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發布時間:2023-11-01 14:3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力量。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金融要為(wei) 實體(ti) 經濟服務,滿足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民群眾(zhong) 需要。”

  經濟是肌體(ti) ,金融是血脈,兩(liang) 者共生共榮。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金融改革發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效率大幅提升。在此過程中,我國金融業(ye) 自身高質量發展也取得了長足進步,金融產(chan) 品日益豐(feng) 富,金融服務普惠性增強,金融改革有序推進,金融體(ti) 係不斷完善。截至今年6月末,我國金融業(ye) 機構總資產(chan) 達449.21萬(wan) 億(yi) 元。目前,中國銀行業(ye) 資產(chan) 規模位居全球第一,股票、債(zhai) 券、保險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外匯儲(chu) 備規模穩居世界第一。

  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服務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我國金融業(ye) 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助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既實現了自身的跨越式發展,也為(wei)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撬動科技創新,讓“第一動力”更澎湃。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金融機構以服務實體(ti) 經濟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支持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升級的力度、廣度、精度不斷提升。截至今年6月末,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貸款餘(yu) 額2.3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5.1%,連續3年保持25%以上的較高增速。與(yu) 此同時,以注冊(ce) 製改革為(wei) 牽引,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的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科創板、創業(ye) 板、北交所對科技型企業(ye) 評價(jia) 體(ti) 係不斷優(you) 化,更加精準地提升了科技型企業(ye) 直接融資可得性。

  支持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協調發展添動力。近年來,金融部門積極引導金融機構不斷加大對“三農(nong) ”領域的金融支持。截至今年8月末,全國涉農(nong) 貸款餘(yu) 額54.9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5.4%;1—9月,債(zhai) 券市場支持銀行發行“三農(nong) ”專(zhuan) 項金融債(zhai) 券467億(yi) 元。引金融活水潤澤鄉(xiang) 村沃土,不僅(jin) 持續為(wei) “三農(nong) ”發展注入更充沛動力與(yu) 活力,也為(wei) 金融機構拓展了高質量發展的廣闊空間。

  綠色金融發力,擦亮高質量發展鮮明底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近年來,我國金融機構積極發展綠色金融,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多種形式的金融服務。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以綠色貸款和綠色債(zhai) 券為(wei) 主、多種綠色金融工具蓬勃發展的多層次綠色金融市場體(ti) 係。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餘(yu) 額超過25萬(wan) 億(yi) 元,綠色債(zhai) 券餘(yu) 額超過1.5萬(wan) 億(yi) 元,均居全球前列。綠色金融成為(wei) 我國參與(yu) 全球經濟金融治理的重要領域和亮點之一。

  金融開放不斷擴大,助力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近年來,我國持續擴大金融業(ye) 對內(nei) 對外開放,雙向開放的金融體(ti) 係加速成形。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今年1—9月,人民幣跨境收付規模39萬(wan) 億(yi) 元,同比上升23%,人民幣成為(wei) 我國第一大跨境收付幣種。金融對外開放的有序擴大,有助於(yu) 我國更好利用全球資源,有力支持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高水平普惠金融體(ti) 係加快構建,推動實現共同富裕。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也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近年來,我國金融業(ye)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金融服務的覆蓋麵、便利性、可得性不斷提升。目前,全國銀行機構網點覆蓋97.9%的鄉(xiang) 鎮,基本實現鄉(xiang) 鄉(xiang) 有機構、村村有服務、家家有賬戶,全國鄉(xiang) 鎮基本實現保險服務全覆蓋。世界銀行數據顯示,中國的賬戶擁有率、數字支付使用率、儲(chu) 蓄參與(yu) 率、借貸參與(yu) 率等多項普惠金融指標位居前列。

  金融棋活,全盤皆活。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金融係統要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把服務實體(ti) 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zheng) 力、普惠型的現代金融體(ti) 係,讓高質量發展更加“血脈暢通”,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3年10月29日 02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