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地長出“金珠珠”
“我們(men) 村以前是零星播種小米,去年種植了150畝(mu) ,今年又增加到200畝(mu) ,預計今年畝(mu) 產(chan) 小米400斤左右,年收入20萬(wan) 元以上。”祁縣來遠鎮東(dong) 山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田業(ye) 慶看著連片小米地樂(le) 嗬嗬地介紹:“每年從(cong) 穀雨開始就盼著秋收,你看,一顆一顆穗穗上長的都是金珠珠。”
這是祁縣來遠鎮把發展壯大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作為(wei)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突破口的生動寫(xie) 照。
來遠鎮作為(wei) 祁縣唯一山區鎮,擁有四縣堖省級自然保護區,藍天、淨水和適宜於(yu) 小米生長深褐色黏性土壤涵養(yang) 了口感佳、香味濃的來遠小米這款滋補佳品。
“黨(dang) 支部領辦、公司化運營”“多個(ge) 渠道引水,一個(ge) 龍頭放水”……來遠鎮依托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集體(ti) 資源資產(chan) ,統籌整合政策、項目、資金、人才等資源,因地製宜推行資產(chan) 盤活型、項目帶動型村級集體(ti) 經濟發展模式。
在縣委組織部、來遠鎮黨(dang) 委邀請下,返鄉(xiang) 創業(ye) 者們(men) ,帶著資金、項目和技術造福鄉(xiang) 梓,同時把科學管理、市場信息、電商經營等理念也注入農(nong) 村。
祁縣來遠小米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德功是來遠鎮引回的新鄉(xiang) 賢。從(cong) 大城市回到小山村,他從(cong) 沒有感覺到失落,“晉穀優(you) 種選育、測土配方施肥、機播代種、收購加工銷售”的一條龍服務和“展會(hui) 樹品牌、電商拓市場”的發展理念,就是王德功和鄉(xiang) 村兩(liang) 級幹部商討出來的經營方式。
“我們(men) 用一年時間辦理了環境管理體(ti) 係、職業(ye) 健康安全管理體(ti) 係、食品安全管理體(ti) 係認證證書(shu) ,成為(wei) 了中國質量認證檢測中心推薦的全國食品行業(ye) 重點推薦企業(ye) 。”他捧著一袋綠色包裝的小米談興(xing) 正濃:“這是因為(wei) 我們(men) 生產(chan) 的是天然、有機、富鍶、免洗、充氮保鮮小米。”
增收致富是農(nong) 戶最直觀的感受。“村集體(ti) 有錢了,辦大事。自己有錢了,日子好。”能在家門口打工是來遠鎮東(dong) 山村村民蘇三奴最高興(xing) 的事,不僅(jin) 村集體(ti) 每年支付土地流轉費用,而且農(nong) 忙時節每天打工能收入120元更是讓她滿意。
集聚發展要素,激活村級資源,做活土地文章,做大集體(ti) 經濟,來遠鎮形成集體(ti) 種植1000畝(mu) ,全鎮種植達2000畝(mu) 的連片種植區,7個(ge) 行政村集體(ti) 經濟經營性收入從(cong) 2020年的62.76萬(wan) 元,增長到2022年171.55萬(wan) 元。(劉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