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內蒙古:北疆文化助推文旅市場“火”起來

發布時間:2023-10-13 15:23:00來源: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金桂飄香,北疆大地秋色宜人。

  中秋國慶“黃金周”,內(nei) 蒙古假日經濟成績單亮眼:共接待國內(nei) 遊客人數2306.01萬(wan) 人次,實現國內(nei) 旅遊收入158.48億(yi) 元,均為(wei) 曆史最高;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共發送旅客132萬(wan) 人次,日均16.5萬(wan) 人次,較2019年同比日均增長18.7%。

  數據是信號,假日消費是觀察經濟發展的重要窗口。從(cong) 觀賞美景、體(ti) 驗風情到沉浸式深度遊,內(nei) 蒙古各地圍繞“弘揚北疆文化 賡續中華文脈”推出多項特色鮮明的文化和旅遊活動。北疆文化正在助推內(nei) 蒙古文旅市場“火”起來。

  豐(feng) 富文旅產(chan) 品,優(you) 化供給質量

  “第一次看實景演藝,真的很精彩!”

  9月29日,沉浸式行走街景舞劇《昭君和親(qin) 》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塞上老街文化旅遊休閑街區上演。全劇通過在街景中遊走的表演方式,呈現了一段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佳話。

  演出現場人山人海,精彩的表演贏得在場觀眾(zhong) 陣陣喝彩。《昭君和親(qin) 》舞劇總導演鍾權麟表示:“《昭君和親(qin) 》舞劇已經在昭君博物院駐場演出了600多場,沉浸式歌舞劇《昭君和親(qin) 》是我們(men) 在舞劇基礎上進行的再創作。短時間內(nei) 接到這麽(me) 大的任務,我們(men) 創作和舞蹈人員好幾個(ge) 晚上都是通宵排練,但是這種形式比較新穎,演員們(men) 參與(yu) 的熱情度很高。”

  無獨有偶,幾十裏外的敕勒川草原,一場由烏(wu) 蘭(lan) 牧騎帶來的環境歌舞演藝正在上演。悠揚的馬頭琴、動人的歌聲、熱情的舞蹈在藍天白雲(yun) 下交織演繹,遊客紛紛舉(ju) 起手機記錄。“歡騰的敕勒川草原”環境歌舞演藝在敕勒川草原實地布置獨具特色的生活化場景,通過馬頭琴、長調、呼麥、民族歌舞等文藝表演形式,串聯故事線,營造敕勒川草原歡騰熱鬧的節日氛圍。

  內(nei) 蒙古東(dong) 部的童話小鎮阿爾山市,按照“景在城中建,人在景中遊,景城融合,主客共享”的思路,實施了一大批重點項目,穩步推進由觀光旅遊向休閑度假遊的轉變。聖泉廣場手足湯、五裏泉裸湯、那倫(lun) 酒店及鹿角灣營地戶外泡池,讓遊客深度體(ti) 驗溫泉康養(yang) 和溫泉文化;氧心森林浴道、森林雪野、森林牧場等森林類文旅項目,讓遊客沉浸在森林康養(yang) 的同時,感受健康“森呼吸”;水韻阿爾山、阿爾山青坊·精釀啤酒節、“阿爾鹿”文創店、夜遊觀光小火車等夜間項目,滿足了遊客多樣化的旅遊需求,帶來了沉浸式的文旅體(ti) 驗......

  內(nei) 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精心打造“遇見醉美金秋胡楊”“遇見醉美英雄薈萃”“遇見醉美激情沙漠”三大主題活動。為(wei) 提升文旅“含金量”,阿拉善右旗“越野e族”英雄會(hui) 精心設置了駝產(chan) 業(ye) 展區、特色文創產(chan) 品區和特色商品美食廣場等場所,不僅(jin) 增強了遊客旅遊獲得感,也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提供了增收的機會(hui) 。

  “北疆文化”唱響假日。內(nei) 蒙古各地以高質量供給滿足消費升級需求,新的消費業(ye) 態不斷湧現,消費空間不斷延展,遊客的消費勢能在優(you) 化供給質量中被不斷激發。

  政策集中發力,激發市場活力

  攜程大數據顯示,這個(ge) 假期,目的地為(wei) 內(nei) 蒙古的“超級假期”整體(ti) 旅遊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315%,跨省訂單占比超五成,跨省遊訂單量同比增長282%。

  回到節前,內(nei) 蒙古文旅廳製定“秋季旅遊專(zhuan) 列、包機和招徠區內(nei) 外遊客”獎補政策,提前發布秋季旅遊活動150餘(yu) 項,指導各盟市推出文旅促消費政策措施,極大地激發了區內(nei) 外遊客消費熱情。

  以阿拉善盟為(wei) 例,當地依托資源優(you) 勢舉(ju) 辦第二十四屆額濟納金秋胡楊生態文化旅遊節、2023年阿拉善英雄會(hui) 、第十九屆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遊節,帶動阿拉善旅遊人次和收入大幅增長,分別是2022年同期的34.58倍和46.09倍。

  10月金秋是胡楊林最美的季節。K7911/2次列車是日常往返於(yu) 呼和浩特與(yu) 阿拉善盟額濟納之間的唯一旅客列車。列車乘務員王衛東(dong) 說:“這趟列車國慶期間客流量比較集中,今年‘雙節’期間往返共計運送旅客超16000人。這趟列車全程1067公裏,運行時間近15小時,所以我們(men) 得加強巡視,做到對車廂設備設施、重點旅客了如指掌。”

