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五周年回眸:滬蘇浙皖共立新潮頭

發布時間:2023-11-07 15:45:00來源: 新華日報

  金浪翻滾、稻穀飄香,千帆競發、江海逐浪,秋天的長三角,“豐(feng) ”聲與(yu) “潮”聲交融相織。

  今年是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五周年。“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不是一日之功,我們(men) 既要有曆史耐心,又要有隻爭(zheng) 朝夕的緊迫感,既謀劃長遠,又幹在當下。”推動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的重大戰略。

  五年來,在充滿希望與(yu) 挑戰之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以城市群為(wei) 重要平台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合作、閃耀世界舞台中央,漸成共識。

  五年來,在這片35.8萬(wan) 平方公裏衝(chong) 積平原上,2.36億(yi) 人口“來來往往”,激蕩出中國經濟的“最強音浪”。2022年,長三角區域經濟總量達29萬(wan) 億(yi) 元,接近全國GDP的1/4,較2017年增長約10萬(wan) 億(yi) 元,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更加鞏固。

  萬(wan) 裏長江奔騰至。今日長三角,滬蘇浙皖緊扣“一體(ti) 化”和“高質量”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正以昂揚之姿,共立新潮頭。

  破“藩籬”——

  “長三角人”心手相連

  從(cong) 衛星視角俯瞰,長三角交通路網密布、萬(wan) 家燈火璀璨、四季風景常在。

  半小時通勤圈、1小時生活圈、3小時高鐵圈、24小時包郵圈,“長三角人”之間的聯係,從(cong) 未如此緊密。

  “斷點”消融,這是基建聯通的五年。

  2020年7月1日,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正式開通,大大縮短了南通及蘇北地區與(yu) 上海的時空距離;2023年9月28日,滬寧沿江高鐵開通運營,進一步加密了長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五年來,長三角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全麵提升。

  高速鐵路裏程超6600公裏、覆蓋三省一市95%的設區市,高速公路網規模達1.67萬(wan) 公裏、實現陸域縣縣通,高等級航道網規模超4270公裏……一條條“交通線”,串聯起長三角“山水可親(qin) ”的“同城待遇”交通圖,支撐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ti) 化發展。

  “隔閡”破除,這是服務提質的五年。

  2019年,安徽投資人孫蕾“足不出省”線上辦理蘇州誠閶企業(ye) 管理有限公司的電子執照;2023年,吳江居民王阮來到複旦大學附屬婦產(chan) 科醫院長三角一體(ti) 化示範區青浦分院就醫。“便捷”中體(ti) 現的,是三省一市公共服務便利共享程度不斷提升。

  五年來,跨省業(ye) 務協同不斷推進,數據共享應用不斷深化,長三角區域內(nei) 群眾(zhong) 享受更多“同城服務”——率先實現門診費用直接異地結算,覆蓋41城1.7萬(wan) 餘(yu) 家醫療機構,五年累計結算約1600萬(wan) 人次,涉及醫療費用46億(yi) 元;10城實現“一碼通行”,累計異地乘車近1500萬(wan) 人次;41城實現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等37類高頻電子證照共享互認。

  “顏值”刷新,這是生態提優(you) 的五年。

  上海青浦金澤鎮與(yu) 蘇州吳江汾湖高新區交界處,有個(ge) 美麗(li) 的湖泊——雪落漾。

  作為(wei) 滬蘇界湖,雪落漾曾是“兩(liang) 不管”地帶,1200多米圍網將其“切割”成片片池塘。如今,走進雪落漾濕地公園,湛藍的天空下,蘆葦茫茫,候鳥雲(yun) 集,水暖呈碧。

  五年來,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數據是最好的印證:平均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率83.0%;594個(ge) 地表水國考斷麵水質優(you) 良(Ⅰ—Ⅲ類)比例為(wei) 92.1%;全麵消除劣Ⅴ類斷麵;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90%以上。

  行走長三角,路好走、事好辦、景好看。

  行“無界”——

  “工筆細繪”先發之勢

  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ti) 化探路深水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是最先邁出的“那一隻腳”。

  從(cong) “點狀突破”到“匯聚成片”,五年來,在這塊“試驗田”裏,青浦、吳江、嘉善三地各揚所長、勤於(yu) 探索,交出一份“1+1+1>3”的滿意答卷——示範區三年累計推出製度創新成果112項,持續推進108個(ge) 重點項目建設。最近又有好消息傳(chuan) 來:示範區在生態環境領域已形成16項製度創新成果。

  在“長三角原點”太浦河河心附近,滬蘇浙正圍繞一汪碧水修建“方廳水院”,這裏將成為(wei) 三省一市共同的“客廳”。“所處行政區域不同,這是方廳水院最大的建設難點。”示範區執委會(hui) 生態規建部副部長劉群星表示。

