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健康身心 書寫開闊人生(金台隨筆)
努力做一個(ge) 心靈純潔、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努力做一個(ge) 有文化修養(yang) 、有人文關(guan) 懷、有責任擔當的人,才能舒展青春最美的模樣
提起“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很多人可能知道他的“禾下乘涼夢”,但不清楚他年輕時還有個(ge) “體(ti) 育報國夢”。袁隆平一輩子熱愛運動、堅持鍛煉。進入耄耋之年後,他依然擁有年輕的心態,自稱80後、90後。身心健康的袁隆平,在科研道路上不怕失敗、不斷攀登高峰,給青年人樹立了榜樣。
強健的體(ti) 魄、陽光的心態,是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要前提。對於(yu) 青年人來說,隻有把身心健康牢牢抓在手上,讓身心素質更好更強,才能在成長之路上經得住風雨、受得住磨礪、扛得住摔打,書(shu) 寫(xie) 更加開闊的人生。今天,物質生活的豐(feng) 富、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了諸多便利,也讓一些人養(yang) 成了不健康的生活習(xi) 慣。過度陷入“宅”生活、久坐不運動、長期沉迷虛擬世界等,都不利於(yu) 身心健康。此外,青年人也難免會(hui) 有“成長的煩惱”。麵對一時的挫折、壓力,如何調節身心,保持健康飽滿的狀態,對青年人的成長十分重要。
“完全人格,首在體(ti) 育。”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體(ti) 育處在重要的位置。我們(men) 常說,身體(ti) 是革命的本錢,健康是人生的財富。體(ti) 魄越強健,奮發向上的根基才越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養(yang) 成良好的生活習(xi) 慣,經常參加勞動和體(ti) 育鍛煉,在“野蠻其體(ti) 魄”中享受樂(le) 趣、增強體(ti) 質、健全人格、錘煉意誌,是新時代青年應有的生活狀態。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曾談到,正是當年在清華園養(yang) 成的良好鍛煉習(xi) 慣,才使得他在緊張的學術研究中能夠保持旺盛的精力。青年人既要靜下來多學習(xi) ,也要動起來勤鍛煉,既把學習(xi) 搞得好好的,又把身體(ti) 搞得棒棒的,才能為(wei) 人生積蓄遠航的動力。
“成長是螺旋式的上升!”今年夏天,奧運冠軍(jun) 丁寧的畢業(ye) 致辭火了。經曆過困難和失敗的砥礪、麵對未知挑戰的忐忑,她勇敢說出“人生本就不是一次或者暫時的勝負定成敗的”,自信達觀、積極向上的青春風采,感染了不少人。自信飛揚是青春。無論是敞開心扉去結交朋友,還是培養(yang) 興(xing) 趣愛好讓內(nei) 心充盈,抑或是在飽覽自然風光中開闊心胸,青年人要通過多種方式怡情養(yang) 性,涵養(yang) 麵對困難不消沉、麵對壓力愈堅韌的心境,形成健康、樂(le) 觀、向上的品格,讓對未來發展的信心鬥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成為(wei) 內(nei) 心的主旋律、向前奔跑的動力源。
青年人處於(yu) “拔節孕穗期”,要想身心健康、茁壯成長,還要加強道德修養(yang) ,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jia) 值觀塑形打底。從(cong) 現在做起、從(cong) 日常點滴做起,用真、善、美雕琢自己,用健康情趣、高尚情操陶冶自己,努力做一個(ge) 心靈純潔、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努力做一個(ge) 有文化修養(yang) 、有人文關(guan) 懷、有責任擔當的人,才能舒展青春最美的模樣。
“青年之文明,奮鬥之文明也,與(yu) 境遇奮鬥,與(yu) 時代奮鬥,與(yu) 經驗奮鬥。”百餘(yu) 年前,李大釗同誌寫(xie) 下的這段話,依舊發人深省。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肩負著國家的未來、時代的重擔。塑造健康的體(ti) 魄,淬煉昂揚的精神,積極投身時代發展的潮流、強國有我的實踐,新時代的大舞台上必將書(shu) 寫(xie) 更多青年人的精彩故事。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21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