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的增收“密碼”
雖然氣溫逐漸下降,但在巴彥淖爾市臨(lin) 河區白腦包鎮永勝村的新型太陽能儲(chu) 熱溫室設施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的溫室棚內(nei) ,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棚內(nei) 種的番茄已經成熟,一個(ge) 個(ge) 小番茄圓潤透亮,讓人垂涎。園區的工人們(men) 穿梭在一排排藤蔓中,熟練地進行著采摘、分揀、打包等操作。
“這些色澤鮮亮、酸甜可口的小番茄將被運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超市銷售。園區內(nei) 小番茄年產(chan) 量大概在50萬(wan) 斤左右,預計年產(chan) 值能達到500萬(wan) 元。”園區負責人韓文軍(jun) 介紹。
據了解,產(chan) 業(ye) 園內(nei) 配置建設了倉(cang) 儲(chu) 保鮮、分揀包裝、產(chan) 後初加工深加工等設施,是包含品種試驗、種苗培育、工廠化生產(chan) 、智能溫控、水肥一體(ti) 化的高科技設施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區。
園區投產(chan) 前,永勝村還沒有這樣熱鬧的場景。永勝村地處北緯40度農(nong) 作物種植黃金帶,水土光熱組合條件好,擁有得天獨厚的農(nong) 業(ye) 發展資源。但這裏冷季長達5—6個(ge) 月,設施農(nong) 業(ye) 種植作物越冬難,無法實現全年連續生產(chan) 供應,農(nong) 戶綜合效益低,限製了當地的農(nong) 業(ye) 發展。
如何讓這裏得天獨厚的資源“物盡其用”?
“產(chan) 業(ye) 園引進了‘黑科技’,能把陽光‘保存’到冬天用。”韓文軍(jun) 道出破局“密碼”。園區引進新型儲(chu) 供熱係統,利用太陽能光熱科技捕獲太陽能,轉化成熱能儲(chu) 存在土壤裏。冬天再把這些熱能釋放出來,讓土壤始終保持適宜作物生長的溫度。
充滿“科技範兒(er) ”的產(chan) 業(ye) 園,盡顯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活力。
“以前是‘冬閑、冬休、冬懶’,現在變成了‘冬忙、冬動、冬戰’。”臨(lin) 河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產(chan) 業(ye) 項目負責人孫連生介紹道,“產(chan) 業(ye) 園的新型溫室,能保證蔬果全年連續生產(chan) ,四季均衡上市,收益是露天栽培的好幾倍。預計園區年均營業(ye) 收入能達到2100萬(wan) 元,年均淨利潤率能達20%以上,農(nong) 民的錢袋子也更鼓了。”
田間管理、采摘分揀、打包裝箱……周邊村民紛紛來園區裏務工。園區優(you) 先雇當地村民,通過構建村民與(yu) 園區的“利益共同體(ti) ”,讓村民共享產(chan) 業(ye) 發展成果。
為(wei) 了讓產(chan) 業(ye) 園農(nong) 產(chan) 品種得好也賣得火,產(chan) 業(ye) 園引進了有資金實力、有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經驗、有品牌優(you) 勢的北京正德源傑商貿有限公司,借助其資源優(you) 勢,對接北京新發地市場、廣州市江南市場,暢通產(chan) 業(ye) 園農(nong) 產(chan) 品的銷售渠道。
在臨(lin) 河區,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成了現代農(nong) 業(ye) 的示範園、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標杆園、農(nong) 民增收致富的創業(ye) 園。截至目前,臨(lin) 河區投入各類資金14601餘(yu) 萬(wan) 元,建成產(chan) 業(ye) 園15個(ge) ,實現收益1958.81萬(wan) 元,形成資產(chan) 14601.33萬(wan) 元,帶動2557戶5781名農(nong) 民增收。(見習(xi) 記者 方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