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專題深思)

發布時間:2023-11-07 16:09:00來源: 人民日報

  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xing) 靠人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當前,我國進入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新征程,我們(men) 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目標,也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戰略任務。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質量,對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yi) 。新征程上,要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把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質量的戰略部署落到實處。

  促進提質增量。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質量,要把人才自主培養(yang) 的質和量有機統一起來,培養(yang) 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讓更多科技領軍(jun) 人才、工程師、大國工匠等競相湧現,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撐。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發揮重大人才工程牽引作用,深化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我國人才隊伍不斷壯大,人才優(you) 勢持續增強。同時也要看到,我國人才自主培養(yang) 能力與(yu) 我國國際地位還不相稱,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高質量人才支撐還不夠堅實。要做好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麵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重大方向,把全麵提高人才培養(yang) 能力作為(wei) 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質量的著力點,努力在前沿領域搭建人才培養(yang) 平台,推動人才規模與(yu) 人才質量同步提升。

  培育複合人才。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wei) 大而艱巨的事業(ye) ,需要更多具有多學科知識背景、多方麵實踐技能的高水平複合型人才。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質量,要立足這一現實需要,牢固樹立學科交叉、產(chan) 教融合、科教融合、校企協同的人才培養(yang) 理念。深化人才培養(yang) 供給側(ce) 改革,優(you) 化基礎學科建設布局,支持重點學科、新興(xing) 學科、冷門學科和薄弱學科發展,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和跨學科研究,切實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nong) 科、新文科建設,培養(yang) 具備跨學科知識的複合型創新人才。持續增強高校、研究機構、企業(ye) 等不同人才培養(yang) 主體(ti) 之間的有機協同,搭建高水平合作培養(yang) 平台,實現資源共享和優(you) 勢互補,不斷提高人才各方麵技能,在解決(jue) 重大問題中培育現實急需的複合型人才。

  優(you) 化成長環境。良好的人才成長環境是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質量的重要條件。要在製度環境、資金支持和生活服務等方麵持續做加法,下大力氣破除製約人才成長的體(ti) 製機製障礙。加快形成有利於(yu) 人才成長的培養(yang) 機製、有利於(yu) 人盡其才的使用機製、有利於(yu) 競相成長各展其能的激勵機製、有利於(yu) 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zheng) 機製,為(wei) 人才成長營造開放、包容、公平、公正、尊重、友善的製度環境。持續優(you) 化和完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hui) 科學基金等基金資助體(ti) 係,穩步擴大基金規模以及資助覆蓋麵,為(wei) 人才潛心科研、創造創新提供物質支撐。提升生活服務配套設施建設水平,營造人才宜業(ye) 宜居的現代化生活環境,不斷增強人才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分別為(wei) 浙江工商大學校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