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公布六起電子計價秤計量違法典型案例 涉無錫徐州常州等地
為(wei) 進一步規範民生計量領域市場經營秩序,遏製“短斤缺兩(liang) ”計量違法行為(wei) ,維護人民群眾(zhong) 消費權益,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為(wei) 期5個(ge) 月的全省電子計價(jia) 秤市場秩序綜合整治。全省市場監管部門迅速行動、上下聯動,全麵推進綜合整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11月13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了一批電子計價(jia) 秤計量違法典型案例。
無錫市梁溪區市場監管局查處
南禪寺商場某食品店商品量計量違法案
2023年7月5日,根據群眾(zhong) 投訴舉(ju) 報,無錫市梁溪區市場監管局對南禪寺商場某食品店進行了執法檢查,發現當事人從(cong) 上門推銷人員手中購得可以進行計量作弊的電子計價(jia) 秤1台。根據留存的視頻顯示,舉(ju) 報人以25元/千克的價(jia) 格購買(mai) 了蘭(lan) 竹荔枝1盒,使用店內(nei) 的電子計價(jia) 秤稱重為(wei) 0.85千克,舉(ju) 報人用自己的秤自行稱重為(wei) 0.71千克,當事人對上述視頻內(nei) 容的真實性予以確認,並承認主觀上采用數字鍵調控造成短斤缺兩(liang) 。
當事人銷售水果其實際量與(yu) 貿易結算量不相符,計量偏差超過《零售商品稱重計量監督管理辦法》有關(guan) 規定,違反了《商品量計量違法行為(wei) 處罰規定》第五條。無錫市梁溪區市場監管局依據《商品量計量違法行為(wei) 處罰規定》第五條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並糾正違法行為(wei) ,作出罰款10000元的行政處罰。經執法人員跟蹤督查,涉案計量器具已銷毀,當事人重新購置合格的計量器具。
徐州市泉山區市場監管局查處
某個(ge) 體(ti) 工商戶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案
2023年7月7日,徐州市泉山區市場監管局在計量專(zhuan) 項檢查中發現,泉山區立達路農(nong) 貿市場某個(ge) 體(ti) 工商戶在銷售光雞時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執法人員發現,該個(ge) 體(ti) 工商戶使用的電子計價(jia) 秤具有欺騙性特征,按順序連續按下“3”鍵、“去皮”鍵開啟作弊功能,按“單件1”鍵稱重結果增加5%,按“單價(jia) 2”鍵稱重結果增加10%,按“單價(jia) 3”鍵稱重結果增加15%,按“單價(jia) 4”鍵稱重結果增加20%,按“單價(jia) 5”鍵稱重結果增加25%,按“單價(jia) 6”鍵稱重結果增加30%,按“單價(jia) 7”鍵稱重結果正常,關(guan) 機重啟後電子計價(jia) 秤恢複正常。
當事人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的行為(wei) ,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二條。徐州市泉山區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第四十六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規定,沒收涉案電子計價(jia) 秤,責令當事人改正違法行為(wei) ,並作出罰款2000元的行政處罰。經執法人員後續行政指導和跟蹤督查,當事人已整改到位。
常州市武進區市場監管局查處
某日用百貨商店銷售不合格計量器具案
2023年5月23日,常州市武進區市場監管局收到舉(ju) 報,反映武進區某日用百貨商店銷售存在作弊功能的電子計價(jia) 秤。執法人員根據舉(ju) 報線索,聯合相關(guan) 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對該店進行檢查,現場發現用於(yu) 銷售的電子計價(jia) 秤6台。經法定計量技術機構人員現場初步檢定,當事人銷售的電子計價(jia) 秤涉嫌存在問題,需做進一步技術檢定。2023年5月27日,武進區市場監管局收到相關(guan) 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出具的《檢定結果通知書(shu) 》,6台電子計價(jia) 秤檢定結論均為(wei) 不合格,可通過“數字1+去皮”按鍵設置6檔調節功能,每1千克分別增加重量0.05千克、0.1千克、0.15千克、0.2千克、0.25千克、0.3千克。調查期間,當事人未對檢定結果提出異議。
