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構建滆湖生態圈 打造水質優良太湖前置庫
沿著滆湖岸線一直往北,位於(yu) 宜興(xing) 市官林鎮豐(feng) 義(yi) 村的數字低碳生態養(yang) 殖項目近日完成土地流轉。與(yu) 傳(chuan) 統養(yang) 殖不同的是,百畝(mu) 養(yang) 殖基地將集數字化水產(chan) 養(yang) 殖、科研、光伏綠色供能等功能於(yu) 一體(ti) ,解決(jue) 養(yang) 殖尾水汙染問題的同時,打造“未來漁場”新標杆。
養(yang) 殖方式的轉變源於(yu) 滆湖治理力度的不斷加碼。而除了生態養(yang) 殖,如今的宜興(xing) 滆湖岸線正發生著不小的變化。當前,隨著太湖水質的不斷好轉,“治太先治滆”理念的不斷深入,滆湖的治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今年,《無錫市滆湖治理專(zhuan) 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出台,宜興(xing) 配套製定了《宜興(xing) 市滆湖治理專(zhuan) 項行動方案》,聚焦生活、工業(ye) 、農(nong) 業(ye) 、水體(ti) “四源”共治,構建滆湖生態圈,把滆湖建設成宜興(xing) 山水城市的重要一極,打造成涵養(yang) 功能強大、水質優(you) 良的太湖前置庫。
24公裏水域湖岸線涉及官林、高塍、和橋三個(ge) 鄉(xiang) 鎮。官林鎮位於(yu) 滆湖上遊,16條入滆湖河道全在該鎮,如何做好源頭治理,該鎮打出的一係列“組合拳”便能讓人看到宜興(xing) 治理滆湖的力度。據官林鎮水利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年,該鎮完成16條入滆湖河道清淤的同時,全麵構建生態湖岸帶。“2021年上了‘黑榜’,但今年6月已經上榜宜興(xing) ‘美麗(li) 河湖’紅榜,變化可以說翻天覆地。”據豐(feng) 義(yi) 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儲(chu) 浩生介紹,滂瀆港河全長1.95公裏,通過入河排汙口整治以及水域岸線、環境岸線違規整治等專(zhuan) 項行動,僅(jin) 岸坡綠化就達2.88萬(wan) 平方米,兩(liang) 岸成片的花叢(cong) 、逐漸好轉的水質為(wei) 美麗(li) 村莊增添了亮點。
從(cong) 水裏到岸上,清內(nei) 源更要治外源。官林鎮為(wei) 工業(ye) 重鎮,創造了宜興(xing) 三分之一的工業(ye) 產(chan) 出。控住工業(ye) 汙染源,加快產(chan) 業(ye) 轉型成為(wei) 近年來該鎮做好生態治理的重頭戲。據該鎮生態環境辦公室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官林鎮已完成242家涉磷企業(ye) 規範化整治,226個(ge) 入河(湖)排汙口按照“一口一策”方案完成整治。眼下,除了線纜產(chan) 業(ye) ,該鎮重點打造化工新材料為(wei) 主、高端製造為(wei) 輔的“2+1”現代產(chan) 業(ye) 集群。同時,規劃滆湖綠色科創園,用於(yu) 先進裝備製造、技術創新產(chan) 業(ye) 發展。以老牌化工園區為(wei) 例,目前已成功轉型為(wei) 宜興(xing) 新材料產(chan) 業(ye) 園,重點發展以綠色高端塗料產(chan) 業(ye) 為(wei) 特色的新型塗料產(chan) 業(ye) 鏈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配套的高端新材料產(chan) 業(ye) 鏈。不久前,總投資近200億(yi) 元的15個(ge) 項目落戶,生物質製氫、光刻膠等超半數項目落戶宜興(xing) 新材料產(chan) 業(ye) 園。
為(wei) 環境減負,為(wei) 生態增容。“曾經的農(nong) 田尾水、養(yang) 殖尾水等直排入滆湖,有了生態屏障後,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物需要經過幾公裏的‘循環’後才能入湖。”在滆湖邊正在建設的生態濕地旁,官林鎮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生態濕地所在的位置原是成片魚塘。去年,宜興(xing) 沿滆湖3萬(wan) 畝(mu) 魚塘全部清退到位,官林鎮涉及1.2萬(wan) 畝(mu) 。魚塘退養(yang) 後,滆湖一期5520畝(mu) 生態濕地項目全麵開建,目前70%工程量已完成。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成片的池塘裏已經被劃分成多個(ge) 區域,每個(ge) 區域內(nei) 都“畫”有S形廊道。至2025年,萬(wan) 畝(mu) 生態緩衝(chong) 帶將形成東(dong) 西岸呼應、上下遊銜接的生態空間格局,不但是一道天然屏障,更是動植物的棲息地。
結合生態緩衝(chong) 帶建設工程,今年,宜興(xing) 還同時啟動官林、新建、楊巷片區暢流活水工程項目,推動滆湖上遊骨幹河道生態係統恢複。除此以外,打造“兩(liang) 湖”清水廊道,加強新孟河沿線水環境治理,保證新孟河一泓清水入太湖。(蔣夢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