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逐“綠”前行 按下節能降耗“加速鍵”

發布時間:2023-10-26 09:44:00來源: 安徽日報

  經過可再生能源站的處理,原本已被廢棄的生活汙水,成了3.2萬(wan) 平方米行政辦公樓供暖製冷的動力源;一排排太陽能板,讓閑置廠房屋頂“生金”,半年時間為(wei) 企業(ye) 節約用電支出160萬(wan) 元;一座高聳的白色“大風車”,葉片緩緩轉動,一年能發電約700萬(wan) 千瓦時……近年來,亳州市錨定“雙碳”目標,立足資源優(you) 勢,堅持向存量挖潛力、向增量要空間,千方百計發展光伏、風電、地熱等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走出了一條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供暖製冷 地熱顯威力

  在亳州市行政中心,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屋。很少有人知道,這是一座地熱能可再生能源站,沒有煙囪,也不見供熱管網,卻是亳州市行政中心整個(ge) 辦公區空調運轉的動力來源。

  “我們(men) 從(cong) 城市排汙截留幹渠內(nei) 的汙水中提取熱能,通過汙水源熱泵係統,為(wei) 3.2萬(wan) 平方米的行政中心辦公樓供暖製冷,一年節省天然氣約24萬(wan) 立方米,實現了空調供能成本節約、綠色低碳。”日前,中能建地熱(亳州)有限公司總經理柯弋告訴記者。

  亳州市行政中心中央空調已投運近18年,因機組老化,製冷供暖效果下降,運行成本和能耗偏高。為(wei) 實現節能降耗,亳州市政府決(jue) 定開發綠色清潔的地熱能對空調係統進行改造替代。

  “與(yu) 改造前相比,亳州市行政中心能源使用成本下降約10%,整體(ti) 能源消費量折合標煤97噸,減少225噸標煤,能源消費量下降70%,同時減排二氧化碳691.98噸,減排二氧化硫4.92噸,減排氮氧化物1.74噸,節能降碳效果顯著。”柯弋說。

  近年來,亳州市積極推動公共機構實施地熱能改造,對亳州市行政中心、亳州市腫瘤醫院等公共企事業(ye) 單位,通過地熱能改造實現集中供熱供冷,推動綠色建築與(yu) 新能源一體(ti) 化發展。

  “目前,全市實施地熱能集中供熱供冷項目6個(ge) ,年節約2256噸標煤,擬計劃實施地熱能集中供熱供冷項目21個(ge) ,年節約9800噸標煤。”

  亳州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縱雙園告訴記者,該市地熱能資源豐(feng) 富,擁有大型深埋型城市地熱田,地熱田麵積達72.5平方千米,流體(ti) 溫度41℃至65℃,若全部開發利用,每年可節約標準煤827萬(wan) 噸,減排二氧化碳20萬(wan) 噸。

  屋頂光伏 陽光能賺錢

  “屋頂光伏項目確實好,曬曬太陽就能賺錢。今年4月並網發電以來,已經發電超過160萬(wan) 千瓦時,相當於(yu) 為(wei) 企業(ye) 節約用電成本160萬(wan) 元。”10月13日,在位於(yu) 亳州譙城經開區的亳州市永剛飲片廠有限公司辦公區樓頂,該公司副董事長穆鳳揚指著一排排太陽能板對記者說。

  永剛飲片廠是全國規模較大的中藥飲片加工企業(ye) 。除辦公樓外,廠區含3個(ge) 綜合飲片車間及一個(ge) 毒性飲片車間,共計9條生產(chan) 線,平均每月用電近80萬(wan) 千瓦時。

  為(wei) 實現節能減排、降本增效,該企業(ye) 年初投資700多萬(wan) 元在廠區樓頂建設了占地約20000平方米的屋頂光伏電站。

  “光伏電站並網模式為(wei) 自發自用、餘(yu) 電上網,主要供企業(ye) 自用。電站預期使用壽命為(wei) 25年,預計3年半能收回各項投資成本,可以有效助力企業(ye) 節省成本、降低能耗、低碳發展。”穆鳳揚說,屋頂光伏項目能夠源源不斷產(chan) 生清潔能源,幫助企業(ye) 有效實現節能增效,打造新能源綠色工廠。

  永剛飲片廠屋頂光伏項目是亳州市加快推進工商業(ye) 屋頂光伏建設的一個(ge) 縮影。

  該市對能耗1000噸標煤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和用電量100萬(wan) 千瓦時以上商貿物流企業(ye) 進行全麵摸排,共摸排企業(ye) 400家,經現場踏勘、可行性論證,以建設安全為(wei) 前提,服務指導116家企業(ye) 建設自發自用、餘(yu) 電上網光伏項目,確保應建盡建、應裝盡裝。

