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10月22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六次會(hui) 議舉(ju) 行聯組會(hui) 議,就國務院關(guan) 於(yu) 打擊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犯罪工作情況、最高人民法院關(guan) 於(yu) 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最高人民檢察院關(guan) 於(yu) 人民檢察院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檢察工作情況的報告開展專(zhuan) 題詢問。
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首次圍繞同一主題,對“一府兩(liang) 院”三個(ge) 報告開展專(zhuan) 題詢問。國務院及其有關(guan) 部門、最高法、最高檢負責同誌到會(hui) 回答詢問,聽取意見。
專(zhuan) 題詢問現場氣氛熱烈,提問抓住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執法司法工作的關(guan) 鍵問題,開門見山表達人民群眾(zhong) 的關(guan) 切;回答直麵問題談現狀、講打算,認真作答、坦誠交流。提問、回答、補充……問得好、答得實,凝聚起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強烈共識和強大力量。
增強生態環境保護執法的係統性、協調性
“公安機關(guan) 將采取哪些措施更加有效地打擊和防範環境資源犯罪?”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吳傑明第一個(ge) 提問。
“當前,環境資源領域犯罪依然多樣多發,危害嚴(yan) 重。”直麵問題,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王小洪表示,公安機關(guan) 將從(cong) 依法嚴(yan) 打、源頭治理、改革攻堅三方麵著手,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推進新征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依法嚴(yan) 厲打擊環境汙染、破壞耕地、非法采礦、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等突出犯罪,解決(jue) 好群眾(zhong) 身邊的環境資源問題。在執法過程中把握好法理情相統一,堅定不移走改革強警之路,提升打擊防範環境資源犯罪的能力和水平,守護好綠水青山。
王小洪表示,公安機關(guan) 將始終堅持用最嚴(yan) 格製度最嚴(yan) 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努力在重點攻堅上取得新突破、在風險防控上展現新作為(wei) 、在能力建設上有新的提升。
破壞環境資源犯罪跨區域、跨流域特征非常明顯,加強聯動執法十分必要。“如何堅持係統觀念,進一步推動部門聯動、區域協同、政策協調,加大執法司法力度,促進關(guan) 鍵區域和流域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內(nei) 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吳豔剛關(guan) 注到這方麵的問題。
公安部副部長徐大彤表示,將緊緊圍繞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美麗(li) 中國建設重點任務,組織特定區域、重點流域進一步健全警務協作機製,為(wei) 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對重大區域性、流域性案件,采取指定管轄、聯合督辦、提級偵(zhen) 辦等方式。進一步統一執法標準尺度,加強與(yu) 行政部門和檢法機關(guan) 溝通協調,切實維護法律的嚴(yan) 肅性、權威性,增強生態環境保護執法的係統性、協調性。
環境資源執法和司法工作對檢驗鑒定的依賴程度比較高,不少地方反映,現有的鑒定機構、鑒定項目等資源不能滿足實際需求,而且鑒定成本高、費用貴、周期長,影響案件辦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張軒對有關(guan) 部門破解這些難題的打算和安排進行提問。
司法部部長賀榮表示,司法部將務實推進相關(guan) 立法工作,進一步與(yu) 生態環境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科技部、自然資源部、水利部等有關(guan) 部門溝通協作,發展壯大優(you) 質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細化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程序指導方麵要求,協調國家標準委等有關(guan) 部門完善環境損害司法鑒定體(ti) 係,統一製定、發布和解釋鑒定標準,加強監督管理和鑒定人能力建設。
在司法實踐中把握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guan) 係
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guan) 係處理得好不好,影響著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效。在專(zhuan) 題詢問中,這個(ge) 話題備受關(guan) 注。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高友東(dong) 聚焦這一問題提問:“人民法院在司法實踐中應如何把握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guan) 係?在以司法保障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方麵,最高人民法院有哪些思路和舉(ju) 措?”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軍(jun) 從(cong) 浙江上虞法院審理的一起公司環境汙染案說起。這起案件案情不複雜,但啟示很深刻:把發展和保護融為(wei) 一體(ti) ,實現“辦理一個(ge) 案件、挽救一個(ge) 企業(ye) 、帶動一個(ge) 行業(ye) ”的良好效果,有效保護環境,同時促進企業(ye) 的發展。
“人民法院將堅持能動司法、綠色發展、係統保護、最嚴(yan) 法治、協同治理的理念,把‘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理念落實到具體(ti) 審判工作中,把預防為(wei) 主的原則落到實處,把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辯證統一的裁判理念落到每一個(ge) 案件的具體(ti) 裁判中。”張軍(jun) 表示。
近年來,檢察公益訴訟製度的發展,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司法製度以及我國訴訟製度的優(you) 勢。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呂忠梅提出:“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的法律監督工作中,人民檢察院現在麵臨(lin) 的最突出的問題和困難是什麽(me) ?最高人民檢察院打算如何綜合發揮‘四大檢察’(刑事檢察、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和公益訴訟檢察)的職能優(you) 勢,進一步做好法律監督工作?”
