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寧夏—內蒙古段)橫向生態補償協議簽訂
本報呼和浩特11月2日電 (記者張棖)記者從(cong) 內(nei) 蒙古自治區財政廳獲悉,近日,內(nei) 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與(yu)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簽署《黃河流域(寧夏—內(nei) 蒙古段)橫向生態補償(chang) 協議》,明確兩(liang) 省份將按照1︰1比例共出資1億(yi) 元,設立黃河橫向生態補償(chang) 資金,寧夏—內(nei) 蒙古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正式建立。
兩(liang) 省份共同簽署的補償(chang) 協議本著“保護責任共擔、流域環境共治、生態效益共享”原則,按照寧夏—內(nei) 蒙古段的麻黃溝國控斷麵水質考核情況確定補償(chang) 方式。具體(ti) 補償(chang) 機製為(wei) :若麻黃溝國控斷麵水質當年年均值達到國家考核Ⅱ類水質標準,兩(liang) 區互不補償(chang) ;若麻黃溝國控斷麵水質當年年均值未達到國家考核Ⅱ類水質標準,寧夏回族自治區應向內(nei) 蒙古自治區補償(chang) 5000萬(wan) 元;若麻黃溝國控斷麵水質當年年均值高於(yu) 國家考核Ⅱ類水質標準,內(nei) 蒙古自治區應向寧夏回族自治區補償(chang) 5000萬(wan) 元。補償(chang) 資金於(yu) 次年清算撥付,將專(zhuan) 項用於(yu) 流域內(nei) 水汙染綜合治理、生態環境保護、環保能力建設等方麵。
建立健全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chang) 機製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nei) 容,是協調上下遊的生態關(guan) 係、促進全流域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措施。按照財政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國家林草局有關(guan) 要求,內(nei) 蒙古自治區財政廳把建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作為(wei) 一項重要任務,除2023年內(nei) 蒙古自治區本級財政預算安排資金5000萬(wan) 元作為(wei) 生態補償(chang) 資金外,年度內(nei) 還下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專(zhuan) 項資金2.29億(yi) 元,全麵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事業(ye) 。
下一步,內(nei) 蒙古自治區將同寧夏回族自治區共同抓好協議落實,進一步探索全麵覆蓋、權責對等、共建共享的橫向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模式,促進省區、盟市間良性互動,構建上中下遊齊治、幹支流共治、左右岸同治的良好格局。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11月03日 第 02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