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椿樹街道椿恒雅園長者食堂正式營業
10月23日重陽節當天,東(dong) 椿樹胡同4號熱鬧非凡,西城區椿樹街道為(wei) 轄區老年朋友獻上一份“食”在的節日禮物——椿樹街道椿恒雅園長者食堂正式營業(ye) 。
開業(ye) 儀(yi) 式上,椿樹街道工委書(shu) 記李鬆山,天恒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劉戍東(dong) 向老年朋友表達了節日祝福,並在轄區居民代表的見證下,共同為(wei) “椿恒雅園”揭牌。李鬆山向紅線社區養(yang) 老服務驛站頒授“西城區父母食堂”標牌,紅線社區養(yang) 老驛站向各社區和居民代表贈送了試餐券。
“我們(men) 老年人自己買(mai) 菜、做飯都不太方便,能不能就近開個(ge) 老年餐桌,照顧一下我們(men) 。”今年以來,轄區部分居民通過相關(guan) 渠道反映自身需求。街道得知情況後,召開座談會(hui) ,進行實地調研,充分挖掘轄區資源,將毗鄰轄區樓房、平房區的東(dong) 椿樹4號建為(wei) 長者食堂,進一步滿足街道北部及樓房區老年人需求。從(cong) 7月份開始啟動,修繕、改造、重裝,經過3個(ge) 月的“搶工”,10月23日正式開業(ye) ,讓轄區老人享受到便捷、舒適、優(you) 惠的就餐服務。目前,椿樹街道已有6處養(yang) 老助餐點位,南北均衡布局,實現了轄區老年助餐服務需求全覆蓋。
據了解,椿恒雅園長者食堂主要向轄區內(nei) 60周歲及以上老人提供服務,菜品為(wei) 3葷3素,3種主食,以“小份菜”的形式供大家自選購買(mai) ,當前隻供午餐,後期會(hui) 結合轄區老年居民需求,逐步開放早餐及晚餐。
上午十點半左右,送餐師傅準時到達,工作人員迅速將熱騰騰的飯菜擺到台上供居民選擇。轄區居民李叔叔早早來到現場,點了一葷一素,他說:“沒想到菜品味道這麽(me) 好,葷素搭配,營養(yang) 均衡,價(jia) 格還特別實惠。而且自己在家吃飯沒什麽(me) 意思,在這吃飯還能跟街坊們(men) 聊聊天,挺熱鬧的。”
今年71歲的馮(feng) 阿姨是紅線胡同的居民,家中還有一位97歲的母親(qin) 需要照顧,兩(liang) 人吃飯吃得不多,在家做飯費時費力。“這個(ge) 老年餐桌真是太方便了,而且飯菜特別適合老年人吃,我待會(hui) 兒(er) 再打包一份兒(er) 回去給我母親(qin) ,省的我們(men) 在家裏開火了。”她說。
“阿姨今天吃得怎麽(me) 樣?對菜品、服務這些有什麽(me) 建議嗎?”“叔叔,咱們(men) 這的菜譜一周更換一次,您每周都能吃上新的菜式。”“之後天冷了咱們(men) 還有配送服務,您在家就能點餐,特別方便。”街道及餐廳工作人員與(yu) 轄區老人們(men) 坐在一起,嘮家常,聽取老人的建議和需求。
椿恒雅園長者食堂有效破解了街道老年人“吃飯貴、做飯難、跑腿累”的問題,也是椿樹街道努力實現養(yang) 老服務從(cong) 有到優(you) 、從(cong) 優(you) 到精跨越的重要一環。椿樹街道將持續認真落實“紅牆先鋒在社區 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活動要求,在打造晚年生活幸福圈上強基礎、促提升,並通過黨(dang) 建引領大力挖掘轄區資源、政府搭台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等方式讓老年人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