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下足“牛功夫” 鋪就富民路

發布時間:2023-11-07 15:30: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11月4日,走進通遼市科左後旗甘旗卡鎮協日勒台嘎查布獸(shou) 醫家庭牧場,一頭頭膘肥體(ti) 壯、毛色光亮的改良牛或站或臥,神情悠閑地曬著太陽。

  牧場主布和白乙是村裏有名的獸(shou) 醫,也是深耕牛品種改良的老行家。從(cong) 1998年起,布和白乙開始對本土品種牲畜進行詳細的遺傳(chuan) 記錄,利用不同譜係的凍精配種,逐步優(you) 化畜群品種,培育出了一批優(you) 質品種乳肉一體(ti) 改良牛,其中個(ge) 別牛的售價(jia) 能達20萬(wan) 元以上。

  今年6月,布和白乙飼養(yang) 的母牛獲得了科左後旗第四屆賽牛會(hui) 擠奶母牛一等獎。“經常是牛還沒下犢,區內(nei) 外的客商就盯上了,多次找我訂牛,現在是供不應求。”布和白乙說道。

  多年來,布和白乙主動向嘎查牧民推廣改良技術,幫助完成配種工作,記錄日常養(yang) 殖譜係情況,形成“牛病曆”10餘(yu) 本,使不少牧戶受益。在布和白乙的示範帶動下,周邊15戶群眾(zhong) 開始發展精細化養(yang) 殖,牛存欄達100餘(yu) 頭。

  2021年8月,依托當地發展奶業(ye) 的政策支持,布和白乙在自家牧場建設了擠奶站和乳品加工廠,形成了集飼草料種植、良種牛繁育、肉牛養(yang) 殖、奶製品加工與(yu) 銷售的全產(chan) 業(ye) 鏈,年收入超過100萬(wan) 元。

  “今後,我會(hui) 繼續走精養(yang) 牛這條路,進一步加強改良與(yu) 飼養(yang) 管理,提升奶製品作坊的效益,帶動鄉(xiang) 親(qin) 們(men) 學習(xi) 精養(yang) 牛、提高養(yang) 牛效益。”談起未來,布和白乙信心滿滿。

  通遼市地處世界黃金畜牧帶,具有悠久的養(yang) 牛曆史,從(cong) 上世紀50年代開始,該市以進口西門塔爾牛為(wei) 父本,以蒙古牛及三河牛與(yu) 蒙古牛雜交後代為(wei) 母本進行改良,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通遼市高度重視肉牛產(chan) 業(ye) 發展,堅持把肉牛產(chan) 業(ye) 作為(wei) 全市主導產(chan) 業(ye) 、富民產(chan) 業(ye) 來抓,按照黨(dang) 中央和自治區關(guan) 於(yu) 建設國家重要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的部署要求,對全市肉牛產(chan) 業(ye) 的發展路徑進行了認真研究和係統謀劃,先後印發了推動肉牛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行動計劃和工作方案等一係列政策措施,真金白銀投入種質資源培育、核心育種場建設,全力推進肉牛全產(chan) 業(ye) 鏈集群化發展,肉牛種質資源、品種改良、養(yang) 殖規模、交易數量、品牌價(jia) 值、服務體(ti) 係六大指標均位列全國地級市首位,106萬(wan) 農(nong) 牧民從(cong) 肉牛產(chan) 業(ye) 鏈條中獲益增收,綜合效益持續釋放。

  今年8月,通遼市發布了《通遼“全國肉牛產(chan) 業(ye) 第一重鎮建設”白皮書(shu) 》,涵蓋了建設“全國肉牛產(chan) 業(ye) 第一重鎮”的資源稟賦和有利條件、蓬勃發展的肉牛全產(chan) 業(ye) 鏈、“通遼肉牛”品牌的打造以及通遼肉牛前景展望四個(ge) 方麵內(nei) 容,具有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特點,為(wei) 該市肉牛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指南,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肉牛產(chan) 業(ye) 新生態。(記者 薛一群)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