“從(cong) 檢察工作自身來看,在工作理念、能力、力量和機製等方麵存在不適應、跟不上的問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應勇坦言,一些檢察人員對生態環境治理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存在著不敢監督、不會(hui) 監督、不善監督和就案辦案、機械辦案的問題,未能更好地通過履職辦案去推動相關(guan) 行業(ye) 、領域、區域開展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工作。
如何發揮“四大檢察”優(you) 勢?應勇用“依法一體(ti) 履職”“依法綜合履職”“依法能動履職”3個(ge) 關(guan) 鍵詞作答並表示,將更好地立足檢察履職,通過個(ge) 案辦理、類案整治來發現環境資源保護普遍性問題,進而通過高質量的檢察建議,製發指導性案例和典型案例等,促進一類案件甚至一個(ge) 領域、一個(ge) 行業(ye) 、一個(ge) 區域共性問題的解決(jue) ,從(cong) 源頭上減少同類案件的反複發生。
結合相關(guan) 提問,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雪樵介紹了目前檢察公益訴訟製度一些比較成熟的工作機製,包括四級檢察機關(guan) 一體(ti) 化履職辦案、建立生態環境領域行政公益訴訟異地管轄製度、建立“行政+檢察”的動態協作機製。
建立更加緊密的行刑銜接機製
行刑銜接是促進環境資源領域依法行政和嚴(yan) 格司法的重要製度。不少地方反映,實踐中存在銜接不順暢、合力不強等問題。
“加強和改進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行刑銜接工作要重點解決(jue) 哪些問題?還有哪些製度性安排?”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鮮鐵可提出問題後,相關(guan) 部門負責同誌分別進行了回答。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將行刑銜接方麵的堵點、難點進行歸納:移交難、取證難、定性難。黃潤秋表示,將進一步完善與(yu) 公安部門的銜接機製,加大基層部門移交案件的規範性、標準性、可操作性,建立更加緊密的行刑銜接機製,強化與(yu) 公安機關(guan) 的協同作戰能力。對於(yu) 一些重點領域、疑難案件,一起召開聯席會(hui) 、座談會(hui) 分析案情,杜絕以罰代刑,放大震懾效應。同時,加大聯合培訓力度。
“自然資源部將與(yu) 公安部積極配合落細落實行刑銜接機製各項內(nei) 容,同頻共振,同向發力。”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分析了行刑銜接機製在基層落地見效方麵存在的一些困難,並從(cong) 健全會(hui) 商機製、完善移送機製、加強協同機製、改進培訓機製、加大宣傳(chuan) 力度等方麵提出對策。
在自由提問環節,全國人大代表鄒寧就大家關(guan) 心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相關(guan) 資金使用進行發問。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楊臨(lin) 萍說,針對相關(guan) 資金管理方式不統一、使用方式不統一、使用標準不統一的問題,財政部等單位印發了資金管理辦法,生態環境部等單位印發了管理規定,最高法將繼續支持、配合相關(guan) 部門進一步規範、細化、精準化資金的管理使用監管,保障資金有效利用、生態環境及時修複,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
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對此進行補充。他表示,將強化政策解讀,讓各方麵都能理解把握好相關(guan) 政策,並執行到位,確保責任明確、賠償(chang) 到位、修複有效。同時,強化分類指導,指導地方優(you) 先支持已經被損害的區域進行修複。
《 人民日報 》( 2023年10月23日 04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