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技能報國之路越走越寬(感言)
原標題:讓技能報國之路越走越寬(感言)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9月16日,第二屆全國職業(ye) 技能大賽在天津開幕,來自全國36個(ge) 代表團的4045名能工巧匠“各顯神通”,砌築、焊接、花藝、瓷磚貼麵、水處理技術……技能報國之路越走越寬,“小技能”也能成就大業(ye) 績。
中國人自古重技術,無論是《夢溪筆談》裏記載的製墨、煉鋼、鑄劍的工藝,還是《農(nong) 政全書(shu) 》裏介紹的農(nong) 學理論和歐洲水利方法,抑或是《天工開物》裏製鹽、煉鐵、紡織等精巧技術,都展現出熠熠生輝的智慧光芒。
進入新時代,千千萬(wan) 萬(wan) 技能人才在自己的崗位上拚搏奉獻,用雙手夯實美好生活的根基,用紮實的技術技能實現著技能報國理想。
千工易尋,一技難求。沒有技工的參與(yu) ,再好的藍圖也無法變成施工圖,再好的技術也無法實際應用。隨著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推進,我國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愈發旺盛,想要培養(yang) 更多技能人才,首要的是激發年輕人學習(xi) 職業(ye) 技能的積極性。2022年8月,教育部發布《中國職業(ye) 教育發展白皮書(shu) 》,為(wei) 中國職業(ye) 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
技能報國,是多方力量的“奔赴”。從(cong) 傳(chuan) 統手工業(ye) 到先進製造業(ye) ,從(cong) 現代服務業(ye) 到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無數青年人正走上技能報國之路。這不僅(jin) 是職業(ye) 教育蓬勃發展的結果,也說明青年人職業(ye) 規劃的風向標正在悄然轉變——他們(men) 把生產(chan) 一線作為(wei) 打磨技術、苦練本領、成就夢想的廣闊天地。與(yu) 此同時,用人企業(ye) 也在不斷轉變觀念,越來越多的企業(ye) 開始重視職工終身職業(ye) 技能培訓,讓這些從(cong) 職業(ye) 技術院校走出來的年輕人不僅(jin) 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更有了職業(ye) 歸屬感和發展空間。
藍圖已經繪就,夢想就在前方。到2035年,我國將基本建成技能型社會(hui) ,希望看到更多青年技工的技能報國之路越走越寬,讓“小工匠”在“大時代”發光發彩,把“大有可為(wei) ”的殷切期盼轉化為(wei) “大有作為(wei) ”的生動實踐,培養(yang) 更多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服務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人民日報》( 2023年09月20日 第 14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