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廣東:掛一次號可看多科室醫生

發布時間:2023-09-18 11:34:00來源: 南方日報

  日前,廣東(dong) 省衛生健康委發布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ti) 驗典型案例,省人民醫院、省婦幼保健院、深圳市兒(er) 童醫院等單位的19個(ge) 案例入選,相關(guan) 經驗做法將向全省醫療機構進行宣傳(chuan) 推廣。

  入選案例中,有的醫院優(you) 化預約掛號服務,提供多途徑、多證件、多模式的預約方式;有的醫院完善門診影像檢查流程,延長科室上班時間,大部分患者均可在當天完成檢查;有的醫院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發展互聯網多學科診療,讓患者掛一次號,就能看上多個(ge) 科室的醫生。

  在實際就醫過程中,患者的體(ti) 驗如何?日前,記者對廣東(dong) 部分醫院進行了一線探訪。

  優(you) 化流程

  讓影像檢查當天完成

  走進廣東(dong) 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一眼就能看到在醫院大廳、診室門口等多個(ge) 位置擺放的自助服務機。患者黃小姐在自助機上點了幾個(ge) 按鍵,就迅速完成了加號。

  “以前加號要到人工窗口,不僅(jin) 要排隊,還要在科室和掛號處之間來回跑。現在有了這個(ge) 機器,2分鍾就能搞定,非常方便!”黃小姐開心地說。

  廣東(dong) 省中醫院醫務處處長陳全福表示,醫院設置了自助服務機後,院區就醫人數雖然不減,但大廳內(nei) 大排長龍掛號、繳費、取藥的人明顯少了。

  “為(wei) 讓患者‘少跑路’,我們(men) 著力提升信息化服務能力與(yu) 水平,不斷優(you) 化門診自助機功能,現已實現醫保統籌報銷、自助掛號、加號、取號、報到、打印檢查檢驗報告及發票清單等功能。”陳全福說。

  預約、掛號隻是開啟便捷就醫的第一步。廣東(dong) 省中醫院大德路院區門診量大,醫院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進一步暢通門診、檢查、住院等流程,讓患者用最低的時間成本完成就醫。

  CT、MRI等影像檢查效率低,曾是該院大德路總院就醫服務的最大“痛點”。為(wei) 破解患者影像檢查預約難、等候報告時間久等問題,醫院影像醫學科花了不少心思——在預約後台,工作人員優(you) 化工作流程,及時給值班醫生發送特殊病人的信息,對其中遠道而來的患者選擇急診處理方式,合理、盡早分配患者檢查時間,並運用線上係統,提前提醒患者檢查注意事項與(yu) 流程。

  “如今,大部分患者不僅(jin) 能當天做完檢查,還能24小時內(nei) 拿到檢查報告。”廣東(dong) 省中醫院影像醫學部大科副主任劉玉品說。

  在廣東(dong) 多家醫院,患者的就醫效率均有明顯提升。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建立32個(ge) 互聯網多學科診療(MDT)病種團隊,近一年完成線上MDT300例。這意味著,患者掛一次號,就能看上多個(ge) 科室的醫生,還不用專(zhuan) 程跑一趟醫院。醫院還打造互聯網醫療平台,已開通242個(ge) 雲(yun) 科室,1725名專(zhuan) 家坐診雲(yun) 端,至今服務人次達120萬(wan) ,檢驗檢查預約10萬(wan) 餘(yu) 次,慢病續方12萬(wan) 餘(yu) 份。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創新醫技輔助科室的設置,在拍攝影像片較多的科室,如口腔綜合急診科、牙體(ti) 牙髓科、種植治療室等樓層均設置放射影像室,減少患者走動,縮短等候時間。

  據廣東(dong) 省衛健委數據,截至目前,全省357家二級以上醫院均開設了多學科診療門診,不斷提高疾病診療水平和效率。

  讓兒(er) 科檢查成為(wei)

  “探索互動遊戲”

  一來到深圳市兒(er) 童醫院的放射科,就能感受到可愛溫馨的氣息——牆上貼滿了彩色的卡通圖案牆紙,一個(ge) 透明解說亭裏,不斷放著趣味十足的動畫片。CT檢查室的門口擺著一塊大牌子,上麵寫(xie) 著“怪獸(shou) 星球”。

  在這裏,小朋友做CT或MRI檢查的過程,就像是在“怪獸(shou) 星球”完成一次曆險。

  這天,7歲的小芸因為(wei) 摔傷(shang) 了鼻子來到這裏。她領到社工給她的任務卡後,迫不及待地想要進“怪獸(shou) 星球”體(ti) 驗。

  “怪獸(shou) 星球”裏,CT檢查的儀(yi) 器是“太空艙”。身著“太空服”的技師“艦長”走過來,指導小芸乖乖躺著,告訴她隻有這樣才能體(ti) 會(hui) 到太空的奧妙。最後,小芸成功做完CT,現場得到了“艦長”遞給她的“勇敢者勳章”貼紙。她還得知,自己將能獲得一張在“太空”裏的身體(ti) 照片,“我還想再來闖關(guan) !”小芸興(xing) 奮地說。

  深圳市兒(er) 童醫院放射科主任幹芸根表示,CT檢查中,需要患者保持靜止不動來獲取圖像。以往,年齡較小的兒(er) 童麵對陌生、幽閉的環境時,會(hui) 容易感到恐懼、害怕,無法有效配合,導致CT檢查耗時久。

  今年6月,深圳市兒(er) 童醫院在全國率先將兒(er) 童醫療輔導理念應用在醫院放射檢查中,開啟了兒(er) 童友好空間“R星係奇遇”項目。

  深圳市兒(er) 童醫院社工部主任吳文湄表示,項目立足兒(er) 童視角,通過遊戲化處理,營造沉浸式的CT及MRI檢查環境,讓兒(er) 童將檢查過程當做一次探索互動遊戲,降低他們(men) 的焦慮和恐懼心理,也讓檢查更高效。

  “項目實施以後,我們(men) 的影像檢查效率提升了40%-60%。”幹芸根說。

  “醫療服務無止境,我們(men) 希望有更多醫院能學習(xi) 借鑒這些好的做法,結合本院特點推出各項便民惠民舉(ju) 措,不斷提升患者就醫體(ti) 驗,讓患者感受到溫暖關(guan) 懷,減輕患者痛苦。”省衛生健康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南方日報記者 陳伊純 卞德龍

  見習(xi) 記者 吳雅楠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