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服務幫老年人走出“數字困境”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8億(yi) 人,占總人口19.8%,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數字化時代,老年人能否跟上時代步伐,享受智能化、數字化帶來的便利,共享經濟社會(hui) 發展成果,成為(wei) 不容忽視的問題。
通過加強智能技術培訓、在老年人使用率較高的生活場景逐步推進“適老化改造”,推廣無障礙社會(hui) 服務,有關(guan) 部門和社會(hui) 各界正在合力探索,幫助老年人走出“數字困境”、擁抱美好生活。
智能機培訓
解決(jue) 老年人“不會(hui) 用”“不敢用”問題
10月10日,太湖縣江塘鄉(xiang) 大塘村的智能手機培訓班開課,15位老人齊聚一堂。這次培訓課程是江塘鄉(xiang) 社工站駐村社工開展的農(nong) 村留守老人關(guan) 愛服務項目之一,擬在7月份到10月份開展兩(liang) 期培訓班,每期4節課,本次課程的主題是“短視頻的使用方法”。
73歲的大塘村村民朱友良是這期培訓班的學員之一,“以前孩子們(men) 把不用的智能手機給我,我不會(hui) 用,放在家裏幾年。自從(cong) 上了培訓班,我自己花一千塊錢買(mai) 了一個(ge) 新手機,現在還學會(hui) 了用支付寶買(mai) 東(dong) 西,很方便。”朱友良告訴記者,現在村裏和他一樣的“時髦老人”紛紛學會(hui) 在抖音上刷各種有趣的短視頻。
傳(chuan) 統觀念認為(wei) ,老年人因為(wei) 年紀漸長,記憶力、學習(xi) 力逐漸變差,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降低,對智能手機的學習(xi) 應用能力天然較差。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老年人對智能手機的熟練使用能力因人而異,受到階層、職業(ye) 、學曆等多方麵因素影響。
“我所在的大塘村,多數老年人都用上了智能手機,方便和子女進行視頻通話,也有部分老年人仍在使用老人機,隻能簡單地接打電話。”大塘村社工章敏告訴記者,他們(men) 中的多數會(hui) 使用打視頻電話等基礎功能,複雜一些的功能,則需要別人教。
今年72歲的合肥市民湯軍(jun) 則能熟練使用智能手機,“我用智能手機十多年了,聊天軟件、辦公軟件、手機支付、打車、地圖,基本上都會(hui) 。”湯軍(jun) 說。在合肥市蜀山區老年大學的秋季課表上,開設了手機攝影課程,“我們(men) 多數學員使用智能手機不存在什麽(me) 問題,他們(men) 對手機的一些高級功能比較感興(xing) 趣,我們(men) 據此開設了手機攝影課。”蜀山區老年大學辦公室副主任汪家玲告訴記者。
雖然存在差異,然而不管在農(nong) 村還是城市社區,依然有很大一部分老人,因為(wei) 無法熟練使用智能手機,在參與(yu) 現代生活的諸多場景上麵臨(lin) 困難。在合肥市瑤海區和平路街道當塗路社區,一些老年人還在堅持去營業(ye) 廳交水電燃氣費用。“我們(men) 在智能手機培訓班上教他們(men) 如何在手機上交水電燃氣費用,老人們(men) 都表示很實用。”當塗路社區社工羅婷說,他們(men) 剛在上月結束了四期智能手機培訓班課程,30名老人全程參與(yu) 了培訓。
為(wei) 消除老年人麵臨(lin) 的“數字鴻溝”,安徽省老齡工作委員會(hui) 辦公室從(cong) 2021年起即常態化開展“智慧助老”進社區活動,通過開展老年人智能機操作和智能場景體(ti) 驗等培訓,幫助老年人解決(jue) “不會(hui) 用、不敢用”智能手機等問題。據悉,截至今年6月,我省開展“智慧助老”進社區活動近6.5萬(wan) 場次,覆蓋所有區縣,社區覆蓋率達到91.83%。
如何提高老年人智能手機培訓效率?章敏認為(wei) ,一方麵要讓老年人對智能手機感興(xing) 趣,這樣他們(men) 才願意勤學勤練。另一方麵,老年人之間的互幫互助很重要,“在反複教學上,有時候老夥(huo) 伴們(men) 會(hui) 比家裏的年輕一代更有耐心。”章敏說。
智慧出行
老年人也能方便快捷打車
