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繪就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壯美畫卷(全麵推進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3-10-27 10:02:00來源: 人民日報

  秋日的江西省婺源縣曬秋忙,新收獲的紅辣椒、黃玉米,與(yu) 村裏的白牆黛瓦、藍天白雲(yun) ,交織出一幅美麗(li) 斑斕的畫卷。

  秀麗(li) 的浙江省杭州市餘(yu) 杭區紫荊村人氣旺,前來體(ti) 驗做竹笛、吹竹笛的遊客一批接一批。竹笛吹響富民曲,去年全村竹笛產(chan) 業(ye) 年產(chan) 值3.4億(yi) 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5.3萬(wan) 元。

  10月1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江西省婺源縣秋口鎮王村石門自然村考察時,親(qin) 切地對鄉(xiang) 親(qin) 們(men) 說:“中國式現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現代化,又要有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我很關(guan) 注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民族要複興(xing) ,鄉(xiang) 村必振興(xing) 。黨(dang) 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個(ge) 字勾勒出未來鄉(xiang) 村美麗(li) 圖景。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強調要“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紮實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xing)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念茲(zi) 在茲(zi) 。黨(dang) 的二十大後首次國內(nei) 考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來到陝西延安,強調“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把富民政策一項一項落實好,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讓老鄉(xiang) 們(men) 生活越來越紅火”。今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聽取陝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今年6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內(nei) 蒙古考察時囑咐“推動農(nong) 牧業(ye) 高質量發展”。今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座談會(hui) 時強調“要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位”……

  各地區各部門把諄諄囑托化為(wei) 堅決(jue) 行動,錨定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目標,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農(nong) 民收入持續增長,農(nong) 村麵貌明顯改善,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邁上新台階,希望的田野欣欣向榮。新征程上,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步履鏗鏘,為(wei) 開局之年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堅持產(chan) 業(ye) 興(xing) 農(nong) 、質量興(xing) 農(nong) 、綠色興(xing) 農(nong) ,把農(nong) 業(ye) 建設成為(wei) 大產(chan) 業(ye)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江西考察時強調,“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推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推動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堅持產(chan) 業(ye) 興(xing) 農(nong) 、質量興(xing) 農(nong) 、綠色興(xing) 農(nong) ,把農(nong) 業(ye) 建設成為(wei) 大產(chan) 業(ye) ”。

  田間地頭話發展、農(nong) 家院裏謀振興(xing)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十分重視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今年4月,在廣東(dong) 省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的荔枝園,總書(shu) 記強調,“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是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條重要途徑,要著力做好‘土特產(chan) ’文章,以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促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今年9月,在山東(dong) 省棗莊市,總書(shu) 記指出,“要做好品牌、提升品質,延長產(chan) 業(ye) 鏈,增強產(chan) 業(ye) 市場競爭(zheng) 力和綜合效益,帶動更多鄉(xiang) 親(qin) 共同致富。”

  中國要強,農(nong) 業(ye) 必須強。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大力促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全力提升糧食產(chan) 能,強龍頭、補鏈條、興(xing) 業(ye) 態、樹品牌,促進農(nong) 業(ye) 高質高效發展。

  ——築牢“大糧倉(cang)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小龍馬鄉(xiang) 的田地裏,玉米收獲機、打捆機、播種機輪番上陣,秋收秋播壓茬推進。“大農(nong) 機幫忙,新技術落地,再加上田管不鬆勁,今年玉米單產(chan) 比去年增加近百斤。”翠葉家庭農(nong) 場主王亞(ya) 飛幹得起勁。

  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嚴(yan) 格落實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穩麵積、提單產(chan) 、增效益,把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落到田間地頭。我國累計建成10億(yi) 畝(mu) 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nong) 田,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3%。今年夏糧產(chan) 量達到2923億(yi) 斤,居曆史第二高位,目前秋糧收獲已過八成,豐(feng) 收在望。

  ——做優(you) “土特產(chan)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加快全鏈條升級。

  蔥鬱果林沿著山勢延綿,冷鏈車行駛在盤山路上,重慶市巫山縣曲尺鄉(xiang) 權發村的脆李迎來豐(feng) 收季。“脆李‘住冰箱’‘搭飛機’走進大商超,物流成本降低10%,優(you) 質果每斤賣到15元以上,收益漲了一大截。”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孫祖勇說。巫山脆李遍及巫山縣222個(ge) 村,成了20餘(yu) 萬(wan) 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致富果”。

  洛川蘋果、贛南臍橙、柞水木耳……各地依托特色資源,大力做好“土特產(chan) ”這篇大文章,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全鏈條升級、全環節增值。截至目前,全國已累計建設180個(ge) 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超過4.6萬(wan) 億(yi) 元,輻射帶動1000多萬(wan) 戶農(nong) 民。300個(ge) 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1509個(ge)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強鎮、1952家國家重點龍頭企業(ye) ,有力帶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

  ——打好“質量牌”,促進農(nong) 業(ye) 優(you) 質高效發展。

  “用的是有機肥,澆的是山泉水,稻香濃,品質好,今年種了12畝(mu) 梯田稻米,畝(mu) 產(chan) 達到1000斤,每斤收購價(jia) 比普通稻米高出不少。”稻穀喜獲豐(feng) 收,江西省遂川縣珠田鎮珠溪村村民鄒訓評格外高興(xing) 。遂川縣依托生態優(you) 勢,打造綠色、生態、有機稻米種植基地,“梯田生態米”招牌越擦越亮。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數量質量一起抓、生產(chan) 生態一起抓,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全麵綠色轉型。全國農(nong) 用化肥施用量連續7年保持下降趨勢,綠色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不斷增加,綠色食品和有機農(nong) 產(chan) 品有效用標產(chan) 品總數超過6萬(wan) 個(ge) 。

