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一案例入選“一帶一路”交通運輸十大典型案例

發布時間:2023-10-25 10:25:00來源: 新華報業網

  10月24日,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獲悉,交通運輸部新聞辦公室組織開展了“一帶一路”交通運輸典型案例推選工作,“打造新亞(ya) 歐陸海聯運通道的江蘇實踐”案例入選十大典型案例。

  新亞(ya) 歐陸海聯運通道東(dong) 連日韓、東(dong) 盟,西接中亞(ya) 、歐洲,地理位置好、運距短、基礎優(you) ,是共建“一帶一路”六大經濟走廊之一。江蘇發揮“公鐵水空管”多種運輸方式齊聚優(you) 勢,強化連雲(yun) 港國際樞紐海港、徐州鐵路樞紐、淮安機場貨運樞紐功能,打造國際陸海聯運網絡,放大向東(dong) 開放優(you) 勢,做好向西開放文章,基礎設施“硬聯通”能力持續增強,規則標準“軟聯通”水平不斷提高,有力支撐“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

  推進各種方式齊頭並進,建設綜合運輸大通道

  連雲(yun) 港著力打造國際樞紐海港,開通江蘇首條30萬(wan) 噸級深水航道,建成40萬(wan) 噸級礦石碼頭和30萬(wan) 噸級原油碼頭,成功躋身世界深水大港行列;南通加快建設通州灣新出海口,呂四作業(ye) 區全麵開港運營;徐州著力強化鐵路樞紐功能,重點建設銅山貨場等專(zhuan) 業(ye) 化鐵路物流中心;淮安著力強化機場貨運樞紐功能,加快建設機場三期貨運區功能改造及配套工程。

  拓展國際國內(nei) 合作,暢通物流供應鏈渠道

  江蘇與(yu) 哈國合作,共建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合作基地和霍爾果斯—東(dong) 門無水港,形成“雙樞紐”,建成投用“一帶一路”供應鏈基地(連雲(yun) 港),開工建設供應鏈基地(裏海),打造“雙基地”,“為(wei) 哈薩克斯坦產(chan) 品提供了從(cong) 太平洋揚帆起航的出海口”。依托隴海鐵路,在青海、山西等地建立內(nei) 陸“無水港”;依托京杭運河、淮河等,與(yu) 安徽、河南等地聯合開辟內(nei) 河集裝箱航線,構建“東(dong) 部出口基地+中西部集結中心”的運輸格局,將“出海口”搬到中西部地區“家門口”。

  創新合作模式,提升貨物運輸效率

  連雲(yun) 港港口是目前我國鐵路給予全麵數據交換、哈國鐵路允許實時查詢的唯一港口,班列運輸組織和通關(guan) 效率較高,至阿拉木圖最快用時僅(jin) 需6.5天;創新實踐自貿區中歐班列“保稅+出口”、集裝箱混拚、國際班列“船車直取”零等待等模式,國際班列運行效率提升75%、每箱節約費用達60%;加大回程班列組織力度,與(yu) 境外物流企業(ye) 簽署合作協議,共享使用配送網點。

  目前,連雲(yun) 港港原油、鐵礦石等戰略物資一程接卸能力顯著提升,盛虹煉化一體(ti) 化等項目相繼投產(chan) ,支撐連雲(yun) 港基本建成“一帶一路”國際產(chan) 能合作示範區。中哈兩(liang) 國已基本形成以連雲(yun) 港港為(wei) 出海口、以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合作基地和霍爾果斯—東(dong) 門無水港“雙樞紐”為(wei) 中轉平台、以班輪航線和中歐班列為(wei) 運輸載體(ti) ,港、航、路、園無縫銜接的陸海聯運全程物流合作體(ti) 係,成為(wei) 中亞(ya) 五國過境運輸、倉(cang) 儲(chu) 物流、往來貿易的國際經濟平台。(梅劍飛 田墨池)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