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更好滿足文旅消費新需求(微觀)

發布時間:2023-09-19 15:0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外表像“太空艙”的戶外旅館,使用場景更靈活,私密性也更強;AI攝影,遊客站到指定區域,就可以“變身”漫畫形象拍照留念;集智能識別、充電管控、數字網絡技術於(yu) 一體(ti) 的“親(qin) 水百寶箱”,裏麵裝有水上飛板、水下飛行器、水下小摩托等各類親(qin) 水商品……不久前舉(ju) 辦的第十三屆中國旅遊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上,一個(ge) 個(ge) 互動式、智能化、趣味性的文旅產(chan) 品引人關(guan) 注,充分展現了行業(ye) 創新活力。

  文旅裝備不斷更新,新業(ye) 態新場景持續湧現,說明我國旅遊市場正在加速回暖,也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展現了消費不斷升級的趨勢。一方麵,人們(men) 對旅遊品質要求越來越高,不再滿足於(yu) “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打卡式旅遊,越來越青睞對當地文化、風土人情進行深入了解與(yu) 品味。另一方麵,出行目的地更加多樣化、個(ge) 性化,從(cong) 自由行到定製旅遊,再到跟著演出去旅行、想著美食去旅行、奔著民宿去旅行等,需求跨度不斷加大。這對文旅產(chan) 品供給提出了更高要求,隻有跟上消費升級步伐,精準對接新需求,在產(chan) 品和服務創新上下更大功夫,才能為(wei) 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和擴大文旅消費注入新動能。

  當前,數字化技術正加速融入旅行的每一個(ge) 環節,這為(wei) 打造文旅產(chan) 品新供給、更好滿足文旅消費新需求提供了契機。一些文旅企業(ye) 迅速抓住這一機會(hui) ,積極打造以沉浸式旅遊為(wei) 代表的新業(ye) 態,重構旅遊空間和場景,給遊客帶來全新體(ti) 驗,形成了新的市場增長點。不過,在打造新業(ye) 態新場景的同時,還應注重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通過合理融入文化元素給遊客留下難忘的回憶。比如,江蘇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推出的“運河迷蹤”沉浸式展廳,以遊曆大運河為(wei) 背景,在劇情及道具的推動下,引導遊客以層層解謎的方式來推演答案,潤物細無聲地展示了大運河的曆史,讓參觀者願意來、印象深、有收獲。用好數字化技術,通過互動遊戲等方式呈現曆史文化,使之更符合當代人的審美趣味和欣賞習(xi) 慣,才能讓文旅產(chan) 品創新更有底蘊,贏得更長久的青睞。

  文化旅遊是綜合性產(chan) 業(ye) ,與(yu) 餐飲、住宿、購物和娛樂(le) 等行業(ye) 關(guan) 聯性較強。進一步推動文旅市場複蘇,除了加速自身的創新發展,打造更豐(feng) 富的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矩陣,還應積極與(yu) 周邊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要素的創新相結合,多方麵改善旅遊消費體(ti) 驗。買(mai) 票、停車、參觀等環節的智慧化程度,美食、娛樂(le) 、交通等服務設施的信息完整度,都會(hui) 對旅遊體(ti) 驗產(chan) 生直接影響。更好地激活文旅消費潛力,還要創造更多選擇空間,提供更多出行便利,讓遊客在出行全過程更舒心。

  隨著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如今人們(men) 希望自己的旅行更有文化味,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同時享受更專(zhuan) 業(ye) 的服務。在消費回暖、需求升級的當下,更加敏銳地捕捉行業(ye) 發展新趨勢,推出更多符合消費者期待的優(you) 質產(chan) 品和服務,定能吸引更多人走出家門擁抱詩和遠方,從(cong) 而推動文旅行業(ye) 實現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19日 05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