  把鄉(xiang) 村建設得更美麗(li) ,讓日子越過越開心、越幸福

  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是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重要內(nei) 容。

  10月11日,在江西省婺源縣王村石門自然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叮囑,“優(you) 美的自然環境本身就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優(you) 質資源”“把鄉(xiang) 村建設得更美麗(li) ,讓日子越過越開心、越幸福”。

  中國要美,農(nong) 村必須美。各地區各部門紮實開展鄉(xiang) 村建設行動,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越來越多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過上幸福的田園生活。

  ——守護綠水青山,環境更加美麗(li) 舒適。

  在湖北省枝江市七星台鎮孫家港村,治汙水、清汙泥,打造生態園,走農(nong) 旅融合發展的路子,“龍須溝”變身風景線。水美鄉(xiang) 村景色新,村民們(men) 的“旅遊飯”越吃越香。

  山變綠、水變清、村更美。今年中央財政安排74億(yi) 元對廁所革命整村推進實施獎補,安排30億(yi) 元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支持農(nong) 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推進農(nong) 村生活汙水垃圾治理,一個(ge) 個(ge) 鄉(xiang) 村顏值越來越靚。

  ——完善基礎設施,鄉(xiang) 村更加宜居宜業(ye) 。

  “啥時候用水啥時候有,水量足了,水垢少了。”山東(dong) 省慶雲(yun) 縣尚堂鎮菜張村村民丁金娥說。穩水源、鋪水管、提水質,全縣農(nong) 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城鄉(xiang) 供水一體(ti) 化率達到100%。

  看全國,農(nong) 村基礎設施完備度逐步提高,自來水普及率接近88%,鄉(xiang) 鎮和建製村通客車率分別達到99.8%和99.7%。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指導各地編製鄉(xiang) 村建設任務清單,推動建立縣級鄉(xiang) 村建設項目庫,鄉(xiang) 村水電路氣信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升級。

  ——優(you) 化公共服務,生活更加幸福舒心。

  “養(yang) 老院有活動場所,有醫療室,午飯三菜一湯,生活得挺舒心。”住在江西省於(yu) 都縣嶺背鎮敬老院的老人謝石長說。於(yu) 都縣完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不斷豐(feng) 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公共服務更加便利。我國加快建設縣鄉(xiang) 村三級養(yang) 老服務網絡,緊密型縣域醫共體(ti) 建設全麵推開,截至去年底,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階段本科以上學曆專(zhuan) 任教師比例達76.01%,比上年增長3.78個(ge) 百分點。

  生活富裕、精神富足,廣大農(nong) 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生活富裕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題中應有之義(yi)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江西考察時強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要更多依靠產(chan) 業(ye) 發展,不斷增強內(nei) 生發展動力”“確保老區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過上幸福生活,是推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底線任務”。

  中國要富,農(nong) 民必須富。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繼續加大強農(nong) 惠農(nong) 富農(nong) 力度,千方百計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不斷豐(feng) 富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精神文化生活。

  ——守底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幫扶不斷檔,接力加油幹。廣西南寧市城廂鎮香泉村第一書(shu) 記黎慶華駐村以來,請專(zhuan) 家、跑市場忙個(ge) 不停,讓村裏的新產(chan) 業(ye) 青木瓜種植漸成規模。“新產(chan) 業(ye) 帶來好收入,日子越過越紅火。”脫貧戶李章年說。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底線任務。壯大產(chan) 業(ye) ,穩定就業(ye) ,精準幫扶,目前全國每個(ge) 脫貧縣都形成了2至3個(ge) 特色主導產(chan) 業(ye) ,7月末全國脫貧人口務工規模3274萬(wan) 人,超過3000萬(wan) 人的目標任務。全國約64%的監測對象消除了返貧風險,其餘(yu) 也都落實了相應幫扶措施,沒有發生規模性返貧。

  ——富口袋,不斷拓寬農(nong) 民增收渠道。

  “一塊地,既有租金又有薪金,每月能掙2000多元,掙錢顧家都不耽誤,這日子有奔頭。”甘肅省成縣二郎鄉(xiang) 武壩村村民劉董芳說。鄉(xiang) 裏通過“黨(dang) 支部+公司(基地)+農(nong) 戶”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把村民緊緊“鏈”在特色產(chan) 業(ye) 上,帶動全鄉(xiang) 450餘(yu) 人就地務工增收。

  幹活有勁頭,生活有奔頭。今年上半年,全國建設50個(ge) 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40個(ge) 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200個(ge)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強鎮,更多農(nong) 民在家門口發展產(chan) 業(ye) 、穩定就業(ye) 。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1元,實際增長7.2%,高於(yu) 城鎮居民2.5個(ge) 百分點。

  ——富腦袋,不斷提升農(nong) 民精神風貌。

  河南省封丘縣潘店鎮南老莊村的農(nong) 家書(shu) 屋裏,一排排圖書(shu) 整齊擺放,村委會(hui) 主任王福生說:“農(nong) 家書(shu) 屋成了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文化糧倉(cang) ’,很多村民來查資料、學技術,孩子來這裏寫(xie) 作業(ye) 、看故事書(shu) 。”

  目前,全國所有行政村都有了農(nong) 家書(shu) 屋、電子閱覽室和文化活動室。各地區各部門不斷健全公共文化體(ti) 係,大力培育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農(nong) 民文化生活更加豐(feng) 富多彩,農(nong) 民精神麵貌煥然一新。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潛力無限、大有可為(wei) 。奮進新征程,讓我們(men) 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認真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擼起袖子加油幹,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共建越來越多宜居宜業(ye) 的和美鄉(xiang) 村。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