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公園煥新顏 柳蔭公園改造後開園亮相
人民網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池夢蕊)作為(wei) 今年東(dong) 城區為(wei) 民辦實事的重點項目,近日,經過全齡友好改造,以嶄新的麵貌正式開園亮相。改造後的柳蔭公園生態環境更添新色,服務設施更加齊備,服務能力全麵提升。
柳蔭公園占地麵積約17.47公頃,其中水麵麵積6.27公頃。始稱“久大湖”。1984年得名“柳蔭”,1992年正式向遊人開放。40年持續服務安華西裏、安華裏、和平裏及青年湖等多個(ge) 社區市民群眾(zhong) 及組團,伴隨幾代人成長,豐(feng) 富了許多市民群眾(zhong) 的“童年回憶”。今年,東(dong) 城區對柳蔭公園進行局部全齡友好改造,在綠化景觀、公園設施、園路等方麵都進行了較大提升。
本次改造範圍包含夏景園及湖心島的南側(ce) 駁岸,麵積約2.5公頃。改造前期,區園林綠化局深入細致研究,通過召開遊人座談會(hui) 、進行遊人滿意度調查、分析12345“接訴即辦”集中案件等方式充分征集和聽取遊人意見,與(yu) 專(zhuan) 業(ye) 摸底調查和數據分析結果相結合,最終確定了改造範圍。改造項目傳(chuan) 承強化柳蔭公園的“柳”特色,進一步補缺失、融全齡、近自然,全麵提升柳蔭公園的品質。
改造後的公園完善了道路通行係統,實現快慢行分離。園區主環路為(wei) 三米青石板鋪裝,因路麵較不平整,經常被遊客投訴,為(wei) 提高通行能力,滿足遊人慢跑需求,兼顧公園養(yang) 護、應急車輛使用,將路麵材質更換成彈性瀝青路麵,同時為(wei) 了保持公園特色,後期還將路麵顏色改為(wei) 灰色基調。在完成主路改造的同時,對現有公園駁岸進行消隱改造,新建2米寬環湖棧道,局部挑出木平台,提高親(qin) 水性和安全性,補植水生植物,提升景觀效果及親(qin) 水性。
在公園的功能方麵進行合理分區規劃,保留了鄉(xiang) 愁記憶。園內(nei) 新建一處童趣天地景點,設置沙坑給孩子提供開放性、創造性的遊戲場所;在主路和兒(er) 童場地間打造雨水花園,形成自然過渡;以夯土、石子、磚頭、石板等材質鋪裝探索小路,增加感官體(ti) 驗,形成土、林、野、路四種田園情景,營造近自然的兒(er) 童活動場所和玩耍環境。
同時,改造提升“鄉(xiang) 愁記憶“和“古井映柳”兩(liang) 個(ge) 景點,“鄉(xiang) 愁記憶”廣場利用現有夏景園南側(ce) 廣場,保留部分石桌凳,其他區域結合柴門、木籬笆以及石磨、碾子等農(nong) 具小品布置形成室外的田園工具“微型博物館”,讓老年人在休息活動中感受到鄰裏鄉(xiang) 愁記憶。“古井映柳”廣場以現狀井和柳樹為(wei) 核心定位場地主題,對現狀老井進行修複,廣場周邊適當增加座椅,留出空間作為(wei) 活動的聚散場地,同時為(wei) 公園主湖水上活動提供聚散場地。
在優(you) 化園林植物配置方麵,公園還實現了“地被革命”。在原有櫻花、金銀木、迎春、紫薇等基礎上,增加元寶楓、丁香等彩葉花灌木,豐(feng) 富灌木品種及季相變化,地被植物全部選取耐寒、耐旱、低養(yang) 護鄉(xiang) 土地被植物品種,並結合活動廣場種植精品花鏡,花境占地麵積285平米,花境植物和觀賞草共3152盆,打造擬自然野趣效果的花園空間,實現植物多樣、品種豐(feng) 富、生態美觀、野趣自然、景觀持續等特點,植物均可露地越冬。 在這個(ge) 花園裏,鳶尾、丹參、荊芥從(cong) 陽春三月起次第開放,秋天是紫菀的高光時節,在9月下旬和10月初開出多彩豔麗(li) 的花朵,不同色彩的紫菀和八寶景天、木本香薷、賽菊芋、千日紅、觀賞草組合,可以形成美麗(li) 的秋季花境。
下一步,柳蔭公園將結合花園城市建設要求,積極響應群眾(zhong) 需求,繼續推進全齡友好公園建設,進一步完善自然體(ti) 驗、文體(ti) 娛樂(le) 、遊憩服務等配套服務,進一步探索公園綠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機製,為(wei) 廣大市民遊客提供更優(you) 美的遊園環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