷提升服務質效;針對無物業(ye) 小區,采取“政府主導、街鎮兜底、居民自治”模式,全麵盤活資源、實現良性運轉。目前,62個(ge) 無物業(ye) 小區利用內(nei) 部停車場、空地等資源,通過收取停車費、開設便民超市、配建小區食堂等方式,實現“自行造血”。

  橋東(dong) 街道棗園小區,通過黨(dang) 建引領成立了業(ye) 主委員會(hui) ,引導居民眾(zhong) 籌搭建小區外牆、整修監控設備,“無人管”小區變為(wei) 居民“自主管”小區。太原市啟動房屋產(chan) 權登記確權頒證清零行動後,該小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濟帶領支部成員和業(ye) 委會(hui) 成員,挨家挨戶走訪、了解情況、統計信息,對於(yu) 聯係不上的住戶就多方打聽、多次走訪。小區業(ye) 委會(hui) 主任趙衛平說:“現在小區132戶居民領取到了‘大紅本’,可是解決(jue) 了居民心頭大事。”

  居民幸福感節節攀升

  老軍(jun) 營街道老軍(jun) 營小區南區第四小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武曉忠牽頭研究小區重大事項,引導物管會(hui) 、物業(ye) 企業(ye) 、駐地企業(ye) 和居民群眾(zhong) 等多次協商,解決(jue) 居民停車難、亂(luan) 停車問題。橋東(dong) 街道景秀小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宋恩娟,推選一批黨(dang) 性觀念強、積極熱心、樂(le) 於(yu) 奉獻的黨(dang) 員成為(wei) “黨(dang) 員中心戶”,帶動其他黨(dang) 員,在小區開展政策宣傳(chuan) 、矛盾調解、鄰裏服務等工作。郝莊鎮東(dong) 辰祥瑞小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武豔文,統籌轄區內(nei) 駐地單位、群團組織、熱心居民等多方力量,已聯合開展各類活動30餘(yu) 次,共同協商解決(jue) 疑難雜症20餘(yu) 項……

  這是迎澤區委組織部為(wei) 全麵加強小區黨(dang) 組織書(shu) 記隊伍建設,開展“十佳小區黨(dang) 組織書(shu) 記”評選中的比拚場景。小區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們(men) 通過曬工作、比服務、拚幹勁,形成了比學趕超、爭(zheng) 先進位的濃厚氛圍。這樣的活動,每月評選1次,目前已經搞了6次,推動整體(ti) 工作水平顯著提升。

  在社區,黨(dang) 組織不僅(jin) 要建起來,更要強起來、活起來,更好地為(wei) 人民服務。迎澤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劉凱介紹,通過每月評選“十佳小區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每季度實地觀摩小區黨(dang) 建工作,舉(ju) 辦小區黨(dang) 建、物業(ye) 治理等“巡回講堂”,既幫助小區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快速提升了能力、增強了履職本領,又實現了對黨(dang) 組織和黨(dang) 員的有效指導管理,為(wei) 黨(dang) 建引領小區治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開辟黨(dang) 建陣地、搞好黨(dang) 建活動、調動黨(dang) 員積極性……現在,迎澤區小區黨(dang) 建有效激活了黨(dang) 組織的“神經末梢”,就近解決(jue) 多起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事情,在城市治理中煥發出勃勃生機,推動社區居民幸福感節節攀升。(記者陳俊琦)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