  為(wei) 方便旅客節日出行,鐵路部門在本次假期根據客流情況開行呼和浩特至額濟納、通遼、西安等中長途臨(lin) 時旅客列車44趟;同時加密進京高鐵和動車組列車開行密度,適時開行高峰線進京高鐵和動車組列車;針對城際間探親(qin) 和短途遊客流集中出行的情況,在假期客流高峰日增加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烏(wu) 蘭(lan) 察布、臨(lin) 河和烏(wu) 海等地間的高峰線動車組列車、城際列車和普速列車。

  此外各盟市各部門聯動協作,打造更舒心更放心的消費市場。赤峰市成立節日市場秩序維護工作專(zhuan) 班,對熱點、重點景區采取“駐守式”執法檢查;呼倫(lun) 貝爾市加快紮賚諾爾區猛獁旅遊區等景區建設,完善提升接待服務設施,加強額爾古納濕地景區等地安全生產(chan) ,為(wei) 遊客安全遊覽保駕護航;包頭市各級文化市場行政執法部門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對假日文旅市場進行拉網式檢查......

  日前,內(nei) 蒙古文旅廳就“以兩(liang) 件大事為(wei) 抓手,加快推進內(nei) 蒙古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進行了主題發布。會(hui) 上,文旅廳有關(guan) 領導表示,內(nei) 蒙古將持續深化文旅領域“放管服”改革,通過提升政務服務效能,規範文旅市場秩序,重拳打擊違法違規行為(wei) 等舉(ju) 措進一步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優(you) 化市場環境,切實保障遊客權益。

  “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

  “這裏的景色太美了,空氣好清新!”

  國慶假期,從(cong) 北京來到內(nei) 蒙古大興(xing) 安嶺的遊客陳先生被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的美景震撼。入目是斑斕的色彩,行走林間,天然氧吧空氣清新。“這個(ge) 節日過得太有意義(yi) 了,乘坐森林觀光小火車穿越林海、欣賞大自然的美景的同時還見證了人與(yu) 自然的和諧共生,明年我一定會(hui) 再來參加這裏的活動。”

  在興(xing) 安盟五角楓生態旅遊景區內(nei) ,綠葉染紅,層林盡染。與(yu) 往年不同的是,景區內(nei) 不僅(jin) 可以賞楓,還在遊客體(ti) 驗、功能設計、設施完善上有了新變化。楓趣童年草原親(qin) 子主題樂(le) 園內(nei) 的各種遊戲項目讓小朋友暢玩假期;楓林餐廳內(nei) 可以品茶賞楓,還能購買(mai) 到各式各樣的文創產(chan) 品;在聽風劇場內(nei) ,烏(wu) 蘭(lan) 牧騎演員用悠揚的長調及馬頭琴演奏,讓遊客沉醉在音樂(le) 的世界。

  來自遼寧的遊客楊先生說:“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烏(wu) 蘭(lan) 牧騎表演,非常震撼,讓人眼前一亮,這裏不僅(jin) 景色迷人,特色的文化,更是給我們(men) 這些外地遊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雙節”期間,各項賽事活動在阿拉善盟騰格裏沙漠腹地的夢想沙漠公園開賽,美食、煙花、音樂(le) 共同奏響沙漠深處的交響樂(le) 。在“阿諾達”杯全國U2沙漠爭(zheng) 霸賽上,來自全國各地的240位參賽車手在漠海乘風破浪,挑戰自我。烏(wu) 海參賽車手王洪文表示:“來阿拉善英雄會(hui) 參加U2的沙漠挑戰賽非常好,既能比賽又可旅遊。”來自甘肅的遊客肖敏說:“特別有意思,這幾天帶著家人在這裏紮營,可以看比賽,體(ti) 驗感很不錯。”

  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內(nei) 蒙古國內(nei) 旅遊收入按可比口徑是去年同期的7.23倍、2019年的1.18倍,為(wei) 曆史最高。“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壯美的風光、厚重的文化、優(you) 質的服務讓各地遊客選擇來到內(nei) 蒙古填充假期”購物車”。國慶節後,內(nei) 蒙古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文旅廳聯合推出涵蓋元上都遺址、阿爾山口岸、響沙灣旅遊區等點位在內(nei) 的10條紅色研學旅遊精品線路,提升紅色旅遊發展水平。更多優(you) 質文旅產(chan) 品還在路上。

  內(nei) 蒙古文旅廳有關(guan) 領導在2023年內(nei) 蒙古自治區旅遊發展大會(hui) 上表示,內(nei) 蒙古將繼續聚焦年內(nei) 實現接待國內(nei) 遊客2億(yi) 人次目標,提前謀劃秋冬季旅遊,充分發揮獎勵政策激勵作用,做好引客、引流工作,重點打造冰雪文化體(ti) 驗、節慶活動體(ti) 驗、冰雪賽事體(ti) 驗、冰雪展會(hui) 和演藝體(ti) 驗、冰雪溫泉體(ti) 驗5類冰雪旅遊產(chan) 品,持續激發冬季旅遊市場活力。提標提速抓項目,動真碰硬推改革,雷厲風行促落實,在全區掀起新一輪文旅發展的熱潮。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