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梁素海湖區蘆葦“變廢為寶”
“項目投產(chan) 後,每年可以減少30萬(wan) 到50萬(wan) 立方的森林采伐,少使用煤炭3000噸,能夠減少碳排放量24萬(wan) 噸左右。”日前,內(nei) 蒙古積葭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蘆花板創始人張丙坤接受采訪時介紹說。
張丙坤所說的項目是總投資2.6億(yi) 元建設的水生植物資源化綜合處理工程(無醛蘆芯板項目),可年產(chan) 20萬(wan) 立方米蘆葦刨花板。
該項目以烏(wu) 梁素海湖區豐(feng) 富的蘆葦為(wei) 原料,生產(chan) 環保無醛蘆葦刨花板。項目達標投產(chan) 後,每年可消耗烏(wu) 梁素海蘆葦8萬(wan) 餘(yu) 噸,同時周邊500公裏內(nei) 的蘆葦也可全部消耗掉,進一步實現烏(wu) 梁素海區域蘆葦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在有效緩解蘆葦稈和蘆葦花腐化後對湖區形成汙染的同時,保證來年蘆葦的正常生長,充分發揮蘆葦“淨化器”、“擋風牆”的作用。
據悉,幹枯蘆葦不僅(jin) 有火災隱患,其腐爛後還會(hui) 造成水質惡化。烏(wu) 梁素海有大型葦場,如何將蘆葦資源化利用是當地一直研究的課題。
近年來,巴彥淖爾市認真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一湖兩(liang) 海”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烏(wu) 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作為(wei) 生命共同體(ti) ,統籌推進全流域全要素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由單純的“治湖泊”向係統的“治流域”轉變,烏(wu) 拉特前旗也不斷進行探索和招商,積極引進新能源、新材料綠色環保企業(ye) ,為(wei) 烏(wu) 梁素海蘆葦尋找“變廢為(wei) 寶”的發展路徑。(記者 張慧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