  自從(cong) 有了示範區製度創新這把“密鑰”,不少“緊閉的大門”被打開。

  今年2月,全國首部跨省域法定規劃——《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國土空間總體(ti) 規劃(2021—2035年)》獲國務院批複,編製形成生態環境、交通、產(chan) 業(ye) 、文旅等8個(ge) 專(zhuan) 項規劃,跨域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管理體(ti) 係初步形成,進一步破除發展桎梏。

  今年5月,示範區水鄉(xiang) 客廳·方廳水院破土開工。10公裏外,華為(wei) 全球最大的研發中心已進入裝修階段,該中心未來將在更大範圍內(nei) 助力構建長三角一體(ti) 化區域內(nei) 的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

  “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一體(ti) 化製度創新是示範區的核心要義(yi) 。

  今年7月,示範區開發者聯盟成員擴容至64家,通過市場化運作機製為(wei) 示範區建設注入強勁發展動能。“機構法定、業(ye) 界共治、市場運作”的跨域治理新模式不斷優(you) 化;滬蘇浙共同健全“三級八方”工作機製,完善“理事會(hui) +執委會(hui) +平台公司”三層架構治理體(ti) 係,持續發揮疊加效應……示範區在重大問題研究、重點規劃編製、重點項目建設等方麵取得一個(ge) 又一個(ge) 突破。

  “移步跨省”間,示範區以理水、營園、築心,彌合著區域間看得見和看不見的阻隔。

  架“橋梁”——

  “活力因子”融通內(nei) 外

  擁有上海張江、安徽合肥2個(ge)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及全國約1/4的“雙一流”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年研發經費支出和有效發明專(zhuan) 利數均占全國1/3左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研發強度均超過3%;

  擁有46個(ge) 開放口岸,通江達海、承東(dong) 啟西、聯南接北的區位優(you) 勢明顯……

  作為(wei) 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長三角創新與(yu) 開放的“家底”殷實,由此激發出“一生萬(wan) 物”的無限可能。

  1800多個(ge) 日夜裏,創新與(yu) 開放的“活力因子”,通江達海、競相迸發。

  科創難題合力攻克,創新活力持續彰顯——

  “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提升創新策源功能,長三角被寄予厚望。

  去年,科技部會(hui) 同三省一市政府共同印發《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ti) 聯合攻關(guan) 合作機製》;今年4月,三省一市科技部門共同製定出台《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ti) 聯合攻關(guan) 計劃實施辦法(試行)》,共襄科技創新“大布局”。

  以開放共享為(wei) 發力點,讓創新要素自由流動。浙江維日托自動化科技公司總經理葉勁衛從(cong) 沒想過,一張小小的創新券,解決(jue) 了企業(ye) 的大難題。“我們(men) 使用長三角創新券,同江蘇大學合作,攻克了汽車空調位置度測量的難題。”葉勁衛說,創新券搭建起企業(ye) 與(yu) 高校之間合作的“高速路”。

  產(chan) 業(ye) 集群協同發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不斷湧現 ——

  落實長三角製造業(ye) 協同發展規劃,加快實施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培育專(zhuan) 項行動,推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融合集群發展。

  今年5月28日,國產(chan) 大飛機C919圓滿完成首趟商業(ye) 航班飛行,這離不開長三角產(chan) 業(ye) 的協同聯動。“這是一架充滿長三角力量的飛機。”航天海鷹(鎮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高誌強說,部分複合材料結構件來自鎮江企業(ye) ,合肥企業(ye) 為(wei) 飛機雷達罩進行雷電防護試驗,空氣衝(chong) 壓渦輪發電機艙門是“浙江造”。

  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世界級產(chan) 業(ye) 集群。在上海完成設計和樣車製造,在安徽桐城配上電池,在江蘇南京實現整車下線,在浙江永康對車內(nei) 智能軟件進行測試……某品牌新能源汽車完整生產(chan) 鏈在長三角形成。

  對外開放高水平推進,打造世界的長三角——

  2021年5月,長三角三省一市簽署《長三角自貿試驗區一體(ti) 化發展備忘錄》,長三角自貿試驗區聯盟成立,長三角對外開放迎來又一個(ge) “春天”。

  聯合推進“長三角海關(guan) 特殊貨物檢查作業(ye) 一體(ti) 化改革”,推行“長江支線運輸航線共艙管理新模式”,推進長三角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平台建設……諸多創新之舉(ju) ,如“大珠小珠落玉盤”。

  距離世界更近!距離市場更近!越來越多長三角地區的產(chan) 品,正加速飛往世界各地。

  11月4日上午10點,南京港,車輛穿梭、貨物起落,一片繁忙景象。遠處,天藍海闊、百舸爭(zheng) 流。(王建朋 洪葉 許願 姚政宇)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