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村如何長成
前不久,嵐山區虎山鎮解放村的家禾垂釣園裏舉(ju) 行了一場精彩的釣魚比賽:依山傍水的垂釣園內(nei) ,30多名釣魚選手們(men) 靜心調餌掛鉤,精準揮杆齊發,凝視浮漂動靜,享受垂釣山水間的競技樂(le) 趣。
可在一年前,家禾垂釣園還是另外一番光景:廢舊的汪塘毫無生機,汪塘衛生清理成為(wei) 村裏的一項沉重負擔。
改變從(cong) 何而來?
眾(zhong) 所周知,伴隨著嵐山鋼鐵配套園區、化工園區的發展,外來務工人員較多,卻缺少休閑娛樂(le) 場所。
“有山有水有靈氣,守著汪塘,變廢為(wei) 寶!”村兩(liang) 委班子一致協商同意,決(jue) 定借助村莊汪塘治理項目,依托現有汪塘打造生態垂釣園一處。
說幹就幹!曆時3個(ge) 月,一個(ge) 占地麵積20餘(yu) 畝(mu) ,設60個(ge) 垂釣釣位和休閑垂釣服務中心,提供釣具,休閑娛樂(le) 等服務的垂釣園應運而生。
“垂釣園每天大約有20餘(yu) 人垂釣,收入1000元左右,預計每年增加村集體(ti) 經濟收入5萬(wan) 元左右。”該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馬強笑著說。
“一條魚”攪熱了解放村。伴隨著垂釣園的發展,“這條魚”的效應還在放大。
馬強介紹說,我們(men) 深挖優(you) 勢資源,依托現有汪塘改造成垂釣園,並成立家禾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現在休閑漁業(ye) 已成為(wei) 村集體(ti) 經濟新的增長點。之後,我們(men) 還將發展民宿、露營基地等其他業(ye) 態,進一步挖掘文旅融合發展潛力。
在虎山,變得不止一個(ge) 解放村。
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必先行。如何變閑置資源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源頭活水”,激活村居集體(ti) 經濟發展“一池春水”?如何整合村居特色產(chan) 業(ye) ,變單兵作戰為(wei) 聯動共振,串珠成鏈、串鏈成片,下活鎮域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一盤棋”?
一村一品、融合發展、聯動共振!今年以來,虎山鎮創新實施特色小村創建工程,堅持“深挖資源、深挖特色、深挖文化、深挖合力、深挖營銷”,聚焦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潛在項目、特色文化、人才資源、營銷賣點“五大要素”,著力在“特”上下功夫、做文章,係統全麵推進“五大振興(xing) ”。現如今,該鎮正在重點培育打造11個(ge) 特色小村,其中,四門口莓香小村、鄭家結莊中草藥小村、虎山鋪商貿小村、解放村垂釣小村等特色小村試點建設工作已經完成,橋南頭村等特色小村正在推進中。
下一步,虎山鎮將抓住特色小村創建這個(ge) ‘牛鼻子’,進一步突出黨(dang) 建引領、產(chan) 業(ye) 為(wei) 本、文化賦能、農(nong) 民主體(ti) 的要求,通過產(chan) 業(ye) 優(you) 化重組,做優(you) 特色品牌,深挖特色資源,創新運營模式,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蓄勢增能。(侯慶萍 秦曉涵)
(責編:公雪、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