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寧城縣以工代賑“賑”出實效

發布時間:2023-11-01 11:27: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初秋如夏烈日炎。在赤峰市寧城縣小城子鎮柳樹營子村水泥路施工工地,近100名村民頂著烈日,頭戴安全帽、手拿鐵鍬,幹得熱火朝天。

  在工地幹活20多天的柳樹營子村村民王海,一算能掙5000多元,興(xing) 奮不已。“我因為(wei) 年齡大,幹活不利索了,到外地幹活擔心別人不雇用,聽說鎮裏有個(ge) 以工代賑的項目,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過來了,結果就把我留下了,現在我在這兒(er) 幹得非常好,不僅(jin) 掙到一筆不小的收入,還學會(hui) 了支模、打點、畫線等技術活。”王海高興(xing) 地說道。

  這段總長1166.8米的水泥路,是小城子鎮以工代賑鄉(xiang) 村道路建設項目。該項目7月9日開工建設,眼下正是路基開挖的關(guan) 鍵期,工地每天用工都在80人以上。務工的村民根據不同工種,每人每天都能拿150-400元不等的工資。

  自2021年以來,寧城縣搶抓國家大力推行以工代賑政策機遇,緊扣促進就業(ye) 增收根本目標,探索構建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勞務報酬發放+就業(ye) 技能培訓+公益性崗位“四位一體(ti) ”賑濟模式,以“先有群眾(zhong) 、後有項目”的原則,著力擴大麵向農(nong) 民工、脫貧人口的以工代賑規模,實現群眾(zhong) 持續穩定增收,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高質量發展。

  ——“以工代賑+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使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得到解決(jue) 。圍繞農(nong) 村生產(chan) 生活、交通、水利、林業(ye) 草原公益性、易地搬遷安置點配套公益性等五大基礎設施領域,選取一批基礎設施短板項目納入以工代賑項目儲(chu) 備庫。截至目前,寧城縣已謀劃儲(chu) 備45個(ge) 以工代賑項目。

  ——“以工代賑+勞務報酬”,讓勞務報酬及時足額發放到群眾(zhong) 手上。寧城縣政府按時足額將項目資金撥付給施工方,施工單位每天建立務工台賬,每個(ge) 月根據用工情況製作勞務報酬發放表,通過務工人員銀行卡支付勞務報酬。

  ——“以工代賑+技能培訓”,幫群眾(zhong) 實現增收、掌握技術。寧城縣要求所有以工代賑項目施工單位,必須聘請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對務工人員進行統一安全及技能培訓,提升群眾(zhong) 勞動致富能力。目前,已開展26期培訓,培訓了1948名務工人員。

  ——“以工代賑+公益性崗位”,保群眾(zhong) 就業(ye) 穩定、收入穩增。寧城縣按照“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公益性崗位設置”的模式,合理設置公益性崗位,優(you) 先安排參加完培訓並熟悉項目的困難群眾(zhong) 到公益性崗位就業(ye) 。

  ——3個(ge) 項目管理機製,確保以工代賑項目政策落實到位。通過建立綜合協調機製、公示公開機製和驗收檢查機製,及時解決(jue) 和處理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讓項目公開、透明,在陽光下運行,確保項目工程質量。

  2021年以來,寧城縣已累計爭(zheng) 取中央投資4508萬(wan) 元,實施以工代賑項目9個(ge) ,發放勞務報酬908萬(wan) 元,受益群眾(zhong) 730人,人均年增收1.2萬(wan) 元。

  今年,寧城縣投資1968萬(wan) 元,實施4個(ge) 以工代賑項目,目前已完工3個(ge) 。正在實施的寧城縣小城子鎮以工代賑鄉(xiang) 村道路建設項目為(wei) 中央預算內(nei) 以工代賑示範工程,總投資796.69萬(wan) 元,涉及高橋、劉家窩鋪、柳樹營子等9個(ge) 村,共新修通村公路12.685公裏。

  “項目開工以來共有包括易地搬遷群眾(zhong) 在內(nei) 的65人參與(yu) 工程建設,已經為(wei) 務工群眾(zhong) 發放勞務報酬87萬(wan) 餘(yu) 元。”寧城縣發改委地區經濟股股長李海全告訴記者,項目實施整個(ge) 過程預計能夠吸納130餘(yu) 人,發放勞務報酬240餘(yu) 萬(wan) 元,將很好地激發務工群眾(zhong) 依靠自身勞動增收致富的內(nei) 生動力,踐行以工代賑的初心。

  接續奮鬥開新局,乘勢而上勇作為(wei) 。“十四五”期間,寧城縣預計投資2.1億(yi) 元用於(yu) 以工代賑項目的實施,項目落地後將極大地改善農(nong) 村生產(chan) 生活條件、環境和村容村貌。同時,通過發揮“賑濟”作用,可帶動3560餘(yu) 名農(nong) 村勞動力通過務工直接獲取經濟收入,實現就地就近就業(ye) 增收。

  “今年我們(men) 在農(nong) 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和產(chan) 業(ye) 發展配套基礎設施兩(liang) 個(ge) 領域,重點儲(chu) 備了發放勞務報酬占比高、帶動當地群眾(zhong) 務工人數多、政府組織群眾(zhong) 務工能力強、綜合效益好的10個(ge) 計劃在2024年實施的以工代賑項目,讓以工代賑這個(ge) 惠民好政策,真正在寧城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寧城縣發改委副主任張瑞濤表示,作為(wei) 行業(ye) 主管部門,我們(men) 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通過日常調度、現場檢查和督查問責等方式加強項目監管,確保以工代賑政策不走樣、出實效。(記者 王塔娜)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