手機上點一點就能打車的時代,對於(yu) 年輕群體(ti) 來說,意味著方便快捷,而對於(yu) 部分仍然沿用傳(chuan) 統方式打車的老年人來說,則意味著越來越不好打車。
“國家對我們(men) 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有很大的優(you) 惠,除非真有急事,一般情況下,我們(men) 都會(hui) 乘坐公共交通。”78歲的合肥市民楊慶芝告訴記者,如果真要打車,除了路邊攔車,就是讓兒(er) 女幫忙叫車,自己去樓下等車,有時候司機和老人之間想要互相找到,並不容易。
為(wei) 了緩解老年人打車難問題,合肥和瑞出租車有限公司今年8月在合肥市6個(ge) 小區推廣了助老打車智能樁服務。隻要在小區門口的智能樁前麵一站,點擊“我要打車”,進行人臉識別後,點擊“一鍵確認”,附近的出租車就會(hui) 接單,並以最快時間趕來。
“我們(men) 在推廣的第一個(ge) 月有近200人次的使用量,獲得老年人的廣泛好評,下一步打算在合肥市再推廣50個(ge) 助老打車智能樁。”合肥和瑞出租車有限公司巡遊運營中心總監丁飛介紹,希望幫助解決(jue) 老年人出行痛點難點,履行企業(ye) 的社會(hui) 責任。
智能化時代如何方便老年人打車?近年來,交通運輸部門加大了“95128”免費約車熱線的推廣力度。老年人通過撥打電話,告知起點和終點,電話接線員即會(hui) 幫助派單。合肥市出租車司機井玉國告訴記者,本月大概接了5單電話派車服務,其中有4個(ge) 是老年人。記者從(cong) 安徽省運管中心了解到,目前“95128”電話叫車服務已在我省16個(ge) 地市實現全覆蓋。
為(wei) 方便老年群體(ti) 打車,一些打車軟件也紛紛進行“適老化改造”,在App內(nei) 推出“助老打車”模塊,簡化程序,無需輸入終點,實現“一鍵叫車”。模塊內(nei) 大字體(ti) 、大按鍵,方便老年人使用。記者在早高峰時段體(ti) 驗“一鍵叫車”,在短短30秒內(nei) 即有司機接單。
智慧就醫
無障礙服務讓老年人看病“提速”
如今,去醫院看病,除治療環節外,掛號、繳費、預約檢查、查看檢查結果等都能在手機上完成,極大提高了患者看病的效率。然而,一些老年人來到醫院,看到琳琅滿目的機器、屏幕、刷卡機,往往不知所措。
10月16日下午,在中國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區門診部大廳,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年女性站在機器麵前猶豫,一旁的導醫問清緣由後幫助老人在機器上操作,成功打印了老人的檢查報告。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一些就診人數較多的大型醫院通過建立誌願者團隊、導醫、開辟綠色通道等無障礙社會(hui) 服務方式,改善老年人就醫體(ti) 驗。
“掛號方麵,我們(men) 保留了114電話預約方式,方便老年人群選擇。另外,家屬綁定老年人身份證後可幫助老人代為(wei) 掛號,我們(men) 在醫院也安排了專(zhuan) 門的誌願者團隊,可以現場幫助老年人掛號。”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部副主任汪安勇以掛號為(wei) 例,向記者介紹了老年人的多樣選擇。
為(wei) 優(you) 化老年人就醫體(ti) 驗,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還設立了敬老一站式服務台,為(wei) 老年人提供無障礙誌願服務。“我們(men) 在掛號結算窗口、抽血、取藥窗口開通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綠色通道,提供掛號、采血、取藥等優(you) 先便利服務。”汪安勇說,係統在識別到有70歲以上老年人刷卡報到後,還會(hui) 自動提前5個(ge) 號,減少老人的等待時間。
目前,各大醫院在方便老年人看病就醫方麵,仍以加強服務為(wei) 主。在智能設備的軟硬件改造方麵,嚐試不多。“下一步,我們(men) 考慮在醫院看病掛號軟件改版時推進‘適老化改造’,設置‘適老版’,進一步方便老年群體(ti) 在手機上操作,為(wei) 老年人提供更多更豐(feng) 富的選擇。”汪安勇說。(記者 劉良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