  今年以來,亳州新增自發自用、餘(yu) 電上網工商業(ye) 屋頂光伏裝機規模8萬(wan) 千瓦,累計裝機規模38萬(wan) 千瓦、自發自用模式占比95%,發電量4.2億(yi) 千瓦時、折合標煤11.6萬(wan) 噸。

  “亳州市屬於(yu) 國家Ⅲ類太陽能資源豐(feng) 富地區,年平均日照時數約2323小時,具有較好的開發利用價(jia) 值。”亳州市發展改革委環境資源科科長張彥告訴記者,該市穩妥有序推進戶用屋頂光伏建設,積極推進農(nong) 光互補、牧光互補光伏項目建設。

  今年1月至8月,亳州市光伏新增裝機規模32.07萬(wan) 千瓦,累計裝機規模219.93萬(wan) 千瓦;以自發自用、餘(yu) 電上網模式新增光伏裝機規模11萬(wan) 千瓦、占全市新增34.3%,累計裝機規模64萬(wan) 千瓦、占全市裝機規模29.1%,發電量7.2億(yi) 千瓦時、折合標煤近20萬(wan) 噸。

  風力發電 “綠能”成新景

  金秋時節,在亳州市譙城區華佗鎮道東(dong) 村一片空曠的田野中,一座白色“大風車”高高聳立,3片巨大的葉片緩緩轉動。

  “風車塔高140米、葉片長70米,葉片轉動就能發電,一年能發電約700萬(wan) 千瓦時。”協合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亳州風力發電項目相關(guan) 負責人劉兆俊告訴記者,企業(ye) 項目目前包括譙東(dong) 風電場和譙北風電場,涉及譙城區華佗鎮、五馬鎮等多個(ge) 鄉(xiang) 鎮,共有57台風電機組,年發電量約4億(yi) 千瓦時。

  劉兆俊介紹,“大風車”實際上是風電場的風力發電機組,基本結構由葉輪、機艙、塔筒等組成。風力發電機組利用風力帶動葉輪旋轉,將風能轉化為(wei) 機械能,發電機再將機械能轉化為(wei) 電能。風力發電機組輸出的電能通過集電線路輸送到風電場升壓站,升壓站升壓後再輸送到電網,就變成了千家萬(wan) 戶使用的清潔風電。

  “一座風力發電機投入成本約1400萬(wan) 元,運營壽命是20年,通常8年至10年可以收回成本,剩餘(yu) 運營時間產(chan) 生的電量均為(wei) 純利潤。”劉兆俊說,該企業(ye) 正在新建9座更高更大的風力發電機。

  “亳州風能資源相對較好,16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約5.6米/秒,同等功率發電機組發電量較皖南地區高25%。”張彥告訴記者,近年來,亳州市最大限度發揮資源優(you) 勢,促進風電規範、集約發展,全市並網風電項目21個(ge) ,裝機規模151.7萬(wan) 千瓦。今年以來,亳州市風電新增裝機規模37.5萬(wan) 千瓦,發電量16.8億(yi) 千瓦時、折合標煤46.4萬(wan) 噸。

  今年1月至8月,亳州市新能源新增裝機規模69.57萬(wan) 千瓦,累計裝機規模386.27萬(wan) 千瓦;新能源發電量41.6億(yi) 千瓦時、占全社會(hui) 用電量的56.8%,高於(yu) 省“十四五”目標任務31.8個(ge) 百分點。

  據介紹,新能源快速發展,助推亳州市上半年單位GDP能耗下降4.8%,居全省第四位,超額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扣除可再生能源後,全市單位GDP能耗下降14.3%,下降幅度居全省第一位。

  近年來,亳州市能源剛性需求持續快速增長。預計到2025年,全市電力需求較2022年將增長37%以上。該市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堅持以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為(wei) 關(guan) 鍵,想盡辦法發展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全麵推進經濟社會(hui) 綠色低碳轉型。

  “亳州市將持續加大電力基礎設施投入,積極開發風電、地熱資源,推動光伏發電規模化發展,逐步構建以新能源為(wei) 主體(ti) 的清潔能源消費體(ti) 係。落實節約優(you) 先方針,完善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製度,提升能源綜合利用效率。預計到2025年,實現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領先全省,單位地區生產(chan) 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以上。”縱雙園說。(記者 任 雷)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