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守護健康
日前,第四十九屆南丁格爾獎頒獎大會(hui) 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舉(ju) 行,我國7名護理工作者獲得南丁格爾獎章。
在臨(lin) 床一線,用愛心、細心、責任心為(wei) 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不計得失、奮勇而上……他們(men) 踐行為(wei) 患者服務的初心,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和南丁格爾精神。
守護健康,彰顯醫護責任擔當
“守護患者健康就是我的事業(ye)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護理部主任甘秀妮從(cong) 事護理工作40多年,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應急救治現場。2003年抗擊非典,她衝(chong) 在第一線;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是第一批國家抗震救災醫療隊隊員……
2020年初,一名新冠重症患者危在旦夕,需要進行ECMO(體(ti) 外膜肺氧合)治療,但偏遠山區沒有相應技術設備。甘秀妮當即率領護理團隊,帶上設備,在深夜的山路上奔波7個(ge) 多小時,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她說:“能夠幫助患者,自己才有價(jia) 值。”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副主任趙雪紅,在隨中國援利比裏亞(ya) 醫療隊工作期間,注意到一名患兒(er) 遲遲不肯入睡。“他一副害怕的樣子,我就問他為(wei) 什麽(me) 不睡覺。”趙雪紅說,當得知患兒(er) 是因為(wei) 恐懼埃博拉病毒不能入睡時,她主動留在病房陪伴患兒(er) 。
“海拔3000多米,地表溫度高達60攝氏度,連日長途奔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護理部主任蔣豔回憶起2020年赴非洲埃塞俄比亞(ya) 和吉布提幫助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情景,感慨萬(wan) 千。
為(wei) 了找到適宜的防護方案,減少當地醫護人員感染,她一遍遍地與(yu) 當地醫護人員交流氣溶膠防控技術,探討氧療過程中每一個(ge) 可改進的細節,同時,指導防護裝置發生意外脫落或者損壞時的應急處置方案。
造福患者,推動護理高質量發展
“我剛來的時候,隻有不到40台機器。現在這裏有100台血透機同時工作,每個(ge) 護士管理4到5台。”海軍(jun) 軍(jun) 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護師兼血透室護士長陳靜說。在血透室裏,護士要隨時關(guan) 注儀(yi) 器參數、患者表情,及時發現常見並發症。
為(wei) 了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陳靜成立了營養(yang) 、心理、貧血、通路等護理管理小組,並開展了24小時血液透析服務,其所在科室血透患者存活率一直處於(yu) 較高水平。她說:“護理工作是一份非常有價(jia) 值、可以造福患者的工作,我願意在這條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我常和年輕護士講,沒有突然發生的病情變化,隻有病情變化被突然發現。”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張穎惠要求,離患者再近一些,要讓患者得到專(zhuan) 業(ye) 護理,感知到溫暖和關(guan) 愛。
一次,一名8歲患兒(er) 因車禍導致多髒器嚴(yan) 重受損,經曆多次手術後進入ICU。查房中,張穎惠發現患兒(er) 腹股溝傷(shang) 口處突然大量出血,判斷可能是股動脈破裂,她一邊迅速加壓止血,一邊緊急聯係醫生對其進行手術,經過積極搶救,患兒(er) 終於(yu) 轉危為(wei) 安。
張穎惠還開展了山西省首例機械通氣患者三腔營養(yang) 管盲插技術,保障重症患者早期腸內(nei) 營養(yang) 支持;創新“床旁一小時”查房模式,帶領護理專(zhuan) 家組到病床旁對危重患者視、觸、查、聽,聯合製訂護理計劃,每日動態追蹤,極大提升了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
服務社會(hui) ,用行動傳(chuan) 遞無聲大愛
海南省第五人民醫院麻風病區護士長邢少雲(yun) 1995年畢業(ye) 後,被分配到麻風院區工作,一幹就是20多年。
“那時,院區沒有一條水泥公路,也沒有完好的醫療設施,我麵對的是256名麻風病患者。”邢少雲(yun) 說,“許多人曾問我為(wei) 什麽(me) 要選擇這條路,我說,因為(wei) 我有選擇,患者沒有選擇。隻要還有一個(ge) 病人在這兒(er) ,我就會(hui) 一直堅守。”
“我剛到醫院時,醫護人員給患者送藥品物資,沒有人敢用手直接接觸,都怕傳(chuan) 染。”邢少雲(yun) 回憶。通過請教專(zhuan) 家前輩、學習(xi) 深造,邢少雲(yun) 總結出“麻風病可防、可控、不可怕”的經驗,致力於(yu) 消除人們(men) 對麻風病人的歧視。
“好的技術和經驗,我們(men) 要推廣到更遠的地方去。”多年來,邢少雲(yun) 團隊深入基層開展麻風病防治、健康教育、殘疾護理及心理谘詢等業(ye) 務技術指導,提高了全省麻風病護理從(cong) 業(ye) 人員的服務能力,培養(yang) 輸送了一批專(zhuan) 業(ye) 型臨(lin) 床麻風病護理骨幹。
帶領團隊幫扶社區孤寡獨居老人,誌願服務達1萬(wan) 餘(yu) 人次;積極參加義(yi) 診活動,為(wei) 遠郊的老百姓提供就醫便利……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內(nei) 科原護士長劉小娟積極踐行紅十字精神。
剛做誌願服務時,劉小娟結對幫扶的是一名83歲的獨居老人,其患有高血壓,膝關(guan) 節活動不便。多年來,劉小娟每月都到老人家中看望,春節期間還在家做好餃子給老人送去。
從(cong) 醫院退休後,劉小娟擔任了中國南丁格爾誌願護理服務總隊秘書(shu) 長一職,她說:“我要用一生踐行參加工作之初的誓言,踏著南丁格爾的足跡,為(wei) 護理事業(ye) 奉獻終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