當事人銷售不合格產(chan) 品的行為(wei) ,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chan) 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相關(guan) 規定。常州市武進區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產(chan) 品質量法》第五十條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銷售不合格產(chan) 品,沒收銷售的電子計價(jia) 秤,作出罰款4150元的行政處罰,並將相關(guan) 線索移送涉案電子計價(jia) 秤生產(chan) 企業(ye) 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
南通市通州區市場監管局查處
某電子產(chan) 品經營部銷售不合格計量器具案
2023年5月22日,南通市通州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檢查某電子產(chan) 品經營部時發現14台無鉛封的電子計價(jia) 秤。經相關(guan) 法定計量技術機構檢定,當事人經營場所內(nei) 的14台電子計價(jia) 秤因無鉛封、銘牌沒有標注於(yu) 明顯位置、麵板設置隱藏按鈕等原因,均被判定為(wei) 不合格計量器具。
當事人銷售不合格產(chan) 品的行為(wei) ,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chan) 品質量法》第三十九條。南通市通州區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chan) 品質量法》第五十條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銷售不合格產(chan) 品,沒收銷售的電子計價(jia) 秤,作出罰款4000元的行政處罰,並將相關(guan) 線索移送涉案電子計價(jia) 秤生產(chan) 企業(ye) 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經執法人員後續檢查,當事人已不再銷售電子計價(jia) 秤。
揚州市廣陵區市場監管局查處
某水產(chan) 店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案
2023年7月18日,揚州市廣陵區市場監管局在檢查中發現,廣陵區某水產(chan) 店涉嫌使用不合格電子計價(jia) 秤。經查,2023年4月,當事人從(cong) 上門推銷商販手中購買(mai) 型號為(wei) ACS-30的電子計價(jia) 秤1台,並使用該電子計價(jia) 秤在石塔農(nong) 貿市場銷售水產(chan) 。案發時,當事人使用的電子計價(jia) 秤,用500克標準砝碼校驗,顯示數據為(wei) 660克,與(yu) 實際數據誤差為(wei) 160克。經相關(guan) 法定計量技術機構檢定,該電子計價(jia) 秤可通過輸入鍵3→清零→M1或M2或M3或M4來改變電子秤稱重數據,檢定結果為(wei) 不合格計量器具。
當事人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的行為(wei) ,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二條、《揚州市農(nong) 貿市場管理條例》第十五條第九款。揚州市廣陵區市場監管局根據《揚州市農(nong) 貿市場管理條例》第三十四條第四款規定,沒收涉案電子計價(jia) 秤,作出罰款1200元的行政處罰。經執法人員跟蹤督查,當事人已重新購置合格的計量器具。
泰州市薑堰區市場監管局查處
某個(ge) 體(ti) 工商戶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案
2023年8月15日,泰州市薑堰區市場監管局在電子計價(jia) 秤專(zhuan) 項整治活動中,發現某個(ge) 體(ti) 工商戶使用的2台型號為(wei) ACS-50的電子計價(jia) 秤均可通過M1—M7按鈕更改示值,涉嫌存在作弊行為(wei) 。經查,2023年2月起,當事人將上述2台電子計價(jia) 秤分別用於(yu) 豬肉和水產(chan) 的稱重計價(jia) ,未按規定申請強製檢定。經相關(guan) 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對涉案的2台電子計價(jia) 秤進行檢定,結論均為(wei) 不合格。
當事人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的行為(wei) ,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二條、《江蘇省貿易計量監督管理條例》第八條。泰州市薑堰區市場監管局依據《江蘇省貿易計量監督管理條例》第三十條規定,沒收涉案電子計價(jia) 秤,作出罰款1000元的行政處罰。經執法人員跟蹤督查,當事人已重新購置合格的計量器具。
下一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將持續推進電子計價(jia) 秤綜合整治,深化法治監管、智慧監管、信用監管,加大對違法行為(wei) 的打擊力度,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努力為(wei) 消費者創造一個(ge) 安全、放心、滿意的市場環境。(許海燕 洪葉)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