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創新的種子競相萌發(深度觀察·財稅金融助力 做強創新引擎)
風險投資、種子基金積極布局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未來產(chan) 業(ye) ,“股貸債(zhai) 保”加強聯動破解科技企業(ye) 融資瓶頸……如今,金融產(chan) 品持續創新,財稅支持不斷加力,以往因規模小、輕資產(chan) 、難估值而麵臨(lin) 融資難題的初創科技企業(ye) ,獲得了更多幫助。日前,記者走進多家科技型企業(ye) ,感受創新熱情。
扶早、扶小、扶優(you) ,基金嗬護好項目成長
8月底,與(yu) 安徽科技館合作的“量子視界”項目順利交付,合肥瀚海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胡偉(wei) 長舒一口氣:“多虧(kui) 了種子基金的幫助,讓我們(men) 有底氣接下這個(ge) 項目。”
兩(liang) 年前,依據高校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的政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胡偉(wei) 成立了瀚海量子。這家科技型企業(ye) 成立初期,缺資金、少設備、沒場地的窘境,曾讓創始團隊一籌莫展。
去年5月,在合肥市科技成果轉化專(zhuan) 班成果項目路演中,胡偉(wei) 對公司技術的展示,成功吸引了合肥市科技成果轉化專(zhuan) 班二組組長黃敘新的注意。作為(wei) 合肥市種子基金運營管理方合肥市科創集團副總經理,黃敘新現場研判確認項目創新性和實用性後,與(yu) 瀚海量子公司科研團隊初步達成協議,投入種子基金200萬(wan) 元。
種子基金加持,不僅(jin) 幫胡偉(wei) 的企業(ye) 渡過難關(guan) ,還撬動了其他資本的加入。“企業(ye) 剛成立沒啥盈利,融資困難。拿到種子基金後,不僅(jin) 解決(jue) 當下資金難題,也讓我們(men) 後續融資容易了很多。”胡偉(wei) 告訴記者,目前他們(men) 正和合肥產(chan) 業(ye) 投促高新創業(ye) 投資基金合夥(huo) 企業(ye) 洽談,很快又能獲得300萬(wan) 元投資。
立足扶早、扶小、扶優(you) ,2022年,合肥設立總規模5億(yi) 元的種子基金,為(wei) “原始創新、源頭創新、集成創新”提供資金支持。“與(yu) 其他基金不同的是,種子基金投資項目處於(yu) 更早期階段,像‘播種’一般。”黃敘新說,運作過程按照整個(ge) 基金生命周期予以評定,允許基金出現最高不超過50%的虧(kui) 損。截至目前,合肥市種子基金已審議108個(ge) 項目,其中97個(ge) 項目通過了立項會(hui) ,審批投資金額超過1.6億(yi) 元。
今年以來,瞄準高端裝備製造、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與(yu) 大健康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合肥市種子基金已簽約放款項目29個(ge) ,合計5350萬(wan) 元,實現重點產(chan) 業(ye) 全覆蓋。如今,全市已構建起“政府引導母基金+種子/天使/科創基金+市場化基金”的“基金叢(cong) 林”,為(wei) 地方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
“處於(yu) 種子期、起步期的科創企業(ye) 發展潛力大,但也有商業(ye) 風險較高、信用水平較低等問題,往往難以從(cong) 傳(chuan) 統融資渠道獲得資金。作為(wei) 專(zhuan) 業(ye) 機構,天使投資、種子基金等投資對於(yu) 初創企業(ye) 意義(yi) 重大,能為(wei) 企業(ye) 開展研發、市場推廣活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還能通過業(ye) 務指導,規範企業(ye) 治理,提高項目成功率。”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說。
包攬第六屆(2023)中國醫療器械創新創業(ye) 大賽冠亞(ya) 軍(jun) 、獲批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zhuan) 項立項、入選青島市“碩果金”首批擬投項目……成立短短1年,青島健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就實現了快速發展。
2022年,馮(feng) 慶宇創立健新醫療,帶著想法和技術,他和團隊來到山東(dong) 青島高新區路演。“起初我們(men) 隻是想有個(ge) 平台推介一下產(chan) 品,沒想到受到高新區重視,獲得了持續的資金扶持。”馮(feng) 慶宇說。
近年來,青島市致力於(yu) 打造全球創投風投中心,出台《青島市新舊動能轉換引導基金管理辦法》和“青島創投風投十條”政策,以政府引導基金為(wei) 紐帶,優(you) 化政府引導基金政策體(ti) 係,通過完善政策激勵、搭建資本公共平台等一係列組合拳,激活創投風投機構投資青島項目的內(nei) 生動力。
