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丨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聚力打造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開放樞紐
《人民日報》 2023年10月14日 第 05 版版麵截圖
“早上10點,鉀肥專(zhuan) 列可以送車,60個(ge) 集裝箱卸貨。”黃海之濱,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合作基地,生產(chan) 操作部經理陳軍(jun) 正與(yu) 連雲(yun) 港港口集團鐵運公司火車調度確認信息。
與(yu) 此同時,在4000餘(yu) 公裏之外,“霍爾果斯—東(dong) 大門”無水港的調度員馬克沙特正與(yu) 哈薩克斯坦阿騰科裏火車站確認接車信息。
2014年5月,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合作基地啟用。這個(ge) 中哈雙方合作建設的物流基地,極大推動了中歐班列過境換裝的作業(ye) 速度,亞(ya) 歐跨境運輸樞紐聯動效應不斷顯現。“今年1至8月,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合作基地完成貨物進出庫量293萬(wan) 噸,集裝箱進出場量16.3萬(wan) 標箱。‘霍爾果斯—東(dong) 大門’無水港累計換裝量20.9萬(wan) 標箱,同比增長10.87%。”連雲(yun) 港中哈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左學梅介紹。
如今,哈薩克斯坦過境中國進口的日用消費品,以及出口的礦產(chan) 品、糧食等商品,逾八成在連雲(yun) 港集散分撥。
在連雲(yun) 港港集裝箱碼頭,從(cong) 遠洋貨輪上卸下的電子產(chan) 品經“海鐵聯運”,坐上了開往哈薩克斯坦的火車。“從(cong) 船上卸下到裝上火車,15分鍾之內(nei) 就可完成。”左學梅說。
國際班列“船車直取”零等待模式,使中轉作業(ye) 時間節約75%,企業(ye) 轉運、倉(cang) 儲(chu) 、裝卸等費用節約60%;中歐班列“保稅+出口”貨物混拚,有效解決(jue) 湊整發運的等待時間……基地流暢運轉的背後,凝聚著多項創新舉(ju) 措。
近年來,連雲(yun) 港中歐班列逐漸形成了小麥、棉紗、鐵合金、鉀肥等特色貨源專(zhuan) 列運輸,累計開行5419列。“港口已實現國際班列‘重去重回’,滿載率、重箱率基本達到100%。”左學梅介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