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黃河看呂梁|職業技能賦能,呂梁山護工成鄉村振興新支點
“鯽魚豆腐湯,是一名月嫂必須會(hui) 做的一道菜。如何烹飪,湯水才能濃白?”
11月2日下午,在呂梁高級技工學校,月子餐課培訓正在進行,37名學員一邊記筆記,一邊與(yu) 老師互動。
黃河東(dong) 岸的呂梁山是一座英雄的山,一部《呂梁英雄傳(chuan) 》,將戰爭(zheng) 年代呂梁人民不畏犧牲、前赴後繼的事跡傳(chuan) 遍大江南北;但這又是一座貧困的山,囿於(yu) 惡劣的自然條件,呂梁山區曾是全國14個(ge) 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
挖窮根找根源,方能尋到出路。2015年,呂梁開始嚐試探索通過大規模職業(ye) 技能培訓,實現精準脫貧。
讓一輩子待在大山的村民們(men) 走出大山,學有所長,進城就業(ye) ;將常年“麵朝黃土背朝天”、文化基礎薄弱的農(nong) 民,培訓成既掌握基本職業(ye) 技能又具備適應陌生環境能力的“新人”,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孩子們(men) 上大學了,自己也能閑下來,9月份的時候,就想到縣裏的家政公司報名做育兒(er) 師。”讓孫俊芳沒有想到的是,公司推薦自己先到市裏參加呂梁山護工培訓。
10月16日是孫俊芳開學第一天。從(cong) 填表到報道,班主任劉巧英全程指導,手把手教學。
呂梁高級技工學校培訓科負責人張秀德介紹說,培訓期間,學員實行“三包五免”政策,包吃、包住、包就業(ye) ,免服裝費、體(ti) 檢費、保險費、學雜費、教材資料費,一句話,帶著自己來就夠了。
“呂梁山護工”並非狹義(yi) 的護工概念,而是包含了養(yang) 老陪護、病患陪護、月嫂育兒(er) 嫂、家居保潔四大方麵。根據培訓內(nei) 容,呂梁市通過公開招標、競爭(zheng) 性磋商等方式,選定6所公辦院校和5所民辦學校為(wei) 呂梁山護工培訓基地,開設精品班、訂單班、快慢班、校企合作班、醫療陪護定向班等,對學員開展側(ce) 重化、專(zhuan) 業(ye) 化、封閉式培訓。
為(wei) 了保障“呂梁山護工”培訓有效果,就業(ye) 有市場,呂梁市人社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劉智平介紹,2016年6月起,呂梁相繼印發《呂梁山護工(護理)培訓就業(ye) 工作五年規劃(2016—2020)》等政策性文件,出台《呂梁山護工技能培訓提升工程行動計劃》等實施方案,通過開展標準化培訓,主動對接市場。
與(yu) 此同時,建立“組織領導、政策扶持、宣傳(chuan) 發動、技能培訓、就業(ye) 保障”五大工作體(ti) 係,成立以市委副書(shu) 記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宣傳(chuan) 、人社、扶貧等相關(guan) 單位為(wei) 成員的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ye) 領導組,組建綜合協調、技能培訓、就業(ye) 指導、資金管理、考核驗收5個(ge) 工作組,形成了“黨(dang) 委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單位共同參與(yu) ”的組織領導體(ti) 係。
如今,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ye) 工作日趨成熟,一本本自編的培訓教材應用到了課堂上,一個(ge) 個(ge) 致富的勵誌故事激勵著老區人民。
截至目前,呂梁已累計培訓50期“呂梁山護工”、近10萬(wan) 人。一個(ge) 個(ge) 圍著鍋台轉,圍著老公轉,圍著孩子轉的“三轉婆姨”,通過一技之長,走進城市,還湧現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呂梁山護工”特色勞務品牌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經驗做法也受到了國務院通報表彰。
在呂梁高級技工學校教學樓6層光機電一體(ti) 化專(zhuan) 業(ye) 的教室內(nei) ,各種實訓設備占據了教室的大部分區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呂梁,技能培訓不僅(jin) 聚焦社會(hui) 普通民眾(zhong) ,中高級技能人才培養(yang) 培訓也是該市的目光所聚。
作為(wei) 培養(yang) 培訓中高級技能人才的主陣地、主戰場,呂梁高級技工學校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韓愛國介紹,學校加強一體(ti) 化教師隊伍建設,實現理論教學與(yu) 實踐教學的融通合一、專(zhuan) 業(ye) 學習(xi) 與(yu) 工作實踐的學做合一、能力培養(yang) 與(yu) 工作崗位的對接合一,形成了“學生像工人,老師像師傅、學校像工廠”的教學模式,學校“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賽”,教學水平逐年提升。
而呂梁職業(ye) 技能大賽也成為(wei) 該市全方位檢驗技能人才水平的“練兵場”,成為(wei) 各行業(ye) 技能人才同台競技、提升技能、以賽促訓、以練促學的“大舞台”。
兩(liang) 年多的技校學習(xi) 生活讓電氣自動化專(zhuan) 業(ye) 的學生張強收獲頗豐(feng) ——第三屆呂梁市職業(ye) 技能大賽和第四屆山西省職業(ye) 技能大賽的冠軍(jun) ,以及第二屆全國職業(ye) 技能大賽的入場券。
曾經的他,苦於(yu) 自己文化課的短板;如今的他,立足實操能力的提升,有了更多選擇。“就業(ye) 已經不是問題!”張強的臉上自信滿滿:“我會(hui) 一直往上走,不斷提升自己的學曆,有了技能,讓我也有了新目標。”
目前,呂梁已經連續四年開展呂梁職業(ye) 技能大賽,站在職業(ye) 技能競技舞台上,數千名能工巧匠用汗水和智慧詮釋了“技能有多高,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
一技在身、一證在手,致富路在腳下鋪就。“十三五以來,經過我們(men) 培訓的就業(ye) 的各類護工6萬(wan) 多人,其中有40%以上是脫貧人口。技能培訓、呂梁護工成為(wei) 呂梁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有力支撐。”劉智平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