“有了政府投資基金的投入,各類金融機構對我們(men) 的興(xing) 趣大大提高,融資順利多了,推動更多科研成果產(chan) 生。”馮(feng) 慶宇向記者介紹,他們(men) 不僅(jin) 獲得了政府投資基金3000萬(wan) 元,還獲得浦發銀行青島高新科技支行1000萬(wan) 元信貸支持,完成A輪融資數千萬(wan) 元,並獲得青島市“碩果金”500萬(wan) 元投資。
“目前,各地基金發展迅速,形成了專(zhuan) 業(ye) 化和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積極推進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推動優(you) 質企業(ye) 研發創新。”田利輝說。
據了解,財政部、科技部設立的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已累計設立36隻子基金,在項目層麵帶動社會(hui) 資本投資超過1000億(yi) 元,放大比例1∶18。已投企業(ye) 中,中小微企業(ye) 占比超過90%,已有36家企業(ye) 在科創板上市。
田利輝認為(wei) ,為(wei) 了更好地支持天使投資、種子基金、產(chan) 業(ye) 基金等發展,政府需要持續發揮好引導作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勵政策。同時,通過設立引導基金、提供稅收優(you) 惠、放寬投資限製等方式,鼓勵和引導更多社會(hui) 資本進入相關(guan) 領域,努力培養(yang) 專(zhuan) 業(ye) 人才、建立合作機製,共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升級。
“不看磚頭看專(zhuan) 利”,信貸產(chan) 品創新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不久前,山東(dong) 華檢檢測有限公司收到了一份國家專(zhuan) 利證書(shu) ,其研發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測設備”獲得認可,這是山東(dong) 華檢3個(ge) 月內(nei) 收到的第四份專(zhuan) 利證書(shu) 。
“公司發展得這麽(me) 好,多虧(kui) 了臨(lin) 沂高新區向我們(men) 伸出援手。”山東(dong) 華檢副總經理魏可鵬說,去年底,公司引進了一批科研人才,圍繞相關(guan) 技術進行集中攻關(guan) ,需要采購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yi) 、液相色譜儀(yi) 等設備。
“設備采購款近400萬(wan) 元,對我們(men) 這種初創企業(ye) 來說是筆不小的費用。”魏可鵬坦言,“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沒啥重資產(chan) 能抵押,不符合傳(chuan) 統貸款條件。”
企業(ye) 發展陷入瓶頸之際,臨(lin) 沂高新區科技創新辦公室工作人員上門調研,帶來了好消息。
工作人員介紹,臨(lin) 沂高新區實施“科創金融環境”優(you) 化提升行動,出台了企業(ye) 創新積分製,根據企業(ye) 創新發展指標進行打分,並以企業(ye) 創新積分作為(wei) 參考,分類別、分層次精準施策,為(wei) 科技型中小企業(ye) 開展信用評價(jia) 和授信增信,目前已與(yu) 多家金融機構建立了合作機製,加快開發“創新積分貸”專(zhuan) 項科技金融產(chan) 品。臨(lin) 沂高新區還建立了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融資風險補償(chang) 、貸款貼息和擔保補貼等服務機製,搭建政銀企合作平台。
聽了政策,魏可鵬連連稱讚。最終經過評估,山東(dong) 華檢的創新積分分值很高,成功從(cong) 建設銀行臨(lin) 沂高新支行爭(zheng) 取到500萬(wan) 元成果轉化貸款。
“近三年來,臨(lin) 沂高新區綜合利用科技股權投資、科技成果轉化貸款、知識產(chan) 權質押融資、科技型中小企業(ye) 信用貸等多種方式,累計幫助區內(nei) 20餘(yu) 家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獲得各類融資貸款超過3億(yi) 元。”臨(lin) 沂高新區科技創新辦公室主任胡德禮介紹。
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個(ge) 國家高新區以及30多個(ge) 省級高新區全麵推廣企業(ye) 創新積分製,超過10萬(wan) 家企業(ye) 被納入積分評估。2022年積分企業(ye) 獲得近1200億(yi) 元授信。
“不看磚頭看專(zhuan) 利”,錨定企業(ye) 科技特質進行製度創新,激活了科技金融的一池春水。
在安徽合肥,為(wei) 緩解中小科創企業(ye) 融資難題,高新區會(hui) 同工商銀行、徽商銀行等4家試點銀行開展“貸投批量聯動”業(ye) 務,批量推薦國有參控股基金已投和擬投的科技企業(ye) 。試點以來,累計推薦企業(ye) 456家,授信總額7.3億(yi) 元,放款總額5.73億(yi) 元。合肥高新區財政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如今,依托“區域經濟大腦”平台,當地為(wei) 入區企業(ye) 精準畫像,開發合創券、市場匯、金融超市、政策通等一係列應用工具,積極為(wei) 企業(ye) 提供更多便利。
