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致服務 用心關愛
“健康船又來了,太好了。”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東(dong) 極島的客運碼頭上,年逾七旬的林阿伯看到靠上碼頭的“健康方舟”號,開心地說。
舟山群島是我國第一大群島,由2000餘(yu) 個(ge) 島嶼組成。身處偏遠小島的老百姓到本島看病比較麻煩,因此,探索打造海島特色關(guan) 愛服務體(ti) 係,一直是當地黨(dang) 委政府的重點工作。
“海島老百姓看病不易,有些人甚至從(cong) 未體(ti) 檢。”普陀區購置專(zhuan) 船,連接相關(guan) 醫療專(zhuan) 家資源,打造專(zhuan) 為(wei) 海島群眾(zhong) 服務的“健康方舟”號,去年7月開通至今,共登臨(lin) 海島16個(ge) ,開展體(ti) 檢、義(yi) 診等服務9300餘(yu) 人次。
“現在,我上船前打個(ge) 電話,下船一到本島,就可以坐上誌願者的車去醫院。”在舟山市人民醫院,一名來自海島的需進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說。
原來,為(wei) 方便海島生活困難的尿毒症患者在本島進行血液透析,普陀區推出了“義(yi) 載接送”服務項目,以政府購買(mai) 服務的方式,委托本島社會(hui) 組織免費接送定期往返本島的尿毒症患者。近3年共免費接送230人次。同時,普陀區還指定本島養(yang) 老機構開辟綠色通道,用於(yu) 安排因看病而當天回不了海島的困難群眾(zhong) 臨(lin) 時入住。
浙江省頒布的《困難群眾(zhong) 探訪關(guan) 愛製度(試行)》要求區分不同困難群眾(zhong) 對象,按不同周期開展探訪關(guan) 愛。普陀區在實踐中發現,海島人口逐步向大島或本島轉移,對人戶分離困難群眾(zhong) 的探訪關(guan) 愛可能存在盲區或質量不高的現象。為(wei) 此,他們(men) 創新推出探訪關(guan) 愛“呼叫轉移”模式,將全體(ti) 探訪關(guan) 愛對象納入動態監測範疇。該模式目前已在舟山全市推廣,實現“困難群眾(zhong) 住到哪,關(guan) 愛服務跟到哪”。
在普陀本島東(dong) 港街道居住的困難群眾(zhong) 顧女士,從(cong) 偏遠的葫蘆島搬來本島的第一天,就有居住地社區的工作人員上門為(wei) 其建立檔案。現在,顧女士和老伴所住的是政府為(wei) 偏遠小島生活困難家庭提供的保障房,有五六十平方米,小區環境也非常優(you) 美。
10月初,62歲的沈大媽收到了來自舟山市民政局的短信——低保標準提高到1110元/月,這是舟山市連續5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沈大媽是低保戶,每周有五六天要乘坐公交車去做針灸和配中藥。舟山市民政局為(wei) 困難群眾(zhong) 推出了“愛助行”公交公益項目,她今後可以免費乘坐公交車了。“免費公交幫我節省了開支。”她說。
浙江省民政部門實施困難群眾(zhong) “善居工程”,今年有134戶困難家庭的居住環境得到了改善。接下來,民政部門將針對困難群眾(zhong) 需求進行摸排,製定一戶一策的改造方案,每年持續開展困難群眾(zhong) 家居環境改善工作。
對困難群眾(zhong) 用多少心,困難群眾(zhong) 就能受多少益。近年來,舟山通過搭建“舟山阿福哥”“新就業(ye) 群體(ti) 驛站”“汪大姐來了”等平台,聯合媒體(ti) 以及社會(hui) 力量,采取眾(zhong) 籌模式,關(guan) 愛生活在舟山的困難群眾(zhong) 。弱有所扶、難有所幫、困有所助,舟山大地處處盛開扶弱助困的關(guan) 愛之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