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升騰 “吸睛”又“吸金”
今年第四季度第一個(ge) 工作日,《吉林省旅遊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攻堅行動方案》出台。“力爭(zheng) 5年內(nei) 實現旅遊萬(wan) 億(yi) 元級產(chan) 業(ye) 目標”,清晰的目標、響亮的號角,彰顯出吉林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的十足底氣。
這底氣來自何處?今年前三季度的數據為(wei) 這個(ge) 問題作出有力的注腳——
今年1—8月份全省文化、體(ti) 育和娛樂(le) 業(ye) 營業(ye) 收入同比增長32.6%;文旅市場強勁複蘇,前三季度接待國內(nei) 遊客2.42億(yi) 人次,同比增長153.7%,恢複至2019年同期的120.4%;國內(nei) 旅遊收入4009億(yi) 元,同比增長244.6%,恢複至2019年同期的105.5%。
旅遊景區、文化場館人如潮湧,鄉(xiang) 村民宿、特色街區人頭攢動;文化演出、藝術展覽“百花齊放”……
白山鬆水升騰的人氣,“吸睛”又“吸金”。
不得不說,前三季度文旅市場馳而不息的發展步伐,讓“成績單”亮眼的同時,也為(wei) 吉林實現更長遠的發展目標蓄足了動力。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規劃與(yu) 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張憲玉認為(wei) ,吉林文旅市場強勁增長的背後,是加快建設冰雪、避暑雙產(chan) 業(ye) ,持續強化“清爽吉林·22℃的夏天”和“溫暖相約·冬季到吉林來玩雪”雙品牌打造,全域開發、全季挖潛努力的結果。“前三季度旅遊業(ye) 恢複符合年初預期,市場複蘇與(yu) 供給改善均在合理範圍,可以說文旅產(chan) 業(ye) 的強勁複蘇打開了吉林消費市場的新空間。”
記者在邁點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9月5A級景區品牌傳(chuan) 播力(MBI)100強榜單”中發現,在該榜單東(dong) 北地區9月份5A級景區TOP10的最新統計中,長春偽(wei) 滿皇宮博物院、長白山景區、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遊區位列前三,長春淨月潭景區位列第九位。在消費政策的持續助力下,吉林省文旅景區品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正在日益提升,領跑東(dong) 北。
“今年以來,吉林省不斷打造文旅消費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新玩法、新體(ti) 驗,以創新的消費場景激活旅遊市場,更好地實現了旅遊的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省文化和旅遊廳財務統計處副處長薑巍說,前三季度,吉林省5A、4A級旅遊景區接待遊客、營業(ye) 收入分別同比增長98.5%、158.8%。5A、4A級鄉(xiang) 村旅遊經營單位接待遊客、營業(ye) 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52%、104.5%;公有製文藝院團、劇場營業(ye) 收入同比增長20%。文化娛樂(le) 業(ye) 營業(ye) 收入同比增長29.5%。文化藝術業(ye) 營業(ye) 收入同比增長56.7%。
記者在省文旅廳獲悉,從(cong) 文旅市場的客源角度觀察,吉林省接待省外遊客數量不斷增加,三季度當季,共接待省外遊客3851.67萬(wan) 人次,占比31.96%;前三季度,接待入境遊客30.35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543.4%;入境旅遊收入6712.97萬(wan) 美元,同比增長281.4%。長春機場保障航班架次、旅客吞吐量分別恢複至2019年同期的111.3%、107.7%,兩(liang) 項指標均位列國內(nei) 千萬(wan) 級機場第一位。
“長白美景”“吉林美食”“冰雪時尚”“東(dong) 北田園”等元素成了吉林的新名片,“旅遊熱”帶動“經濟火”,消費動能不斷釋放。今年4-9月,長春電影嘉年華在東(dong) 北地區首創電影主題沉浸式文化創意街區,遊客接待量達80萬(wan) 人次;這有山、延吉不夜城、梅河口東(dong) 北不夜城、長春桂林路、吉林市河南街完成升級改造,日均遊客量數萬(wan) 人次;延邊的網紅彈幕牆、民族園的“在逃公主”成為(wei) 旅遊新業(ye) 態的爆品,風靡全網……
“重點文旅項目的建設也是吉林省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ju) 措。”薑巍介紹說,吉林省創新實施“賽馬機製”,加快各地推進文旅項目建設,截至8月底,已開複工項目187個(ge) ,完成年計劃投資近80%,同比增長近47%,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前三季度已完成投資143.3億(yi) 元,較上年增長52.2%。同時,項目布局更趨優(you) 化,大小輕重體(ti) 量互補,支撐起產(chan) 業(ye) 發展空間新格局。”
“吉林的冰雪旅遊資源優(you) 勢明顯,2023-2024雪季即將到來,冰雪運動、冰雪旅遊、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全產(chan) 業(ye) 發力,吉林旅遊市場消費將更加聚焦。”張憲玉說,“雪季的吉林,值得期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