在浙江,中信銀行推出線上化申請、審批且無需抵押的1000萬(wan) 元以內(nei) 授信產(chan) 品“科創e貸”;對科創屬性強、資本運作及有上市預期的企業(ye) ,采用積分卡審批模型,給予最高3000萬(wan) 元信用類貸款;對科創企業(ye) 管理團隊中的核心人才,推出以人才為(wei) 主、經營與(yu) 財務判斷為(wei) 輔的“人才貸”產(chan) 品,金額最高可達3000萬(wan) 元。
在上海,興(xing) 業(ye) 銀行立足產(chan) 業(ye) 園區完善金融服務體(ti) 係,充分發揮“商行+投行”優(you) 勢,為(wei) 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上的科創小企業(ye) 提供資金支持。截至2022年末,興(xing) 業(ye) 銀行上海分行園區客戶合計26906戶,較年初增長4450戶,增量占比61%。
田利輝認為(wei) ,支持初創企業(ye) 創新發展,需要不斷創新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今後應繼續完善科技金融、供應鏈金融、融資擔保、貸款保險等不同類型的產(chan) 品和服務,滿足不同類型企業(ye) 的需求,為(wei) 初創企業(ye) 提供更加豐(feng) 富的融資渠道。
財稅支持、配套服務到位,為(wei) 創新創業(ye) 減負
簡化注冊(ce) 手續、提供優(you) 惠租金、延長合同期限,給予創業(ye) 補貼、科技創新補貼、人才引進補貼,推出係列稅收優(you) 惠政策……各項舉(ju) 措發力,減輕初創企業(ye) 負擔,支持創新創業(ye) 發展。
支持人才引進、技術攻關(guan) ,各類補貼多管齊下。
在合肥卓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勇智看來,公司能夠迅速成長,與(yu) 財政資金支持密不可分。
“公司成立初期,裝修廠房、購置設備、招引人才,到處都得花錢。那陣子原材料采購壓力很大,資金周轉特別困難。好在作為(wei)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能享受到財政補貼支持。市裏給了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研發費用補貼13萬(wan) 元,又到賬40萬(wan) 元高新技術企業(ye) 補貼,這兩(liang) 筆資金幫了我們(men) 大忙。”勇智說。
區裏提供的人才公寓,也解決(jue) 了公司研發總監魏安琨的住房問題。他畢業(ye) 後留在合肥,搬進人才公寓,每月租金僅(jin) 500元。
為(wei) 切實滿足初創企業(ye) 發展需求,合肥高新區專(zhuan) 門印發《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若幹政策舉(ju) 措》,在支持高能級創新平台建設、支持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麵出台16條具體(ti) 支持政策。
稅收優(you) 惠支持,鼓勵創業(ye) 平台、創投企業(ye) 發展。
“我們(men) 公司主要提供科技企業(ye) 孵化服務,截至今年8月,我們(men) 享受到包括增值稅、房產(chan) 稅、土地使用稅在內(nei) 的稅收優(you) 惠減免75萬(wan) 多元。”銀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建設運營的科技園擁有國家級科技企業(ye) 孵化器、市級眾(zhong) 創空間、區級科技企業(ye) 加速器,公司財務總監蔣餘(yu) 豔說,“孵化器運營維護成本較高,稅費優(you) 惠政策及時落地減輕了企業(ye) 運營壓力,支持我們(men) 更好地為(wei) 創新企業(ye) 提供服務。目前,公司已累計投融10餘(yu) 家初創企業(ye) ,在孵中小型企業(ye) 85家。”
近期,財稅部門發布公告,繼續實施科技企業(ye) 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眾(zhong) 創空間有關(guan) 稅收政策。對國家級、省級科技企業(ye) 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國家備案眾(zhong) 創空間自用以及無償(chang) 或通過出租等方式提供給在孵對象使用的房產(chan) 、土地,免征房產(chan) 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其向在孵對象提供孵化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
“積極建立孵化器和加速器平台,可以為(wei) 初創企業(ye) 提供辦公場所、資金支持、法律谘詢、人才引進等多種服務,形成專(zhuan) 業(ye) 化的環境,幫助初創企業(ye) 更好地發展壯大。”田利輝認為(wei) ,支持初創企業(ye) 創新發展的金融體(ti) 係應該是多元化、多層次的,要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等多種投資機構,同時也需要政府、金融機構等各方深化合作,為(wei) 初創企業(ye) 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幫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